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中共大肆宣传的刺激政策,相比2008年推出的巨额刺激计划微不足道
抵抗 中国劳工论坛
9月底,中国央行下调基准利率,并暗示将推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经济刺激政策。由于新财政支出的具体细节基本没有曝光,最初的刺激狂潮被随后的极度失落所取代。一些理论声称,中共正在为2025年或将爆发、与特朗普的新一轮贸易战保留刺激弹药。但是,尽管北京可能、甚至很可能采取更多刺激措施,但事实证明,北京的财政火力比许多观察家意识到的更为有限⋯⋯
北京的火箭筒式刺激计划?
9月,中国政府机构宣布了多项重大经济刺激措施。但这与2008年推出的超大规模刺激计划相去甚远,更像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例证。起初,中国股市飙升,是因为人们预期习近平将拿出他的“火箭筒”,投入新一波资金刺激经济。由于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不景气,包括史上最大规模的房地产行业崩溃,资本家们迫切需要一个与16年前规模相似的金融刺激计划。但在这些引人注目的头条新闻背后,新刺激措施的规模并不大,而且大多数都用于救助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随着现实逐渐浮现,中国和全球资本家最初的欣喜已经被新的悲观情绪所取代。
这说明了什么?马克思主义者解释道,中共独裁政权如今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的规模比2008 年要小得多。中国的债务占GDP的比例从2023年底的299%上升到2024年6月的307.7%(这一数字在2008年为139%,不到如今一半)。即使经济已经停止增长,债务仍在无情增长。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中国过去3年的GDP增长被累计高估了10%。一个新现实由此体现:中国以债务驱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已经达到了极限。
刺激还是救助?
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终于公布了中共计划向经济注入的确切金额。但这一期待已久的宣布却令人大失所望。未来5年,中共将以特别债券和债务互换的形式,向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提供总计10万亿元人民币资金。这不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刺激措施,而是债务救助。其思路是,许多濒临破产的地方政府将以更优惠的利率将现有债务转换为新债务。
经济学家史宗瀚将此描述为“10万亿元的会计运作”。乍一看,这数字似乎很可观,但其中并不包含任何新的资金——10万亿元是早已计划好的,只是被“重新包装”以支持北京的新刺激计划。与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所需要的相比,这些钱也远远不够。如分5年(到2028年)计算,10万亿元计划将为地方政府节省6000亿元的利息支出,即每年1200亿元。这还不到同期中国预期GDP的0.1%。如此小的数额无法阻止全国各地地方政府正进行的减薪、服务暂停运营和私有化浪潮——即“砸锅卖铁”。习近平政权认为,经济停滞的原因只是缺乏“信心”,而解决方法则是释出更为乐观的官方说辞。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分析,而不是唯物主义分析。
股市“福利主义”
作为北京刺激计划的一部分,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价值8000亿元人民币的“非常规”新政策工具来刺激股市。这项政策是“股市福利”,而中国政府反对为工人阶级建立更强大的社会保障网,因为这会“养懒汉”。券商等金融机构现在可以获得价值50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互换”来投资股市。另外3000亿元人民币将补贴股票回购,这是公司用来抬高自身股价的手段。人行的声明触发了股市的疯狂反弹,并得到媒体密集报道。在5个交易日内,沪深300指数上涨了 25%,创下历史新高。许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被吸引进入股市,一些人拿自己的奖学金和储蓄作为赌注参与其中。由于与深陷危机的实体经济脱节,股市泡沫无法持续。沪深300指数再次下跌,自10月8日以来已下跌12%。尽管北京方面采取了“刺激措施”,但中国股市仍相比2021年跌了20%。
房地产崩盘
房地产危机已进入第四年,且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自2021年以来,房价已下跌30%。总住房销售额(9.5万亿元)只有2021年水平的一半(18万亿元)。这场巨大崩盘由资本主义内在投机倾向造成,并且使整个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中共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采取了刺激措施,但完全无济于事。迄今为止,房地产危机已使家庭财富蒸发了约131万亿元人民币,而这数字已经高于中国的GDP。消费如此疲软的原因,是财富和收入的急剧下降,而不是一些模糊的“信心”问题。
还记得2008年吗?
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共于2008年11月推出规模庞大的刺激计划,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中国GDP的13%。相比之下,如今的10万亿元刺激计划仅相当于GDP的2.5%左右。事实上,2008年的刺激计划规模要大得多,这是因为中共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地方政府设立了数千个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表外实体),并将数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贷款投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牛津经济研究院估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实际总额高达20万亿元人民币,是官方数字的5倍。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的GDP增长了10.6%。然而,这带来了失控的债务激增,债务总额从2007年的5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今天的387万亿元。如今,中国政府没有推出类似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凸显出由于担心引发金融危机,其在金融方面的回旋余地已大幅收窄。
国有银行体系又如何呢?
荣鼎集团2024年9月1日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体系的深层问题正在掣肘经济增长。这是中国经济内部债务大量累积的结果,而债务累积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之前的几轮金融刺激。报告指出:“中国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单一国家信贷扩张,在2008年至2016年的8年间增加了24万亿美元的新资产,相当于全球GDP约1/3。”这些债务大部分已经恶化,需要展期(用新债取代旧债)。报告称:“如此庞大且受损的金融体系,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产生同样的信贷和投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陷入日本式的停滞,中共希望银行加快放贷以刺激增长。但展期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现有债务需要巨额资金,而这些资金已经使整个银行体系陷入瘫痪。
资本主义=日本化
马克思主义者曾预言,中国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内部矛盾潜藏在其增长“奇蹟”之下,并将导致经济日本化,即巨额债务导致的长期停滞。一些经济学家仍在争论这种情况是否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还是倘若北京采取“正确”的政策是否可以避免。同样的这些经济学家一直低估中国危机有多深入。他们误以为新冠疫情是中国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并预计经济将在2023年强劲反弹。正如我们当时所言,那只是幻想。
中国的国家主导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之间存在重要区别,这意味着中国不太可能经历2008年美国式的银行业危机(尽管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更有可能出现的是“慢动作危机”。中共控制的银行被下令无限期“延期贷款、假装没事”,通过发放新贷款来防止这些僵尸企业和地方政府实体破产——哪怕他们无力偿债。这有点类似于19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情况。日本也避免了16年前华尔街那样的金融危机。然而,到1990年代中期,靠纾困生存的僵尸企业占日本股市的25%。今年在中国,30%的公司是僵尸企业。无论是“西方”模式还是“亚洲”模式,资本主义都无法避免深重危机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