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現時食安問題,就要結束私人財團生產食品的模式
工人國際委員會(台灣)
九月初,屏東的一位老農因為看不下田地附近的地下工廠,排放出來的惡臭、噪音還有廢棄油漬,由於屏東縣環保局相應不理,只能自行蒐證,最後向台中警方舉報,才終於在台中警方行動下,查獲這間劣質油廠。而採用這間油廠產製出的劣質油品的,包括了頂新集團等大型食品企業。連同2013年混參銅葉綠素橄欖油,及今年稍後的飼料油事件,頂新集團在一年內被查獲了三次重大疏失,三次都是因為劣質的廉價原料造成的。降低成本是維持利潤或是提高利潤的基本手段之一,不管是藉由大量生產壓低原料進價,還是進用價格更低的原料,這是現今資本主義市場的運作法則,只是頂新集團將此做到了極致。
財團霸權
從近來這一連串的食安事件,雖然頂新集團前董事長魏應充已被收押,不過這是頂新集團行事以及公關操作上過於粗糙,並且是仰賴屏東老農個人鍥而不捨的堅持,才能將這些勾當曝光,當中層層環節,如果有一件錯失,黑心油我們可能還得再吃上十年二十年,無有終期。
而另一個更龐大,事業旁根錯節深入台灣各個角落,同時合理懷疑也是此道箇中高手的統一企業集團,依然紋風不動。我們可以看見財團在政治,在媒體、在法律上的巨大影響力,我們甚至可以說國家是財團的禁臠,媒體是財團打手,法律為財團服務。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食品良好作業規範(GMP)如空氣般存在,消息傳聞跟到統一企業就會嘎然而止,之前的食安事件,明明是欺騙大眾的眾家財團,會列在受害人席次上。原來人民會吃到黑心食品,都是他們的錯啊。
小農食安並非根治之道
台灣目前有許多朋友正在努力推廣選用在地食材,自己下廚替代外食,支持當地小農,甚至更進一步,推動合作社,青年返鄉等不同於全球化思維的工業化食品、大資本農場模式。而且自己下廚必須有時間自行烹煮,對高工時的勞動大眾可能不是這麼容易,更何況自己烹煮需要有廚房等進行的空間,在外租屋的朋友不見的能有這個空間。由於有機耕作產量較低,有機食材價格高昂,這對受到財團剝削的而經濟上沒有太多餘裕的勞動大眾來說,是奢侈的享受。而合作社模式發展到最終仍得面對大資本的市場邏輯。在資本主義下,尤其是今天的壟斷局面,合作社的經濟模式只能佔整個經濟體的極小部分。
要解決現時食安問題,就要結束私人財團生產食品的模式,因為私人財團利求利潤往往不擇手段,又能窺避法律監督。因此,只有將食品生產公司民主公營化,由生產者及消費者民主管控,才能解決問題。
工國委台灣認為關於頂新食安事件:
- 由消費者成立獨立調查會議,討論及實施食安檢察各項措施
- 要求頂新味公司賠償受害群眾
- 食品將頂新味全公司民主公營,由消費者及生產者民主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