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More

    台灣政府企圖在墮胎權問題上大開倒車

    蘇學嶺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

    台灣從未將墮胎除罪化,遠非所謂「進步」國家,甚至政府還要試圖進一步令這一權利倒退。去年10月29日,法務部預告修改刑法,針對墮胎及提供墮胎服務的醫護人員提高罰金。政府不但不推動女性墮胎權全面合法化,甚至要提高罰金上限從三千到八萬元。這激起許多青年與女性廣泛輿論反彈,於是法務部在11月5日撤回預告平息眾怒,但這只是回到惡劣現狀,刑法仍在控制子宮、墮胎仍可被處以有期徒刑和罰金。法務部揚言還要「衡平對胎兒的保護」(反墮胎權慣用語),可見政府仍可能再嘗試出擊。台灣對女性生育權的這一攻擊,是全球趨勢的其中一環——墮胎權正受到右翼機構與政府的猛烈攻擊。

    在現行法律下,女性必須在懷孕24週內提出墮胎意願,即使在這期間,人工流產也只在特定情況合法:胚胎畸形、懷孕危害健康、因強暴懷孕,或影響心理與生活等。未成年人更需要父母同意,而最後一項理由甚至需要配偶同意。《優生保健法》的這些規定,顯然剝奪女性身體自主權,使得因家暴受虐、遭受性暴力,或是出於個人意願而墮胎的女性,仍然面臨法律制裁的威脅。所有墮胎必須在缺乏完善匿名保護的醫療機構進行,過程中還常遭受父權體制的重重阻撓,導致許多女性被迫放棄墮胎。懷孕超過24週後,除非是為了模糊不清的「醫療行為」,否則無論女性意願如何都不得墮胎;由於法律界定模糊,哪怕醫生認為繼續懷孕可能導致孕婦健康生命受到危害,但由於害怕觸法,在很多時候醫生也不敢執行人工流產。顯然這些墮胎限制不是為了保護女性。相反,這些限制是為了維護父權秩序(女性服從男性控制),而這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其中一個支柱。

    藍綠白眼中的生育機器

    儘管藍綠白似乎都同調地譴責法務部來博取民意支持,但他們只是動動嘴皮子說廢除墮胎罪,而完全沒有下文。法務部維持墮胎罪的理由是「非法墮胎有害民族繁衍並影響國家競爭力」,這種「國家」提法與中共等專制政權所使用的話語驚人地相似。這暴露了台灣政府只是把女性當作生育機器、而非把她們視作有尊嚴和自主權的個體。而導致台灣在2024年的生育率降至全球最低的是惡化中的民生危機,根據統計,收入不足、房價高昂、過勞工時,是基層勞動者不想生小孩的前三大原因。藍綠白依附於財團,無能也不願挑戰資產階級利益、建設公共服務與就業保障,因此他們為了護航財團,為生育率低下尋找藉口,將女性生育自主權當作代罪羔羊。

    保守勢力向來自稱「尊重生命」,但不會管孩子出生後是否有安身立足的環境,最終只是讓資本主義釀造更多家庭悲劇,逼迫更多女性踏入產後缺乏生活保證與心理支持的處境,根據一項美國加州大學研究,被拒絕人工流產的婦女,更容易遭受長期貧困、家暴、致死的產科併發症,甚至長期的身心創傷。保守團體還鼓吹以「國安」名義控制子宮,主張是墮胎造成少子化,呼應親資媒體稱少子化造成退休制度破產和經濟衰退,一搭一唱為資產階級的撙節政策護航。

    由保守高層控制的輔大醫院,在其醫學倫理指引中公然寫著協助性侵受害者的程序「不應該包括墮胎」,同樣情況的協和婦女醫院在臉書發文稱「墮胎違法」因而不執行。在其它醫療院所,基層醫護儘管同情尋求墮胎的女性,但在現行法律下也會受到資方高層壓制。這意味著要建設捍衛墮胎權的群眾抗爭,也需要連結到建設醫護產業工會鬥爭,才有足夠力量挑戰醫院管理層和整個制度的壓迫。

    全球統治階級攻擊墮胎權愈加猖狂。親資中共竭力想維持勞動力規模,從過去一胎政策時迫使很多女性多次墮胎,180度轉向「減少非醫學需要人工流產」並減少避孕用具供應,以變相限制墮胎;美國一度保障全國墮胎權的羅訴韋德判例也在2022年被推翻,許多州淪為全面實施墮胎禁令。資本主義把照顧小孩的責任推卸給個別家庭,同時又要家庭產生新一代勞動力,因此在生育率持續下跌之際,統治階級只會轉向打壓墮胎權,除非有足夠強大的群眾鬥爭,爭取女性權利、推翻資本主義父權壓迫。

    我們主張:

    • 支持醫護業和全體勞動者抗爭,透過工人運動推動墮胎除罪化。
    • 公有化醫療產業,提供免費的匿名諮詢、墮胎藥物與醫療服務。
    • 要群眾鬥爭,為優質且可負擔的公共醫療、住宅、托育、長照、教育而奮鬥。向富人徵稅,將大企業與銀行收歸民主公共控制。
    • 群眾團結鬥爭,建設工人政黨,反對父權資本主義,建設民主社會主義,從而真正消除性別壓迫。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