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出炉 再度激起民愤

雨伞运动令泛民不敢贸然转向

左仁 社会主义行动

政改方案出炉 民意战开始

政府就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的方案出炉,一如所料,在去年人大决定的框架下,政府通过提名委员会全面操控特首参选人,没有任何放宽的空间。提名委员会由1,200人的四大界别组成,候选人需要过半数提委会支持才能出选。有传北京打算让一名泛民候选人参选,但这只是讨价还价的诱饵,令泛民堕入陷阱后沦为民主花瓶。

各大报章由建制派控制,在政府宣佈方案的翌日,有12份报章纷纷打出支持「袋住先」的头条。建制派政客纷纷出言护驾,有的恐吓,有的美化腐败制度。

高官落区宣佈只留在巴士上挥手微笑,不敢落地,因为车下就有数百示威者「狙击」抗议。前新闻统筹专员何安达称,五年前与今次气氛很不同,现在的气氛是剑拔弩张。

政改方案公佈后,旺角举黄伞示威者再度出现短暂的佔领行动,一度冲出马路与警察爆发冲突。警察出动胡椒喷雾及警棍,逮捕了五名示威者。雨伞运动受挫折后,群众一度跌入失败的情绪,目前再度爆发大规模的佔领似乎不可能,但潜在的愤怒足以令国家机器提心吊胆。

政府动用大笔资源打民意战,同时派高官四出落区宣传,但却在社区经常遇到居民的质问甚至嘲讽。
政府动用大笔资源打民意战,同时派高官四出落区宣传,但却在社区经常遇到居民的质问甚至嘲讽。

你要就要,不要就罢!(你爱要就要 不要拉倒)

虽然政府现时,但内裡显然。对北京和港府来说,能够通过今次假普选方案,可以是奠定了日后长时间的选举制度,表面上为这十多年来的「争拗」画上句号(当然这个算盘不会打响)。经过假普选钦点出来的特首,将会有更大「合法性」去推动亲商及反民主的政策,令行政权力更为集中,例如廿三条立法,并且削减公共开支。

但同时,政府也不介意今次政改被否决,因为反正资本建制已经向人民开战,倒不如追求一场彻底胜利。政改方案否决的话,政府会散播舆论将责任归咎于泛民主派,指不会再给「机会」泛民。此外,政府亦担忧2017年的假普选会面对杯葛潮,特首当选的得票率低的话,将会重挫政府的权威。

政府目前摆出强硬姿态,你要就要,不要就罢。在此局势,中共和港府短期内似乎公字都赢,但长远这只会令香港政局更为两极化。可见政府未来的统治愈来愈不稳定,只能靠更大的镇压。

最大施压 阻止泛民转向

八三一人大决定对温和泛民来说是一个分水岭,令香港政局的中间路线从此收窄。任何走向与政府谈判妥协的泛民政客,都会被与雨伞革命的示威者对着干。现时,虽然政府一直有幕后与温和泛民会面,尝试撬走四票通过政改。其中大热转向的泛民议员包括,公民党汤家骅、民协冯俭基、资讯科技界莫乃光、会计界梁继昌。但目前,政府都撬票的兴趣似乎减低了,而泛民在压力下也步步为营不敢谈判。

《无线电视》最近一项民调显示,若受访者有泛民背景,更有71.4%市民表示下次不会再投票给该名「转軚」的泛民议员,可见群众的愤怒令泛民受尽压力。加上五年前民主党支持政改方案后受到勐烈抨击,在上届立法会选举输掉10万票。因此,泛民不敢贸然转向。

温和派政党内部就此问题出现分裂,民主党中委黄成智撰文,支持应该对政改「袋住先」,驳斥自己党内的成员,及后他退出民主党中委。另外,公民党汤家骅也公开批评泛民(包括自己的党)太强硬。温和政治在香港已经无路可走。

现时故然必须向泛民施压,让这群政客知道若果贊成政改,将会受到群众唾弃。但仅此并不足够,需要展开一场民主大会,广邀任何支持真民主的团体和政党,讨论下一步的行动,如何重启雨伞运动。但上次雨伞运动陷入僵局,是因为运动领导停留在局部改革。今次要有打倒政府的战略和诉求,有将斗争蔓延至中国、打倒中共一党专政的目标。

社会主义行动主张:梁振英政府立即下台;立即废除功能组别、立即废除提名委员;政治代表与普通工人同薪同酬,不享有经济特权;废除基本法,一人一票普选「真正人民议会」,取代立法会;由选举产生的议会代表,选出政府特首。新的议会必须有权通过八小时工作制、大量增建公屋、民主公营化大财团及大企业,打破资本家操控香港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