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赛电池声援事件——外国剥削者并不比本国的好!

朱工  中国劳工论坛

三月初,德赛电池——一家国有企业、苹果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爆发了工人维权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一名年轻工人在抖音发布视频,控诉自己夜班在岗10小时、按规定打卡下班后,却被公司认定为“加班时长不足视作旷工”,遭倒扣三天工资的处罚。更为恶劣的是,厂方为逼迫其删除视频,动用“开盒”手段,曝光其本人及家属信息,甚至电话威胁其未成年弟弟的人身安全。

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巨大反响。成千上万的网民自发声援这位工人,强烈谴责德赛电池对工人的剥削压迫,并掀起了一场“告洋状”运动:向苹果公司和欧盟机构发电邮举报、甚至在苹果CEO库克的推特账号下留言,指控德赛电池违反了欧盟于2024年底生效的《禁止强迫劳动法案》,要求苹果解除与德赛的合作关系。

苹果公司

德赛电池对苹果依赖极深,2023年,来自苹果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超过50%。随着舆论发酵,资本市场敏锐地察觉到事件有可能发展为一场更浩大的国际声援行动。从3月11日事件曝光起一个月内,德赛电池股价跌了18.4%。

德赛电池发布公告,虚伪宣称企业实行“五天八小时标准工时”,将扣除工资归于“管理疏漏”,称已“补发不当扣款”。同时,德赛称工人发布的视频内容“部分不实”,威胁已报警处理。地方政府则称“高度重视舆情”,全网相关讨论被控评、限流。目前,这名工人的控诉视频被下架,抖音帐号被限制发布新内容。令寄望欧盟、认为它是所谓“文明之光”的人们失望的是,欧盟未实施制裁与救赎,反而保持沉默。苹果公司同样三缄其口,至今未对这起劳工丑闻作出任何回应。

在《禁止强迫劳动法案》生效后,中国各大企业争相宣布“禁止加班”,试图粉饰劳动状况、维持欧盟市场。但与之并行的,是日益蔓延的停工潮。中美贸易战已经大幅升温,令数百万家外贸企业丧失美国订单。根据社交媒体上各企业发布的停工放假通告,预计2025年“五一”假期后,浙江省有超过50%的外贸企业将停工放长假,而该省出口额在2024年占GDP七成。沿海制造业重镇江苏、广东也面临同样情况。美国投行高盛集团的一项研究警告称,如果美国关税继续保持在目前的极端水平,中国出口产业今年可能会流失1600万个工作机会。

德赛电池工人的困境,恰恰代表着整个中国工人阶级共同面临的危机:在职员工被迫接受高强度劳动和无偿加班(明面上的加班已被“禁止”);失业群体则成为资本家进一步压低劳动条件的筹码。央企中核集团公开炫耀在2025年春招中收到119万份简历(仅计划录用8000人),赤裸地展示了如今半死不活的就业市场中,年轻人的绝望处境。

而2025年毕业生高达1222万人!官方统计青年失业率高达18.8%(实际要高得多),在就业绝望和生活无望的重压下,部分年轻工人陷入了一种“失败主义”情绪:希望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败北,由“更注重劳工权益”的外国资本取而代之。这种幻想注定破灭──所有的资本家都一样!倘若中国老板更残酷,这是因为他们与外国资本家伙伴之间有约定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分工。跨国公司之所以不能采取如此明目张胆侵犯工人权利的行为(而是利用他们的中国供应商来做这件事),最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国家存在着工会和民主权利,给这些资本家带来了压力与限制,而这些权利是过去通过群众斗争赢得的。

《禁止强迫劳动法案》首要是欧洲资本主义面临深重危机掏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只是摆出人道关怀的姿态而已。在侵略性的帝国主义新时代,每个资本主义国家与政府都在残酷的全球生存斗争中寻求保护自己的经济。他们无意也无力改善全球工人的处境。

跨国阶级团结

长期以来,苹果公司面临强迫劳动指控始终保持沉默,并持续与被曝光的供应商合作。在2020年上海昌硕、世硕台资工厂的工人斗争和2022年郑州富士康的工人起义中,中共强力镇压、竭力谄媚苹果、以免产业链移出中国。 特朗普的贸易战不会成功让苹果“迁回美国”,但它将迫使苹果CEO提姆·库克将更多业务转移到印度和越南。

欧盟和苹果对德赛电池事件的冷漠,正是这种虚伪的又一例证。向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告状,只会导致失望和屈辱。相反,工人们需要与其他国家的同阶级兄弟姐妹们建立联系。工人阶级的唯一出路,只有跨国际的中、美、台湾、全球工人阶级团结,并将目标指向组织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民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