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
More

    中國學生雙休難題:社會主義者怎麼看

    朱䴉 中國勞工論壇

    目前中國的高中雙休實際推行起來很大程度上仍是鏡花水月,即使在今年2月開始各地政府紛紛要求雙休,時隔僅1-2個月很多高中又恢復到更少休息的舊制度(極端情況甚至一月一休)。在中共填鴨式教育之下,不願貫徹雙休的不單是追求升學率的學校,也有寄望孩子通過高考改變人生的廣大家長群體。必須注意到,這種聲音同學生和老師渴求雙休的心願其實殊途同歸,都牽涉到資本主義制度下教育的不平等(中國並不例外),以及廣大群眾想藉由升學擺脫「低技能」崗位惡劣前景的焦慮。

    家長們的擔憂

    家長們的擔憂無疑是真實的,雙休之後,杭州某班級80%學生參加校外補習,費用漲至500元/小時。一位農村母親道出了真相:「我們連補習班都報不起」,雖然補習規模通過行政手段大幅度縮減了,可教育不公卻進一步拉大了。消費水平最低和最高的5%家庭,補習率分別為7.5%和54.3%,雙休後貧困學生本科上線率下降12%,富裕學生卻反升8%,說明在現行制度下窮苦家長其實別無選擇,如果不想看著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競爭中落敗,就只能寄希望取消雙休來稍微拉平起跑線。但必須澄清,補課的泛濫,跟雙休關係不大,即使尚未普遍落實雙休的2018年,中小學生的校外補習率也達到47.2%。根本上是由於考試內卷,往往一分之差就會淘汰上千人,難怪家長們會感到不安,難怪學生們要不擇手段來提高分數。

    同樣真實的是,中國學生長期處於極端高壓之中。高中生平均睡眠僅6.5小時,大部分中國中學生早上六點就得起床,晚上十點半才能下課,週六晚上放假,周日下午又必須返校,一天假期被分割為兩半。這些苦果圍繞應試體系展開:公立學校升學率是重要指標,影響各種評定甚至是財政撥款,關係到未來發展;私立學校直接受市場支配,好成績是立足之本。無論哪邊都奉行分數至上主義,學生在這裡成為野心家和商人的墊腳石。

    嚴酷學習環境的背面是高發的抑鬱和自殺、溫和或激烈的反抗,中共宣佈減負減壓部分是出於害怕前者(不利於勞動力健康成長),主要則是出於嚴防後者。今年「李老師不是你老師」團隊的問卷揭露出的2500所學校當中,44.1%有過自殺案例。一月興化三所高中、數千名學生發動的抗議,更直接與當局進行鬥爭,迫使校方取消原定費用高昂的寒假補課計劃。即使如此,中共也向來是說一套做一套,早在1995年中小學生雙休就寫進了政府文件,但直到今天仍沒有任何硬性政策出台。

    競爭性教育制度根植於中共資本主義。2023年中國財政教育支出僅佔GDP的4%(低於印度、巴西等國),完全是短視和利潤至上在發揮作用,過去三十年間,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希望有大量的中低學歷廉價勞動力,這就意味著為了資本家們賺取超額利潤,「低技能」勞動力必須面臨極高工時低工資、缺乏社會福利保障,更是沒有任何工會權利。在看不到替代出路時,即使最終還得有人成為基層勞動者,廣大學子(及其家長)都希望自己能夠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為此被迫進入高強度、盲目內卷式的機械學習。

    血淚校園和血淚工廠

    血淚校園和血淚工廠其實是一體兩面,教育服務於意識形態再生產,因此如果仍然侷限在當下資本主義制度,即使普遍實行雙休,也不過是將受教育資格、以及更體面就業機會拱手相讓。

    學生們需要有權充分休息。但雙休困局背後有著教育不公,以及對於未來就職前景的焦慮。

    社會主義者主張:

    • 學生和教師、家長民選代表民主控制校園,監督課程和放假安排,包括雙休的推行。
    • 朝億萬富翁和大公司收重稅,確保足額的大學與職業教育名額。
    • 所有就業崗位無論「技能」高低,都需要體面的工資與工作條件,從而打消學生與家長對於未來的焦慮、不再需要在求學期間玩命內卷。工人需要建立獨立工會爭取自身權利。
    • 為了實現這些訴求,就必須終結中共獨裁資本主義!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