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的诞生

    四十年前,孟加拉从巴基斯坦脱离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哈立德.巴蒂(Khalid Bhatti),巴基斯坦社会主义运动(Socialist Movement Pakistan),首次刊登于《今日社会主义》(Socialism Today)英文网页

    这事件发生在巴基斯坦1947年从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掌权的政治和军方精英多年打压之后。哈立德.巴蒂回顾孟加拉诞生时那个充满起义、军事政变和国际干预的混乱时期。

    经历了为期九个月的解放战争,并导致一百万人丧生,孟加拉于1971年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出现在世界地图上。这场发生在东巴基斯坦(现在的孟加拉)的内战起始于1971年3月巴基斯坦军队对正在示威的孟加拉人发动军事攻势。这场战争及其后的东巴基斯坦独立是以西巴基斯坦为基础的建制派采取的政策和其对孟加拉民众(歧视性)待遇的直接结果。

    当时孟加拉人一直有着是巴基斯坦的二等公民的强烈观念,而且西巴基斯坦的统治精英并不会给予他们合理的待遇。经济不发达,日益增加的贫穷和失业伴随着对基本民主和人权的禁止,加之西巴基斯坦统治精英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主导,这引起东巴基斯坦群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气氛。于西巴基斯坦建制拒绝承认东巴基斯坦赢得国会多数和领导联邦政府的权利时达到高峰。

    英国直接殖民统治结束后,1947年印度被分割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孟加拉地区(Bengal)则根据宗教派别被分割。占主导地位的伊斯兰穆斯林信徒为主的东半部变成巴基斯坦东孟加拉区(后来易名为东巴基斯坦),而印度教主导的西部则成为印度的西孟加拉州。

    巴基斯坦,其自身,由两个区域组成,东部和西部,被超过1,000英里的印度领土分开。西部包含巴基斯坦总人口的少部分,它拥有最大部分的收入份额,及工业、农业和基建。旁遮普人(Punjabi),穆哈耶人(Muhajir,意作伊斯兰侨民)和普什图人(Pashtun)主导了军队及文职官僚,是受益于弱势政治领导和资产阶级的国家的真正政权。孟加拉人在国家架构中代表不足。在巴基斯坦军中只有一个军团是孟加拉人组成的。而很多孟加拉人感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喀什米尔的激烈争端令东巴基斯坦日益容易受到损害和威胁。

    政治不稳和经济困难标志了巴基斯坦自成立以来的历史。1956年,宪法终于被通过,把该国形容为‘英联邦内的伊斯兰共和国’。政治权柄延续至阿尤布可汗将军(General Ayub Khan)他于1958年实施戒严令。戒严持续至1962年可汗宣布自己为总统(及陆军元帅)时- 他在1969年下台。当叶海亚可汗将军(General Yahya Khan)接任,戒严令在1969年至1971年再次实施。延续的军事统治使孟加拉民众更加疏远。不只贫富间的鸿沟达至前所未有的程度,使阶级紧张变得恶化,而东和西巴基斯坦间紧张的差异亦达到了历史新高。

    语言运动 

    1948年,巴基斯坦政府规定乌尔都语(Urdu)为唯一官方语言,触发了以孟加拉语为母语的大部分东巴基斯坦民众大规模的示威。面对急升的族群紧张及民众的不满,政府禁止公众会议和集会。达卡大学(University of Dhaka)学生及其他政治活动者违抗了该法律,于1952年2月21日组织了一次示威,一些学生被警察杀害。

    死亡事件激起由人民穆斯林联盟(Awami Muslim League),及后易名为人民联盟(Awami League)领导的广泛民间反抗。经过多年的冲突,中央政府变得软化,并于1956年承认孟加拉语为官方语言。语言运动是强化孟加拉民族身分的催化剂,民族主义运动的先驱 — 包括谢赫.穆吉布.拉赫曼(Sheikh Mujibur Rahman)领导的人民联盟的六点运动,要求建立高度自治的的联邦政府和实现自我解放的斗争。

    东孟加拉省议院的首次选举在1954年3月8至12日举行。人民穆斯林联盟(Awami Muslim League),农夫劳工党(Krishak-Sramik)和内扎伊斯兰(Nezam-e-Islam)组成了联合阵线(United Front),取得了穆斯林237席当中的215席。执政的穆斯林阵线(Muslim League)只有9席,哈里发拉巴尼党(Khilafat-E-Rabbani)得1席,独立人士得到12席。后来,七名独立人士加入了联合阵线而一名加入了穆斯林阵线。因穆斯林阵线政府反对承认孟加拉语为官方语言的要求,并命令进行1952年的屠杀,这激起了众怒,是令其支持暴跌的关键原因。

    这一内阁仅维持了十四天。穆斯林阵线用尽所能破坏联合阵线。在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孟加拉族和非孟加拉族工人在东孟加拉各地的磨坊及工厂内爆发了血腥骚乱。联合阵线被怪责未能控制这局面。联邦机关解散了联合阵线政府,为联邦政府从联邦首都对东孟加拉直接统治铺平了道路路,进一步激发民族主义情绪。

    人民联盟的崛起

    当人民穆斯林联盟(Awami Muslim League)分裂成亲建制的右翼力量和反建制的左倾激进民族主义的团体时,1955年人民联盟(Awami League)成立了,并在1960年代后期成为一支群众性的力量。谢赫-穆吉布.拉赫曼成为其主要领袖。

    劳动人民的革命起义摇动了阿尤布可汗的军事政权,阿尤布可汗于1969年3月被叶海亚可汗将军接替。工人带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成熟了。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学生、城市和乡郊中产的阶层、和青年展示了他们的决心、勇气和力量,并继续了他们的抗争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的观念像野火般蔓延。同时,在东部和西部发生的庞大的总罢工及大型示威瘫痪国家机器超过一个月。

    在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政党及领导的缺席下,史达林主义者和毛泽东主义者并未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替代。反之,他们盲目地遵从反动和完全失败的史达林阶段革命理论,认为民族“解放”之后,必需经过一段不定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议会民主阶段才可能过度进行社会主义为基础的社会变革。

    由于惧怕对局面几乎完全失去控制,统治阶级及军方建制宣布在1970年举行国家首个大选,企图化解局面和转移劳动群众的视线。

    1970年11月12日傍晚博拉风暴(Bhola cyclone)在东巴基斯坦沿岸登陆,统治精英也大受影响。由于与当地的涨潮同时发生,风暴带来极大的破坏,导致三十至五十万人死亡。虽然确切的死亡数字并不知道,但这被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最致命的风暴。一星期后,叶海亚可汗承认他的政府因低估了灾害的程度,在救济工作中犯了‘错误’。

    风暴的十日后,由十一个东巴基斯坦的政治领袖发出的一篇声明指责政府“疏忽、无情和彻底冷漠”。 11月19日,学生在省会达卡(Dhaka)举行了一场游行,抗议政府反应缓慢。激进的农民领袖左翼民族人民党(National Awami Party,NAP)的阿卜杜勒.哈米德.可汗.巴沙尼毛拉(Maulana Abdul Hamid Khan Bhashani,毛拉是对学者的称号)在11月24日举行五万人的集会上要求总统辞职。

    大选的结果清楚地反映了社会的情绪和意识。由索菲古.阿里.布托(Zulfikur Ali Bhutto)领导巴基的斯坦人民党(Pakistan People’s Party,PPP)及人民联盟(Awami League)都以社会主义、世俗主义及民主为口号成为民意领先的政党。工人群众拒绝了反对社会主义的邪恶宣传,压倒性地投票支持社会变革。所有宗教及亲建制的政党遗弃了。

    人民联盟亦用民族主义为主要口号,聪明地将之与阶级议题混合以获取激进工人、学生和青年的支持。人民联盟赢得国会中预留给东巴基斯坦167席中的165席。其余两席由独立人士赢得。巴基斯坦人民党赢得了西巴基斯坦的81席并成为当地的领导力量。在国家层面,人民联盟亦成为拥有313席的国会中最大的单一政党。

    选举结果震惊了建制。临时军方统治者 / 总统叶海亚可汗拒绝召集议会。反之,安排有关中央政府及各省间权力分配的宪法问题的对话,并探讨组织由人民联盟领导的全国政府的可能性。对话最终并不成功。1971年3月1日,可汗无限期延迟未解决的议会部分,促使东巴基斯坦发生群众性国民不服从。

    布托公布他支持给予贫苦大众‘面包,衣服和居所’和终结资本主义制度。但他完全反对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自决权利。布托不赞同穆吉布.拉赫曼接管联邦政府,即使人民联盟赢得了多数,他又反对东部的真正自治。随着事件的发展,布托支持了叶海亚可汗摧毁独立运动,然后在1971年12月接任为总统及军法首席戒严长官。

    解放之战的展开 

    随着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的冲突在三月发展,达卡(Dhaka)直接参与博拉风暴救灾的两个政府机构的办公室关闭了最少两个星期,第一次由总罢工引起然后由人民联盟对东巴基斯坦政府工作实施禁制引发。紧张局势升温,外国人员担心暴力行为而撤离。救灾工作仍在继续了,但长期的计划被缩减了。这冲突扩大成为孟加拉解放战争,并以孟加拉的建立为终结。

    1971年3月2日,由达卡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及著名左翼领袖阿卜杜勒.洛比(ASM Abdur Rob)带领一群学生,在一个领导解放斗争的地下组织沙华登孟加拉核心(Swadhin Bangla Nucleus)的指导下,升起了孟加拉的新(拟议的)国旗。次日,一名学生领袖沙耶汉.斯拉吉(Sahjahan Siraj)在帕尔坦广场(Paltan Maidan)上的再次由沙华登孟加拉核心组织的公众集会上宣读了独立宣言(sadhinotar ishtehar)。

    3月7日,在帕尔坦广场的一场历史性公众集会上听到穆吉布.拉赫曼讲述了需要革命和独立的。虽然他避免直接呼吁独立,对话仍在进行,这演说被认为是准备战争的关系时刻。拉赫曼的呼吁被牢记着:“这次革命是为自由。这次,这场革命是为解放。(Ebarer shongram muktir shongram. Ebarer shongram shadhinotar shongram.)”

    1971年3月25日,东巴基斯坦出现的政治不满和文化民族主义运动遭到西巴基斯坦建制的统治精英残酷镇压,行动代号为探照灯(Operation Searchlight)。

    拉赫曼被捕而政治领袖们被驱逐,主要逃离到邻近的印度,其后他们组织了临时政府。在被军队扣留前,拉赫曼传出了一份独立宣言的手抄本并在民众间传阅。孟加拉军方少校萨阿鲁.拉赫曼占领了吉大港(Chittagong)的卡劳哈特电台(Kalurghat radio station)并读出宣布孟加拉独立宣言。

    探照灯行动 

    探照灯行动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通过控制东孟加拉主要城市,然后消灭政治或军事反对派,从而摧毁孟加拉的民族主义运动。行动开始前,所有外国记者被有系统地从东巴基斯坦放逐。行动的主要阶段在五月中以孟加拉人失去最后一个城市为终结。

    于是暴行发生了。这些有系统的杀戮只是令孟加拉人变得愤怒 — 并最终地导致当年稍晚东巴基斯坦的脱离。国际传媒和参考书籍发表的死者人数有很大差异 — 由达卡死亡五千人至三万五千人,到整个孟加拉有二十万至三百万人。这些残杀可以被归为种族屠杀。根据《亚洲时报》(Asia Times)报导,军方高层的一次会议上,叶海亚可汗宣布:“杀掉三百万人,其余的人就会乖乖听命于我们。”战士被解除武装及杀死,学生和知识分子被有系统地消灭,健壮能战的孟加拉男性被挑出来枪杀。

    虽然暴力集中在达卡,它影响了东巴基斯坦的所有部分。达卡大学宿舍尤其成为目标。唯一的印度教宿舍 — 神像宿舍(Jagannath Hall)—被巴基斯坦武装部队摧毁,估计六至七百名住宿生被杀害。军队否认所有大学中的冷血杀戮,虽然巴基斯坦哈木.拉赫曼(Hamood-ur-Rehman)委员会得出结论,在那里曾使用占压倒性优势数量的部队。而这些事件都被东巴基斯坦工程大学(East Pakistan Engineering University)努尔.厄拉教授(Professor Nurul Ullah)秘密拍摄的录影带被证实,他的寓所就在学生宿舍对面。

    起初,反抗是自发的而且缺乏组织。但是,当镇压加强,反抗也增强了。穆克蒂巴哈尼(Mukti Bahini)自由战士变得日渐活跃。越来越多的孟加拉士兵背叛加入到这一孟加拉地下军之中,并获得印度供应援助他们的武器。巴基斯坦空运两个步兵师并重组其部队作为回应。它亦集结了准军事部队如拉萨卡(Razakars)、阿拜德尔(Al-Badrs)和阿琛(Al-Shams) —加马特伊斯拉米主要成员(Jamati Islami,主要宗教原教旨主义组织)及其他伊斯兰团体 — 还有反对独立的孟加拉人,和在分裂期间定居的比哈尔穆斯林人(Bihari Muslims)。

    4月17日,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在美哈普(Meherpur,后来易名为穆治那加(Mujibnagar))成立,位于西孟加拉的印度边境。在巴基斯坦狱中的穆吉布.拉赫曼族长被任命为总统,赛义德.拿斯鲁.伊斯兰(Syed Nazrul Islam)为代理总统,塔杰丁.艾哈迈德(Tajuddin Ahmed)为总理,而穆罕默德.阿度.加尼.奥斯马尼将军为总司令。

    印度的介入

    战争导致海量的难民-当时预计大约有一千万人-涌入印度东部邦阿萨姆邦和西孟加拉邦。面对日益严重的人道与经济危机-以及企图维持对不断激进的解放运动之控制-印度开始对解放军(MuktiBahini)活跃援助和组织他们,并在1971年12月派兵。

    西巴基斯坦的统治精英正确地恐怕印度的介入会导致他们在战争的全面失败。因此他们在12月3日先发制人地向印度的空军基地发动袭击-模仿以色列在1976年的六日战争中的行动-企图在地上消灭印度空军。但印度预计到了攻击,因此计划失败。而印度则视此次事件作为毫无正当理由的攻击,印巴战争正式爆发。

    巴基斯坦的政权随即紧急向联合国求助,以迫使印度停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1971年12月4日开会讨论局势。经过漫长的讨论,美国在12月7日动议方案以“立即停火并撤军”。斯大林主义的俄国两度否决议案。面对巴基斯坦的暴行,英国跟法国则投弃权票。

    印军的三个军参与了对东巴基斯坦的侵略。他们得到解放军相当于三个旅的支援,以及为数更多的民兵。这远远强于巴基斯坦的90,000士兵。印度对外的情报机构RAW动员起南亚历史上最大型的秘密行动,为解放军在战争开段的时候提供关键的物流支援。

    印度军队迅速地控制了全国,并选择性地攻击或绕过重兵防守的据点。巴基斯坦的军队未能有效反抗猛攻,因为他们的军队都被分散成小建制的部队布防在边境沿线以打击解放军的游击战。由于没能守住达卡,巴军在1971年12月16日投降,这是自二战后最大规模的投降。孟加拉得到大部分成员国的支持加入联合国,但被巴基斯坦的重要盟友中国否决,而美国亦如是,也是最后承认孟加拉的国家之一。

    地缘政治舞台

    虽然美国总统尼克森声称,他不会干预局势,称这是巴基斯坦的内部事务,但他的政府在整个风暴中给叶海亚汗提供政治和物质支援。尼克森和他的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担心苏联的影响力扩展到南亚和东南亚。 巴基斯坦是毛泽东主义中国的亲密盟友,而尼克森正与中方谈判和解,并打算在1972年2月访问中国。

    美国政府担心,印度入侵西巴基斯坦,就意味着该地区遭到史达林苏俄的统治。这反过来,会严重削弱美国在全球和美国该地区的的新的隐性盟友中国在本地区的地位。为了向中国展示美国作为盟友的可靠性,而又不直接违反美国国会对巴基斯坦施加的制裁,尼克森通过约旦和伊朗向巴基斯坦提供军用物资,并中国鼓励增加对巴基斯坦的武器供应。

    尼克森政府忽略了巴基斯坦军队在东巴基斯坦进行种族灭绝活动的报告,而且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臭名昭著的“布拉德电报”。 美国外交官阿彻尔-布拉德(Archer Blood)在1971年4月6日发送的电报,并强调了解放战争期间的暴行。

    在战争期间,史达林主义的苏联支持印度军队和孟加拉解放军,承认孟加拉独立会削弱其全球性和区域竞争对手的地位。它向印度提供保证,如果发生与美国或中国的对抗,苏联将会采取相应对策。这在1971年8月签署的印苏友好条约中得到了明确。

    当巴基斯坦的失败似乎是注定的时候,尼克森派遣航空母舰企业号前往孟加拉湾,这使得该地区出现核紧张局势。 1971年12月11日,企业号航空母舰抵达驻地。 12月6日和13日,苏联海军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派出两支舰队装备有核导弹。他们在印度洋上从12月18日至1972年1月7日一直尾随美国的特遣舰队。

    在战争结束后,中欧和东欧的华沙条约国家是第一批承认识孟加拉的国家。史达林主义的苏联是在1972年1月25日承认孟加拉。美国最终也在4月承认孟加拉国。 1972年7月2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所述目标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正常化,包括释放巴基斯坦战俘。巴基斯坦于1974年正式承认孟加拉国。

    武装抗争

    解放军在1971年3月25日成立,以反抗巴及斯坦军方的打压,并完成梦加拉的解放运动。自从1969年的反阿尤布的起义,以及谢赫.穆吉布.拉赫曼的六点运动,在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独立运动不断扩张,并由民族主义者、激进分子和左翼分子推动。

    除了解放军,其他人领导的独立游击队也成功控制了不同地区。后来名为NiomitaBahini的正规军,主要来自东孟加拉步枪团、东巴基斯坦步枪团、员警、其他准军事部队或平民中的其他人,军方在孟加拉十一个地区控制的人口等。其中三个主要力量-祖阿-拉赫曼(ZiarurRahman)少校领导的Z-Force、卡拉德-穆沙拉夫(Khaled Mosharraf)少校领导的K-Force和K-M-萨福拉(KM Shafiullah)少校领导的S-Force-亦相继成立。

    而民兵力量,泛称为人民军(GonoBahini),则主要是为游击战而非正规战训练的。他们包含了学生、农民、工人与政治运动分子。其他武装组织由人民联盟(Awami League)、民族人民党(National Awami Party)、左翼共产党和其他激进组织的青年与学生派别组成的地区抗争组织。

    解放军存有不同派别。当中最主要的是由常规军队中的成员组织的。孟加拉解放力量(Bangladesh Liberation Forces)由四位人民联盟政治派的青年领导。而特种游击队(Special Guerrilla Forces)则由孟加拉共产党、民族人民党和孟加拉学生会领导。

    除此之外,有其他的独立力量在孟加拉不同地区作战并解放了不少地区。其中,斯拉吉-斯科达(Siraj Sikder)组织起一支强大的游击队在巴里沙(Barisal)地区的帕亚拉博甘(Payarabagan)数次跟巴军交手。而孟加拉解放力量(Mujib Bahini)军是由印度军队的奥本(Oban)少将和学生联盟的领导在印度组织的。

    许多解放军的成员及领导都非常受到左翼思想的影响。明显地,在各个共产党里面都出现严重分歧-最主要的为亲苏派和亲中派的分裂,以及亲中派内部自身的争端。纵使如此,许多人透过解放军核心的外围组织参与了解放战争。的确,印度官方以及人民联盟领导的临时政府成员都担忧他们会让左派控制解放战争。

    独立以后

    谢赫.穆吉布.拉赫曼成了民族英雄,受到群众的热烈支持。他从巴基斯坦出狱后成为了孟加拉独立后的总理。拉赫曼在1970年的选举中许下很多承诺。大家都充满希望认为状况很快会得到改善。拉赫曼的政府推行了改革,包括国有化。新的宪法也建基于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政教分离和民主。

    超过三分之一的孟加拉遭到内战或飓风破坏。重建开始了但进度非常缓慢。新政府未能够控制食物价格的通涨。而内阁官员与政府高层也出现了严重的贪污丑闻。贪污腐败、任人为亲以及管理失当比比皆是。拉赫曼为了化解民愤革除了一些官员,但这些门面工夫未能平息日益增强的不满。

    第一次的国会选举在1973年3月举行,而人民联盟以315议席中得到307席大获全胜。可是他们在军队中渐渐失去支持,在军队选区中只得20%的支持。在1974年12月,在面对经济的不断恶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社会不安,拉赫曼发布了紧急状态令,限制了立法机构与司法部门的权力,除了官方的四份报纸以外,禁止所有报纸。他制定了一党专政的制度,并禁止其他政党。

    拉赫曼的政权试图消灭掉所有的反对声音。反对派被打压了下来。但是他没有兑现他对群众的承诺。将国家建立于资本主义制度上的计划失败了。由于对印度军方(对孟加拉)日益增强的影响下,军方的支持迅速地消失掉,尤其是中层军官们的不满不断增长着。

    堕入混乱

    1975年8月15日,由赛义德-拉赫曼(Syed FaruqeRahman)少校和拉什德(Rashid)少校率领的一批军官发动了政变。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与同所有家人(除了他在德国的两名女儿)和一些部长及人民联盟地领导被暗杀。孟加拉正式堕入一片混乱。通向一连串军事独裁的大门已经打开了。

    政变建立的政权在11月3日被卡赫勒德-穆沙拉夫(KhaledMosharraf)将军与一个受过勋章的的自由战士布-尤托姆(Bir Uttom)将军推翻了。穆沙拉夫被视为旧政府的支持者。他将同为军队将领与自由战士的扎伊鲁-拉赫曼(Ziarur Rahman)将军软禁。

    这次政变维持了三天,最终被阿布-泰赫尔(Abu Taher)上校领导的士兵推翻政变。他们释放了扎伊鲁-拉赫曼并处决了政变领导。纵使被称为“左翼政变”、“军人革命”,扎伊鲁-拉赫曼在1975年11月建立了孟加拉第一个军事独裁。这维持了五年-并经历了21次政变企图。他在第22次政变中下台了!大部分的政变乃由1971年的自由战士军官发动,他们不齿Ziarur的反自由、亲伊斯兰的关系。军官们在1981年5月30日将他处决。

    厄萨德(Ershad)将军成为了军队的参谋长,而阿卜杜思达(Abdus Sattar)成了新的总统,并在1982年带领孟加拉民族党(Bangladesh Nationalist Party)在大选中胜出。再一次,这政权很短命。厄萨德受到军队上层支持,在1982年3月24 日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获得权力。他自任为“戒严长官”,并在1983年12月11日接任总统一职。

    “我们过去犯下了错误。”孟加拉共产党总书记穆加赫杜-萨利姆(Mujaheedul Islam Selim)说到:“独立后,我们并没有成为人民联盟的替代力量。这是个大错误。我们未能提出:‘如果你不喜欢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你就加入我们。’”他继续说道:“不过,这并能说左翼被完全粉碎掉。正正是左翼在国家议题上的抗议声音最大,例如石油、天然气、海港、煤矿等。”虽然有其重要性,但是这些抗争仍未发挥群众性的影响。

    确实左派在独立前后都犯下了重大错误。当在1975年的军人叛变亦再一次如此。普通的成员和积极分子为了这个国家带来社会变革而勇敢奋斗并付出巨大的牺牲。但他们的领导却盲从史达林主义的阶段论。他们最终只是尾随不同派别的统治阶级,而并没有摆出一个独立的阶级立场与替代选择。

    由于左派的错误,工人、农民、学生、青年和穷人现在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受苦受难。一次又一次地,状况显示出社会需要紧急的社会主义变革,但左翼的领导却忙于跟所谓“进步”资产阶级领导合作,建立所谓“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工人阶级与穷人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孟加拉)独立四十年后,需要一个清晰地建基于工人、穷人以及所有被资本主义剥削的人的利益之上的社会主义替代选择以打破这一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