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嶺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台灣)
藻礁公投引發關於空污的討論,揭穿了倡議能源轉型的民進黨政府與國民黨沒有根本分別。破壞藻礁的中油,同時在高雄大林煉油廠荼毒民眾的呼吸道、還企圖迫遷居民;而在石化業資本家的壓力下,民進黨反悔拒絕提高大社工業區空污管制,且刻意分化群眾團結,企圖使南部居民將對空污的憤怒轉嫁到護藻礁抗爭者身上,以減緩選情壓力、削弱群眾鬥爭。
空污元兇
在高雄,大林蒲與鳳鼻頭一萬九千多位居民從1960年被臨海工業區包圍至今,800多只煙囪排放硫化物含量全台最高的氣體,近3 年已逾21人死於肺癌等空污疾病。2016年民進黨上任後利誘居民接受遷村,但遷村預定地卻有更多汽機車排氣。
取而代之是韓國瑜和陳其邁在任時都推動的「新材料循環園區」,看似是項環保產業,實將耗資600億興建7成是污染性事業的工業區。何況回流入主該項目的台資,超過58%曾在兩岸排污受罰。其實,全台逾614萬噸工業廢棄物,超過五成是可再利用的,但循環回收技術就像綠能一樣被逐利失序的資本主義擋在門外。氣候危機迫在眉睫之際民進黨屈從財團,空談緩不濟急的「能源轉型」(2025綠電佔兩成),宣傳「燃氣」這種排放更多溫室氣體的假折衷方案。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全球平均綠能發電率在2020年首季已佔28%,而全球必須在2050年前將綠能發電率提升至80%,才可有效緩和危機。蔡政府即使達標仍遠落後於全球進度,遑論解決危機。所謂「能源轉型」只是用以麻醉群眾危機感的宣傳,從而掩蓋科學家響起的警號聲。環運不應附和此等宣傳,幻想可在現制度內監督完善「轉型」過程,而需主張徹底的制度變革。
台灣以至世界需要的是一場「能源革命」。只有將處在各種污染風險下的工人與市民團結在行動中,並打造出與資本建制決裂的群眾性左翼政黨,以群眾運動的力量奪取控權,才可能迫使企業吐錢更新設備、重整產線並處理污染。我們並不相信政府環評會等假監督機構,只有將工業產業民主公有化並由工人階級接管,以民主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才能創造真正以環保而非利潤為目的的綠色產業,並解決這場可招致人類滅絕的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