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破地产霸权,何从解决房屋问题?
众所周知,房屋问题是香港人面对的第一大问题。普通市民连觅得一安居之所乃一大难题,尤其是年青人如是。公屋轮候人数每况愈上,至2014年底约已超过27万宗申请的破纪录数字。当中未满30岁的单身青年申请者的比率亦每年上升,由2009年只佔整体的14.5%,上升到2012底的26.9%,反映上楼问题越来越「年轻化」,情况令人担忧。
每当谈及青年人大量轮候公屋的现象,政府舆论和资产阶级政客往往归咎年轻人「不思进取」、「懒惰」云云。但普通打工仔的工资跟不上楼价的升幅却是不争的事实。当劳动者的名义工资在自2001年以来只增加了10-20%,而算上实质工资(扣除通涨影响)的话, 2014年度的实质工资更下跌了7.4%!相对而言,房价是十年前的三倍,租金则增加了一倍。根据知名研究机构Demographia的调查,香港楼价中位数是一般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的17倍,这难以负担的程度不单是冠绝全球,更是史无前例!该研究认为3倍以下才属于「可负担」的水平,并指出澳洲的6.4倍已经是「令人担忧」。在这样绝望的条件下,廉价的公共房屋成了青年人与打工仔安居的唯一希望。
面对严峻的房屋问题,就连行政会议成员陈智思在《南华早报》的撰文中承认,本港的问题「极端」。而长策会亦在去年年底宣布「长远房屋策略」,并提出十年房屋供应47万个单位的目标。但实际上原来只有六成是公营或资助房屋,亦即是说只有28万个单位(当中20万为租住公屋,平均每年的供应量为2万间)。只要屈指一算,现时有超过27万个公屋申请,就算未来没有新的申请,也要13.5年才能让所有人上楼,而近年来每年的公屋新申请都超过3万单,也就是说公屋不足的问题仍然会不断恶化。
况且,房委会承认在未来五个年度只有77,100个新公屋单位落成,即平均每年只有15,400个单位落成,远低于长策会提出每年平均兴建2万个单位的目标。特区政府亦会在2017年换届,到时候「长远房屋策略」大可以像当年的「八万五政策」那样「不提就不存在」。
政府经常以「地少人多」催眠港人,更归咎市民反对开发东北或郊野公园,来为其低下的公屋供应做挡箭牌。住宿作为人类的必需品,社会主义者提出廉价的租住公屋的每年供应量应至少5万间,抗衡现时私楼支配房屋供应的困局。
事实上,政府预设的公私营房屋的6:4比例,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私营房屋的密度比公屋要低的多,虽然说单位数量只佔40%,但实际土地资源必定比公屋使用的多。那麽假若以同等的土地资源,全数用来发展公营房屋的话,总建屋量达到50万,平均每年5万间公屋单位的目标是绝对有可能的。
政府声称增加私营房屋的供应就能「解决问题」,陈智思在同一篇撰文中甚至说香港现在不可能使廉价社会房屋佔整体的80%。如今香港的私人楼宇价格疯狂,假设房价跌至一半,依然是家庭年入中位数的8.5倍。再者,香港业权垄断非常严重,香港首10名富豪已拥有超过4万单位,首100名更拥有7.9万个。房屋被视为投机的工具,更多的私营房屋只会沦为资本雄厚的财团地主作囤积及炒卖之用。而有研究认为,本港的空置住宅物业超过20万间,这等同于公屋轮候册数字的三分二,所谓「有人冇屋住,有屋冇人住」!对于这些空置房屋,若然查明属实的话,理应将其公有化,纾缓公屋轮候时间。
政府政策偏袒地产财团,对于市民所急的房屋社保问题置之不理,反而动用数以千亿计的公帑建造「大白象」基建,目的只是为了利益输送,并继续保障有钱人在私人市场中的既得利益。前政府许仕仁与郭氏兄弟的世纪贪污案,可以窥见一直以来官商勾结之严重。今天这已变成不个可调和的矛盾,香港究竟是要这一小撮超级富豪们的利益,还是所有民众的基本保障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打破所谓的「地产霸权」,将地产发展商、银行及金融企业公有化,由大众民主管理,才可决定房屋乃至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