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
More

    臺灣總統選舉:雙英之爭 人民無份

    隨著危機的擴散,不論是台灣還是其他國家,現在以及不久之後的未來都是發展左翼運動的契機,工人與青年們該積極組織起來建立真正獨立的群眾性工人政黨才能夠真正改變現況

    石若 臺灣社會主義者BLOG

    2012總統選舉與立委選舉將於一月十四日舉行。這次國民黨主打黃金十年,不再像四年前一樣,強調經濟成長掛帥的633一類口號,而是在辯論、造勢等場合不斷強調任內落實「居住正義」、「土地正義」,縮小貧富差距等等。而民進黨則緊抓國民黨治下貧富差距與薪資成長停滯、房價飆漲等議題,強力主打「公平正義」,並且端出多項明顯具有泛左色彩的公共化政策,譬如公立大學過半、社會住宅等等。兩黨在選前向人民靠攏,我們早已見怪不怪,畢竟在資產階級民主下,我們每四年也只有這麼一次機會,但這次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同於以往的,向來以自由主義自居的民進黨提出了不少社會民主派的政策和批評,而老牌右翼政黨竟然開始跟著唱起「居住正義」一類的自由派概念。當然,這並不代表國民黨開始向左轉或者民進黨將轉型成改良主義政黨,而是代表台灣社會的政治氛圍正在轉變。

    TW presidential election3

    過去數十年來,除了五零年代的台共以及解嚴初期的極少數左翼運動,左派力量以及論述在台灣基本上是缺席的。除了戒嚴的的血腥鎮壓、洗腦教育,八九零年代蘇聯、東歐史達林主義政權的解體與中國的所謂「改革開放」,都對台灣左翼力量的形成造成了不利的因素。而近幾年連續的經濟危機,隨之而來世界性的反抗浪潮,以及台灣本地貧富差距與各種問題都徹底摧毀了過去官方所建構的神話。

    我們看到大批曾經在媒體報導中被捧上天的「電子新貴」工程師們被資本家操到過勞死,而這些金字塔頂端的勞動者為了改善自己的勞動條件(也或許只是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竟然開始組織工會,另外醫師與教師也都正在討論是否該爭取納入勞基法保護。雖然這些事件對一般台灣人來說似乎非常超現實,但它們都是真的。即使是這些金字塔頂端的工人都面臨著嚴峻的勞動條件,其他各種職業的工人自不待言。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人階級中無可避免地提出了大量的改良訴求,而兩黨為了選舉所提出的改良政見,雖然隨著本身屬性有多少不同,但實際上只是反映了工人階級無望的現況而已。雖然社會的氛圍起了變化,但群眾顯然還沒有發展出明確的階級意識。少了階級觀點,我們只能看到一個一個帶著各種各樣個人特色的候選人和他們五花八門的政見。

    作為馬克思主義者,我們認為任何政黨與候選人所代表的並不只是候選人「個人」或「黨」的意志,而是社會上一定階級與階層的利益與意識形態。為了持續發展群眾的階級意識,我們必須對這次選舉及其意義提供左翼的觀點與分析。

    過去四年,國民黨藉前總統陳水扁弊案與選制改革之力,不但得總統之位,並且在國會取得絕對多數,行政立法權緊握手中,當然毫無疑問地必須對任內作為負起完全責任。現在,讓我們來檢視過去四年國民黨的執政成果。

    失業

    馬政府時期,即使已拋出大量就業補貼與公共就業方案,但年平均失業率卻也一度高達5.85% (2009年)。根據主計處2011年11月的數字,失業人數達到48萬,其中又以青年失業問題最嚴重,20-24歲勞動人口失業率達到12.49%。當然,這些都是經過粉飾的數字。馬政府用以美化數字的政策工具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22k、「立即上工」、「就業啟航」一類只能提供短期就業機會的政策,也包括以無薪假合法化隱藏失業人口、4+1方案將畢業生留在學校以免衝擊數字、以振興經濟為名趁機通過減稅條款等等。2008年,台灣放無薪假的人數一度逼近24萬人,但是這種獨步全球的「放假方式」卻不計入失業人口之中,難怪吳敦義院長會說想出無薪假的人「應該得諾貝爾獎」。勞委會的短期就業方案也十分令人玩味,以「黎明就業」計畫為例,勞委會預計提供一萬五千個公部門就業機會,但「工作期間最長為六個月」。政府大量提供這些雖然可以緩解一時失業之苦,卻不知道半年後該何去何從的工作,大批工人只能隨著政府官僚每年想出的不同「計劃」而在不同的短期工作中打轉。

    貧富差距

    2010年,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10.88%,為近年來最高一次,政府官員們一致拍手叫好稱成績亮眼,但一般人民看到的不是GDP年成長百分之十的亮麗前景,而是必須面對「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的窘境。2011年,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計入物價調整之後)只有34402元,再度倒退回十三年前水準,相信不論是白領、藍領的工人都很好奇我們的經濟成長究竟進了誰的口袋。儘管政府一再拿各種統計數字出來說嘴,馬先生也在辯論中強調「任內縮小貧富差距」,貧富差距仍然是台灣目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2011年12月,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多由先進工業國家組成)發表報告,警告其會員國貧富差距為三十多年來最高,最富有的10%和最窮的10%差距達到9倍,其中差距最小的是西北歐等國,約6倍左右,差距最大的國家是智利和墨西哥,超過25倍。那麼台灣的狀況呢?根據公平稅改聯盟依財政部統計資料所作的計算,台灣最富有的10%和最窮的10%在稅前的差距是28.36倍,稅後則是24.95倍。相信數字的對比已經十分清楚,不必多做解釋。雖然我們已經面臨這樣的困境,但馬政府依然減稅不遺餘力,從營所稅到遺產稅的大幅減免,都更加擴大了貧富差距。

    房價泡沫

    營建署去年十二月公布的數字顯示,2011年第三季,台北市整體購屋平均總價是2356.6萬,每坪62.2萬元。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達到14.3倍,意即台北市的平均收入家庭,要購買台北市平均價格的房子得耗去14.3年的收入。雖然比第二季的新高16.2倍為低,但依然遠高於過去水準,這樣的房價配上台灣人的薪資水準,除了荒謬之外似乎很難找到別的字來形容目前房價的泡沫,但這其實並不荒謬,投機與炒作是資本主義的內在邏輯。根據主計處的資料顯示,2010年台灣的空屋率達到19.4%,空屋達到156萬戶,即使不看統計數字,任何人只要親自到新北市周圍的那些新建案走一圈就完全可以理解目前的泡沫,資產階級經濟學者最喜歡講的供需法則與消費者決定市場等等空話在現實中完全瓦解,壟斷和投機成了唯一的教條。

    勞動問題

    台灣工人被資方壓迫絕對不是只在馬政府時期發生,而是從台灣邁入資本主義以來持續的情況。台灣工人經歷過各種各樣的打壓與毒害,從RCA女工到洋華、鴻海,無一不是赤裸裸的工資奴隸制。但是在馬政府時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般勞動者的痛苦,而是連過去曾被認為是高階工作,幾乎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工人的工程師以及台灣社會地位最高的醫生等等職業,都時常因為過勞死、中風或手術中昏倒等等情況登上社會版面,這些年輕的生命日夜勞動,直到資本家吸乾他們最後一滴血。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跟勞動條件,竹科工程師開始組織電資工會反擊資本家,而醫師更在2011年首次組團參加「秋鬥」,向社會發出怒吼。長久以來,大部分的台灣人總是拒絕受壓迫的工人階級的標籤,而稱呼自己是「中產階級」,試問當醫師、電資工程師都面臨「有錢也沒命花」、「沒辭操到死,沒死操到辭」的時候,到底還有多少人能稱呼自己是「中產階級」?

    而在一般勞動者方面,我們看到派遣、外包、約聘制的大量增加,使得一般白領工人幾乎很難找到穩定的工作。一般的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等著他的不是經濟獨立、實現夢想的人生,而先是一筆就學貸款,還有22k的薪水。政府一直以來對資本家違法的無視,導致大量白領工人加班不但不可能有補休假,甚至領不到加班費,獨步全球的「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已經不僅是在電子電機等產業才有,現在在各種行業都屢見不鮮。

    隨著貿易進一步去管制化,產業是否會大量外移還有待觀察,而新自由主義的去規則的雇傭就業發展、短期非正规就业和雇佣移工不斷增加,藍領工作機會也正在逐步減少當中,在低端行業重現血汗工廠模式。

    農民問題

    馬政府任內通過的「農村再生條例」和「土地徵收條例」都被農民團體稱為「滅農」條例,而台中中科及苗栗所發生的大埔事件,怪手強行闖入田中破壞作物和田地以利徵收等等行為,表明了政府為資本家服務的決心。為了興建科學園區,為了給資本家便宜的土地,原先生活在當地的農民以及農田只能是必須剷除的對象。當然,科技業對土地與農作物帶來的汙染更是無法估計,環評也越來越像是橡皮圖章。(關於土地徵收問題請見本期其他文章)

    馬先生四年來搞了些軍教課稅、米酒限價、ADSL降價跟健保鎖卡等粉飾太平,貌似關注民生;行政院長吳敦義對房價問題從「不能打房,人民的財產會縮水」,到「積極落實居住正義」,雖然貌似有些改變;但實質上各種政策背後的思維似乎和過去差異不大。譬如所謂為了「居住正義」而興建的「合宜住宅」,實際上就是過去「國民住宅」的翻版,商品售出之後就進入市場,繼續成為炒作的標的,過去台北市政府在精華地段興建的國宅無一倖免,國民黨為討好選民又不能擋人財路,只好故技重施。其他政策也和過去大同小異,不同的只是新的、漂亮的、意義不明的口號,譬如「居住正義」、「土地正義」等等。

    反觀民進黨,提出了不少看似進步的政策,譬如公立大學過半、托育公共化等等,乍看確實有歐洲式社會民主的影子,部分改良主義政策其實也是我們社會主義者爭取的。但是,進步的口號未必等於進步的政權。

    往昔民進黨打著「民主進步」旗號上臺執政八年,民進黨除了強推「優先發展經濟,社副暫緩」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公然背棄廢核環保等主張外,陳水扁家族官商勾結貪腐嚴重,堪與國民黨時期的黑金政治媲美。蔡英文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可曾身體力行推行過多少進步政策呢?

    我們必須仔細審視民進黨的政見。首先要看到的就是,在大量的公共開支背後,錢從哪裡來?打開十年政綱,在財政與稅制一項當中,只看到「合理化」、「改善」,卻不見稅制改革的具體目標。國民黨降的營所稅,民進黨有沒有勇氣調回來呢?國民黨給的租稅優惠,民進黨是不是能不給呢?當然,合理化、改善、加強財政管理能力聽起來都是對的,但請不要忘記國民黨將營所稅、遺產稅降低,實施產創條例等等租稅減免的時候,國民黨也宣稱他們在「合理化」、「改善」稅制跟投資環境,也別忘了民進黨(尤其是蔡英文本人)一再強調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性,期待民進黨大刀闊斧改革稅制,實際上是緣木求魚。

    國民黨的階級屬性似乎沒有討論的必要,不論是解嚴前還是解嚴後,國民黨始終是保守的資產階級政黨。我們完全同意這個政權應該被打倒,但問題是由誰來打倒。民進黨曾經擊倒過國民黨,不只一次,而民進黨任內最大的成就則是向人民證明,自己和國民黨一樣是個資產階級政黨。九零年代民進黨向議會路線的過渡不只是所謂「街頭路線vs.議會路線」之爭,而是民進黨拋棄過去工農運動的開始。國民黨對台灣的泛左翼來說,向來是個大魔王一般的存在,但我們必須指出,國民黨的作為也許看起來真的像大魔王,但真正的問題不是國民黨作為一個統治集團,而是背後的資本主義。資產階級永遠可以創造下一個馬英九、吳敦義或是蔡英文、蘇嘉全,不管台上插的是車輪旗還是台灣旗,不管國號叫做中華民國還是台灣共和國,都是資本家的國,資產階級的政黨輪替不過是一場戲。

    我們社會主義者認為,國民兩黨任何虛飾性的改革都不能真正解決普通群眾的民生,要實現社會的根本改變,必須要根本性的廢除資本主義制度。而首先需要立即從對大型企業公有化與民主控制開始,除非經濟能被工人階級民主控制,否則所謂的福利國家只能是短暫的泡影,歐洲過去的改良主義實驗已經給了我們太多悲慘的例子。

    我們正處於人類歷史以來最大規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邊緣,歐債與中國泡沫尚未完全破裂。隨著危機的擴散,失業潮與各種衝擊將接踵而來。不論是台灣還是其他國家,現在以及不久之後的未來都是發展左翼運動的契機,左翼青年決不能丟兵棄甲投靠披著改良主義外皮的資產階級政黨。工人與青年們該積極組織起來建立真正獨立的群眾性工人政黨才能夠真正改變現況。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