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岭 国际社会主义道路(台湾)
今年5月18日,赖政府一时难抛开反核包袱,因此以执照到期为由将核三全面停机。随后在国民党的支持下由民众党立委黄国昌发起重启公投。尽管8月23日的公投未达通过门槛,支持票却仍有反对票的将近三倍(434万票同意、151万票不同意)。
民进党拥戴核能
公投仅差66万票即达通过门槛。正是由于民进党政府近十年来,包括绿能的总体政策其前题都是以大企业的整体利益为本,并使得工人阶级的现实处境恶化,使广大民众抱持怀疑态度。
由于资本主义光电企业短视贪婪、轻视防灾,今年丹娜丝台风过后,海面堆满废弃光电板,且14.5万片废弃光电板几乎留给政府耗用公帑清除。且过去以来,任由私人光电大量掠地,威胁农业(逾4,684公顷农地改为光电场)与生态(石虎栖地破碎、黑面琵鹭数量下降)。
银行与能源业者的主要目的是获利,因此不愿投资电业。民进党政府就像其之前的国民党历任政府一样亲资,祭出保价收购和各种补贴乞求并贿赂富人投资。这些资源本可用于更全面的绿能计划,包括研发设置更具革命性的海洋与地热发电,以及绿能电网输储系统。资本主义对绿能潜力的阻挡,使民进党注定违背承诺。群众感到无望摆脱占七成的火力发电及其带来的空污(在台湾造成每年900件早死案例)、怀疑绿能是否能遏止全球气候危机(包括近年使台湾灾损惨重的空前洪灾)。
民进党政府任由私人资本将调涨的电价和物价负担转嫁于一般家庭,也屡次直接调涨民生电价,这使得蓝白找到机会攻击民进党虚假的“绿能”政策、欺骗民众若增加核电就能让电更便宜。
蓝白反民进党胜利的局限性
蓝白假装关心民生,却与民进党一样传达完全是虚伪不实的讯息,毕竟这些政党照顾的是大企业的利益。他们想阻止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反对资本家的政治力量,比方说清查官僚与资本财团盘踞的电业的真正收支,并迫使各大产业进行节能转型。这将需要透过民主公有制以及计划,打破当前受到老板独裁控制。蓝白拥核政策捍卫资本家对电力与能源的利润控制,无能阻止电价上涨。相反,他们的政策将导致核废料与核污染问题再恶化,以及核灾与核战威胁。
重启核三厂的公投是蓝白与绿营权力斗争的一环,双方在一般民众面前进行斗争,用口号与承诺来掩盖这一事实:这是两帮反动的政客之间的权力斗争、这两帮政客的共通点是令环境更加不安全、不民主、以及反工人阶级。
尽管该公投投票率是2017 年《公投法》修法以来第三低,蓝白仍极力强调支持票是反对票的三倍,以掩饰蓝白表面声势并非来自群众热烈拥戴,只是对民进党及其失败的假绿能政策的厌恶。民进党也将公投失败宣布为自己的胜利,以掩饰同一天遭受的第二轮罢免再次全败的羞辱。实际上,这场公投同时是蓝绿两大资产阶级政党阵营的失败。
蓝绿白皆拥核
蓝白营推动核三重启,并非服务基层民生,而是配合财团利益,例如黄仁勋、童子贤、林伯丰、潘俊荣等资产阶级人物都向政府施压要求复辟核能,即以社会灾难为赌注的“稳定”“廉价”电力。
同样地,民进党虽继续打着反核旗帜以免在权力脆弱之际流失反核民意,却早在公投前表示不排除所谓“新式”核能,该技术由美国向台湾施压采用,被包装为更安全、更清洁,实则核能既有的安全问题与核武扩散危险仍存,此危险在官僚与财团的控制下只会放大。
在公投之后,赖政府急忙宣布将订定核电厂安全审查办法,来为“新式”核能铺路,以免无法满足资本家和美帝国主义的利益,包括将核武选项包括在内的军事计划。核三重启公投虽未过,但在台湾资产阶级建制、及其蓝绿白政治傀儡的推动下,核能仍在复辟。
为永续的地球而斗争
我们需要建设工会,以及与反资本主义环保活动人士紧密联系的强大劳工运动,阻止资方恣意污染、碳排与剥削。在资本主义气候末日步步逼近的当前,要推动即时的绿色转型,必须公有化金融、能源及所有关键产业,并由工人阶级进行民主管理。社会主义与工人的气候转型计划将意味着大幅度增加绿能投资,才能阻止电价上涨、创造大量绿色工作岗位与产业转型。这意味着挑战财团及其蓝绿白政客的既得利益,为此我们必须建设劳动阶级的群众性政党,从而将劳动阶级组织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正是以中美帝国主义冲突为核心的全球资本主义备战行动,使台湾和各国的财团权贵加速核能复辟。真诚的废核行动,在今天同时必须是反对资本主义,并与国际劳动阶级团结反对军事化与战争的斗争。气候危机不分国界,且富豪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及他们为保卫自身并扩大控制范围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部属,正在加速这一过程。我们需要民主社会主义,取代这个牺牲地球并导向战争(包含核战)的全球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