2024年4月20日
More

    李克強之死顯示反習情緒加深

    合肥人潮聚集,悼念被習近平邊緣化的前總理

    中國勞工論壇 報道

    68歲的李克強死於心臟病,觸發中共獨裁政權龐大的網絡審查機器再次與群眾進行較量。對於中國群眾,網絡是可用來表達自己觀點的唯一半合法渠道。李克強於2013年至2023年3月任中國總理,名義上是中共黨國官員中權勢僅次於習近平的二號人物,他於10月27日在上海離世。

    而在過去兩天,李克強在安徽合肥故居外有至少一萬人排隊獻花悼念,故居門外鮮花堆積如山,甚至一度令市內鮮花脫銷。伴隨鮮花的悼念卡上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引用李克強離任時所說的「人在幹,天在看」。這句話對習近平而言具有相當的挑釁性,甚至可以說是一句詛咒。突顯了民眾正利用悼念李克強來表達對習近平的強烈不滿。

    中共審查機器立即開足馬力,下令各國家機關和媒體封殺對李克強「評價過高的言論」。這些在網絡上流出、發布的秘密審查指令,要求所有媒體對明褒暗貶的「低級紅高級黑」言論保持警惕。一篇聲稱李克強在上海被送錯醫院(被送去中醫院,而非心臟病專業醫院)的文章被審查員移除。

    馬來西亞歌手梁靜茹的歌曲《可惜不是你》被許多人在網上轉發,以此表示抗議。去年,前任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去世時、以及再幾個月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時,也曾發生過網民分享這首歌的情形,令這首歌在中國每隔一段時間就遭封禁。這一現象很顯然突出了在中國已形成的強大反習情緒。

    微博話題「#該死的不死」很快就遭封禁。其他網民也開始上傳李克強的視頻或語錄,帶有含蓄的批評意味。其中一例是李克強在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初期訪問武漢的新聞片段,他前往武漢視察的時間比他的老大習近平足足早兩個月。另一例是李克強在2020年全國人大記者會上透露,中國有6億多人口月收入不到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租房都困難」。那次講話是正在進行、但很大程度處於幕後的中共內部權鬥的一部分,李克強的團派想要戳穿習近平自誇的「脫貧」說法。

    深重的不安全感

    現時對李克強逝世哀悼與討論的壓制,反映習近平政權在感知到社會上很大的不滿情緒之時,有著深重的不安全感。全球最大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後,中共陷入了歷史性的經濟危機,生活水平下降,經濟處於「生命維持」狀況。多達一半的25歲以下青年失業,而習近平政權禁止相關數據的發布。根據凱投宏觀的估計,去年中國家庭淨財富減少了4.3%。所有社會階層都變得更加貧窮,而工人階級始終是承受最大代價。

    大學自然是當局特別「關照」的對象,去年一系列抗議(有時被稱作「白紙」運動)後尤其如此。當時,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的一場致命火災,加上人們對嚴酷的封城措施的怒火不斷累積,引發了這一系列抗議。如今人們顯然擔心,李克強之死同樣會成為引爆群眾對於社會、經濟問題不滿的導火索。2022年的抗議是中國自1989年以來最廣泛的一次,抗議也提出政治訴求,包括要求習近平下台,但抗議很快就被鎮壓。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海南大學發出通知,警告學生不要在網上發表李克強之死的相關言論。北京一所重點大學的一位學生輔導員匿名向《南華早報》表示:「不希望學生自行組織悼念活動,因學生可能過於衝動,導致發生三十多年前那樣不必要的風波。」

    中國素有「以悼念死者來批判生者」的傳統。這就是1989年中共前領導人胡耀邦突然離世後,爆發的群眾民主運動的最初表現方式。1976年,儘管時任總理周恩來於1月去世,但3個月後的4月4-5日清明節期間,北京天安門廣場爆發群眾示威,反對清除悼念周恩來的花圈、標語等物品,反映了群眾對毛政權的憤怒。

    被邊緣化的人物

    隨著習近平越來越多地集權於自身,李克強及其國務院逐漸被習近平邊緣化。一黨專政轉變為一人獨裁。如此加強威權控制的過程,現在因嚴重的經濟危機而加劇,這也解釋道為何中國相當一部分人對李克強有期望。對於李克強的哀悼並非出於他是誰,而是出於他不是誰。

    在某些方面,李克強個人象徵著習近平統治的殘暴。他淪為次要人物,影響力遠不如朱鎔基、溫家寶等前任總理。甚至他自己身為總理的講話有時也會遭到審查,或者被丟到報章最後幾頁,有關他出席公開活動的報道也是如此。倘若中共二號人物也是威權控制的受害者,那麼普通公民還能有什麼自由呢?

    李克強有時會以一種很謹慎、隱晦的方式,表達整個社會和統治精英內部(包括最大的約200個中共資產階級權貴家族)對習近平統治與日俱增的不滿。這些不滿遠遠未達到組成一個有相互協調且認真的反習反對派。在中共內部權鬥中,李克強所屬的團派慘遭習近平擊敗,這一點生動地在去年中共二十大上體現出來。現在,團派已經在作為統治機關的政治局及其常委會中沒有代表。團派元老、前中共總書記、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在二十大上被公然羞辱,並被「攙扶」離場。

    李克強代表的是什麼?

    李克強在中共政權內部所代表的,是經濟自由主義派的殘餘、鄧小平「改革開放」方針(資本主義復辟得以實現的途徑)的支持者,以及對習近平的「脫鉤」、「自力更生」、升級與美帝對抗等民族主義資本主義政策感到不滿的那部分資產階級。

    這些力量在過去十年中變得越來越弱,並不是因為習近平的政治技巧,也不是因為李克強或其他團派領導人的個人缺陷,而是反映了在客觀的社會與經濟層面,中國資本主義需要加強獨裁統治、及更加民族主義的經濟發展方向。與更早起步、更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競爭時,像中國這樣的「後發」資本主義國家,由於其自身固有的弱點,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機器。

    中國資本家需要的,不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中存在(並且日益脆弱)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獨裁統治保護他們,令他們免受敵人(包含其自身)的傷害。「新皇帝」習近平的個人集權的根源,便在於這些社會矛盾。

    回歸毛時代?

    2022年8月在廣東考察期間,李克強說「黃河、長江不會倒流」,暗示要延續鄧小平所製定的(資本主義)經濟「改革開放」政策。40年前,廣東被視作資本主義復辟的搖籃。自李克強離世後,他這句話被廣泛分享。這句話意味著對習近平加強(資本主義)國家控制、背離鄧小平的「改革」的批判。這句話也顯示在緬懷李克強的浪潮中,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思想。儘管反習情緒普遍,而且愈演愈烈,但目前廣大群眾還不清楚應該有什麼樣的替代方案。

    習近平的威權及民族主義政策被一些批評者描述為倒退回毛時期。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毛澤東政權建立在完全不同的經濟基礎上。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是資本主義的。在1980年代資本主義復辟之前,中共黨國是一個效仿蘇聯的斯大林主義獨裁政權,建立在極其官僚主義的國有計劃經濟基礎上,但它能夠引入重要的社會及福利改革——這些隨後被資本主義摧毀。

    如今,習近平政權利用一些表面言辭及徽號,並談及資本主義復辟前時期,從而合理化獨裁統治與鎮壓,但這些做法為的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利益。這並不意味著回歸免費基本醫療、住房補貼或廢除資本主義。今天的許多哀悼者都引用李克強有關改革開放的講話,一部分是因為鄧小平的資本主義復辟議程被普遍、錯誤地與反對習近平的所謂「毛主義」(被視為將中國拖回貧窮和落後狀態)混為一談。

    馬克思主義者密切關注中共黨國內部的權鬥,因為這能夠讓我們局部(以一種很扭曲的方式)窺見對中國社會聚積的龐大社會壓力。中共各派及領導人都不會帶來任何前進的方向,他們沒有一個是站在工人階級一方的。他們的權鬥關係到如何掌控中國資本主義的命運,包括尋求「最好」的方式維持中共獨裁統治、避免革命的挑戰。

    通過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習近平政權可望成功抑制李克強之死帶來的政治影響,避免群體性事件的觸發。但由於中國嚴峻的經濟發展軌跡,以及日益殘酷的獨裁統治,爆炸性社會不滿的進一步累積無可避免。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