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
More

    阿根廷:極右翼米萊中期選舉確保勝利——投票率創1983年以來最低

    建設工人抵抗力量與社會主義替代方案

    Marcus Kollbrunner 自由、社會主義與革命(ISA巴西)

    (本文首次發表於2025年10月28日)

    阿根廷極右翼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憑借兩極化政治格局及特朗普的助力,於10月26日周日的中期選舉中率其政黨「自由前進黨(La Libertad Avanza)」意外獲勝。特朗普對此評論道:「他得到了我們的大力支持,我曾力挺過他。」

    此次選舉標誌著「中左翼」庇隆主義者的策略的失敗——他們行動上綏靖、政治上軟化。儘管他們在9月7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選舉中擊敗米萊的政黨,卻未能動員其選民。本月選舉創下1983年獨裁政權終結以來最低投票率。

    米萊將試圖利用選舉結果以重啟對工人與貧民的攻擊,但儘管美國財政部直接提供了新一輪巨額救助資金,暫時推遲了新一輪貨幣危機,阿根廷經濟深層問題仍在不斷累積。正如我們在米萊執政前兩年所見,這些攻擊將遭遇抵抗,但運動需要提升到新高度才能真正阻止他的攻勢。

    米萊於2023年末就任,執政首年便推行了一系列攻擊性政策——大幅削減公共開支、養老金、交通取暖電力補貼,同時放開租金管制、打壓勞工與民主權利,並將國營金屬企業IMPSA等國企私有化。

    他的執政首年雖遭遇基層抗爭,但庇隆主義主導的工會官僚機構卻壓制鬥爭,甚至在總罷工成功後宣佈「休戰」。抗爭在今年持續,4月再度發起總罷工。然而此次行動仍未形成持續抗爭、並升級以推翻米萊的計劃,反而淪為釋放壓力的安全閥。選舉結果表明,將鬥爭引向「安全」選舉渠道的企圖已然失敗。

    米萊在去年及今年初的民調中始終保持較高支持率。關鍵因素在於其抑制通脹的計劃看似奏效——年度通脹率從去年逾200%降至9月的32%。這建立在極端緊縮基礎上:抑制公共支出與私人消費,同時試圖逐步下調阿根廷比索對美元的官方匯率。

    經歷兩年GDP萎縮後,去年末阿根廷經濟開始復蘇,相較2024年的谷底,初期數據表現搶眼。國際資產階級媒體和資本市場更掀起大規模宣傳攻勢,吹捧米萊政策以及其對勞動人民的攻擊,甚至有人宣稱阿根廷經濟增速將超越中國。

    問題頻出的一年

    但2025年對米萊而言也是禍不單行的一年。執政首年,即便在國會僅有少數支持者,他仍借助部分「反對派」及各省州長的協助,成功推行了多項政策。然而今年他在國會多數投票中落敗。經濟復蘇勢頭開始減弱,第二季度GDP再度下滑,第三季度很可能繼續下行,這意味著阿根廷重陷衰退。儘管仍遠低於近年水平,但月度通脹率已從5月的低點1.5%攀升至10月的2.7%。

    數起腐敗醜聞也使米萊的支持率開始下滑。2月他曾力推一種加密貨幣,後被證實是騙局。8月,其妹卡琳娜·米萊(Karina Milei)被指控利用政府要職收受賄賂,為殘障人士藥品合同提供便利。10月,米萊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議會選舉中的主要候選人埃斯佩爾特(José Luis Espert),因涉嫌收受毒販資金而退出競選。

    今年以來,米萊竭力阻止阿根廷貨幣比索暴跌——此前,官方匯率曾通過800%的貶值與市場匯率接軌。若比索貶值過快,將在這個美元化的經濟體系中再度引發通脹。米萊在競選中承諾推行經濟美元化。該計劃本應通過漸進式貶值實現,但貶值速度卻落後於通脹。這導致比索實際升值,一方面使阿根廷商品價格上漲引發貿易逆差,另一方面促使有能力消費的人群囤積美元而非消費。貿易和經常賬戶赤字意味著,美元流入經濟體的唯一途徑是通過貸款。這些矛盾及其他經濟問題正威脅著引發更多資本外逃和比索貶值。

    因此,阿根廷和米萊並未上演「成功故事」,而是使我們看到政府不得不依賴新的緊急貸款來維持儲備以捍衛比索價值。今年早些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意提供200億美元新貸款,世界銀行則追加100億美元支持。

    但米萊的政黨在9月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選舉中以近14%的差距敗給庇隆主義者後,美元匯率再度下跌,政府儲備告急。此時特朗普出手拯救了他的右翼盟友。

    特朗普力挺米萊

    10月6日,就在米萊以搖滾演唱會形式(自己擔任主角)發佈新書《奇跡的構建》之際,其經濟部長卡普托(Luis Caputo)正在華盛頓為一種現實的「奇跡」四處奔走。

    美國財政部直接在市場上購買比索,並於10月20日簽署協議,以貨幣互換形式提供200億美元貸款,該額度可擴至400億美元。特朗普明確表示,條件是米萊在選舉中獲勝,「否則我們退出」。

    美國在阿根廷有何利益訴求?特朗普將裙帶資本主義推向新高度,米萊始終是其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政治盟友。南美洲更是中美爭奪地緣影響力的重要戰場。特朗普在評論大選時強調:「我們正與南美眾多國家保持密切合作,南美地區是我們的重點關注區域。」

    2020年阿根廷與中國達成180億美元貨幣互換協議,其中50億美元於2024年啟動並續簽至2025年——哪怕米萊競選期間曾稱中國為「刺客國家」。因此核心訴求是用美元取代中國的援助。

    貿易關係上的爭端也凸顯了特朗普政策的矛盾性——他隨時準備出賣任何支持者。特朗普聲稱計劃將阿根廷低關稅牛肉進口配額提高四倍,試圖壓低牛肉價格並幫助其盟友,此舉引發美國農民抗議。阿根廷還成為中國大豆的替代來源——此前中國曾大量採購美國大豆。

    阿根廷也擁有重要自然資源:瓦卡穆爾塔(Vaca Muerta)頁岩氣田蘊藏全球第二大頁岩氣儲量及第四大頁岩油儲量,其鋰礦儲量佔全球已知儲量的20%,而鋰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至關重要。

    正如特朗普一貫的作風,戰略利益與個人利益緊密相連。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披露,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朋友——對衝基金經理們,正因在阿根廷投資的資金面臨虧損而焦慮不安。因此,這筆「援助」阿根廷的貸款還附帶了額外好處:確保有足夠美元為他們的資本外逃提供資金!

    歸根結底,米萊所做的不過是緩兵之計。沒有根本性經濟問題得以解決,外債仍是定時炸彈。阿根廷第二季度結束時外債創歷史新高,達3050億美元,其中積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50億美元。

    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特朗普都期待米萊加大力度推進私有化、削減開支和廢除勞動權利,而他對此樂此不疲。儘管他尚未在國會獲得多數,但目前已佔據三分之一以上席位,這使他有能力阻止國會推翻其否決權。

    但正如其執政期間所見,工人與青年將發起抵抗。從這個意義上說,選舉的積極成果在於 「工人左翼陣線-團結(FIT-U,由4個托派政黨組成的聯盟)」獲得近90萬票,贏得眾議院3席,並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斬獲9.1%的得票率,成為該市及該省第3大政治力量。然而,FIT-U仍難以突破選舉聯盟的局限,難以在實際鬥爭中發揮有效作用。社會主義者的挑戰在於:建立能夠掙脫庇隆主義工會官僚桎梏的運動,以社會主義綱領為武器,突破危機深重的阿根廷資本主義困境,為構建強大的拉丁美洲社會主義替代方案奠定基礎。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