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奉行「地产商优先」原则,公屋轮候时间只会不跌反增
帕莎 社会主义行动
针对现时基层劳动家庭水深火热的房屋问题,林郑第一份《施政报告》里提出「绿置居」丶「货柜屋」等众多新名词的政策,但这些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所谓「绿置居」,就是将新建的出租公屋转为售卖予让现时居住于公屋或符合申请公屋的「绿表」人士,实际上是廉价版居屋。计划早于2015年梁振英时代试行,如今林郑提出将「绿置居」恒常化。
政府指计划能够让公屋住户实现置业,继而腾出公屋单位,加快轮候人士上楼时间。这无疑是骗人的说话,政府以出售的「绿置居」取代本来用来出租的公营房屋,变相牺牲了可供轮候上楼的公屋数量,而总体资助房屋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加上房委会收回腾空的公屋单位后,还原单位再编配,需要介乎5个月至超过3年时间,轮候时间只会不跌反增。
再者,「绿置居」更会助长私人市场的炒卖。虽然计划和居屋一样设有转售限制,但短短5年之后就可以流入私人市场,沦为炒楼工具。另外,施政报告亦提出以5个方向兴建过渡性房屋,当中包括具争议性的「良心劏房」,还有受人注目的「货柜屋」等,没有年轻人对此抱有期望。
地产商优先
施政报告中称预计2018年年底可把沙田火炭共4800多个新公屋单位转为「绿置居」出售,但房屋署预期2019/20年度仅落成13700个公屋单位,现推出「绿置居」后将不足一万。未计「绿置居」影响,2016-2021五年间政府的公屋每年平均供应只有14400间,只及《长远房屋策略》每年兴建20000个公屋单位目标的68%。因此,公屋轮候时间过长的症结在于兴建量过低。
政府奉行「地产商优先」的资本主义原则,多年来实行公私营房屋6:4的僵化政策,确保足够土地优先满足私人投机市场,有剩馀的才施舍平民。住屋是人权,不是商品,只有工人阶级的民主土地规划,停止私人卖地丶充公囤积土地丶每年兴建五万间公屋丶实施租金管制,并将银行民主公有化,才能确保土地发展是以劳动者的需要为本,而非为财团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