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双休难题:社会主义者怎么看

朱䴉 中国劳工论坛

目前中国的高中双休实际推行起来很大程度上仍是镜花水月,即使在今年2月开始各地政府纷纷要求双休,时隔仅1-2个月很多高中又恢复到更少休息的旧制度(极端情况甚至一月一休)。在中共填鸭式教育之下,不愿贯彻双休的不单是追求升学率的学校,也有寄望孩子通过高考改变人生的广大家长群体。必须注意到,这种声音同学生和老师渴求双休的心愿其实殊途同归,都牵涉到资本主义制度下教育的不平等(中国并不例外),以及广大群众想借由升学摆脱「低技能」岗位恶劣前景的焦虑。

家长们的担忧

家长们的担忧无疑是真实的,双休之后,杭州某班级80%学生参加校外补习,费用涨至500元/小时。一位农村母亲道出了真相:「我们连补习班都报不起」,虽然补习规模通过行政手段大幅度缩减了,可教育不公却进一步拉大了。消费水平最低和最高的5%家庭,补习率分别为7.5%和54.3%,双休后贫困学生本科上线率下降12%,富裕学生却反升8%,说明在现行制度下穷苦家长其实别无选择,如果不想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竞争中落败,就只能寄希望取消双休来稍微拉平起跑线。但必须澄清,补课的泛滥,跟双休关系不大,即使尚未普遍落实双休的2018年,中小学生的校外补习率也达到47.2%。根本上是由于考试内卷,往往一分之差就会淘汰上千人,难怪家长们会感到不安,难怪学生们要不择手段来提高分数。

同样真实的是,中国学生长期处于极端高压之中。高中生平均睡眠仅6.5小时,大部分中国中学生早上六点就得起床,晚上十点半才能下课,周六晚上放假,周日下午又必须返校,一天假期被分割为两半。这些苦果围绕应试体系展开:公立学校升学率是重要指标,影响各种评定甚至是财政拨款,关系到未来发展;私立学校直接受市场支配,好成绩是立足之本。无论哪边都奉行分数至上主义,学生在这里成为野心家和商人的垫脚石。

严酷学习环境的背面是高发的抑郁和自杀、温和或激烈的反抗,中共宣布减负减压部分是出于害怕前者(不利于劳动力健康成长),主要则是出于严防后者。今年「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团队的问卷揭露出的2500所学校当中,44.1%有过自杀案例。一月兴化三所高中、数千名学生发动的抗议,更直接与当局进行斗争,迫使校方取消原定费用高昂的寒假补课计划。即使如此,中共也向来是说一套做一套,早在1995年中小学生双休就写进了政府文件,但直到今天仍没有任何硬性政策出台。

竞争性教育制度根植于中共资本主义。2023年中国财政教育支出仅占GDP的4%(低于印度、巴西等国),完全是短视和利润至上在发挥作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希望有大量的中低学历廉价劳动力,这就意味着为了资本家们赚取超额利润,「低技能」劳动力必须面临极高工时低工资、缺乏社会福利保障,更是没有任何工会权利。在看不到替代出路时,即使最终还得有人成为基层劳动者,广大学子(及其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为此被迫进入高强度、盲目内卷式的机械学习。

血泪校园和血泪工厂

血泪校园和血泪工厂其实是一体两面,教育服务于意识形态再生产,因此如果仍然侷限在当下资本主义制度,即使普遍实行双休,也不过是将受教育资格、以及更体面就业机会拱手相让。

学生们需要有权充分休息。但双休困局背后有着教育不公,以及对于未来就职前景的焦虑。

社会主义者主张:

  • 学生和教师、家长民选代表民主控制校园,监督课程和放假安排,包括双休的推行。
  • 朝亿万富翁和大公司收重税,确保足额的大学与职业教育名额。
  • 所有就业岗位无论「技能」高低,都需要体面的工资与工作条件,从而打消学生与家长对于未来的焦虑、不再需要在求学期间玩命内卷。工人需要建立独立工会争取自身权利。
  • 为了实现这些诉求,就必须终结中共独裁资本主义!

为了实现这些诉求,就必须终结中共独裁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