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as Brännberg ISA瑞典
(本文首次發表於2025年8月20日)
特朗普與普京在阿拉斯加的會面並未促成烏克蘭停火。在一周前威脅要對俄羅斯徵收強硬的「二級關稅」之後,特朗普的態度卻完全反轉,在會晤後說,是否會有和平「取決於澤連斯基」。
與普京會面後,特朗普又與歐盟和烏克蘭方面會晤。然而,每天在戰爭中生命受到威脅的數百萬人在這些會議中卻毫無發言權。
阿拉斯加峰會是否如歐洲的媒體和政客所說,是普京的「勝利」?
事實上,在持續進行的帝國主義權力爭霸中,在戰場上無法贏得的東西,在談判中也無法贏得。儘管特朗普希望將美國的軍事和經濟資源從烏克蘭戰線轉移到對抗中國上,但普京並不抗拒繼續進行著他所認為順其心意的戰爭。歐盟領導人從根本上說也同樣虛情假意——他們希望烏克蘭繼續打「他們的戰爭」,以捍衛歐盟的權力、影響力,並最終捍衛歐洲億萬富翁在該地區的利潤。
作為和平的交換條件,普京要求獲得頓涅茨克的大片土地,那裡有著重要的礦產資源和烏克蘭的防線。對於特朗普來説,普京能在和平協議中取得領土與聲望兩方面的勝利,但只要能讓美國在對抗中國時更加得心應手,那就並非是一場災難。即使在厭戰的烏克蘭民眾中,「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和平」的情緒也在蔓延。對於受到壓力的歐洲資產階級而言,這將是展示他們虛弱的又一個跡象,而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掩蓋。
特朗普不再談論停火,而是開始談論和平協議,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特朗普正在屈服,因為普京將繼續針對平民發動「绞肉機」式攻勢和無人機的恐怖襲擊,以作為未來談判的施壓手段。實際上,這表明普京相信在緩慢的攻勢中犧牲更多士兵可以「贏得更多」。按照目前的速度俄羅斯需要100年才能贏得戰爭,但這場戰爭據稱已有一百萬名俄羅斯士兵陣亡或受傷。由於無人機攻擊的急劇增加,6月喪生的平民人數創下自戰爭開始以來的新高。
歐盟領導人是否在捍衛烏克蘭的利益與獨立?
歐盟各領導人只會捍衛他們自己的利益。就像他們在大幅削減福利時對他們自己的人民漠不關心一樣,他們也同樣對烏克蘭的工人、士兵和家庭漠不關心。
根本原因在於,歐洲資本主義集團已長期被削弱,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將更進一步地削弱他們在東歐「後院」的勢力。這場戰爭正被歐洲集團利用來在不動用他們自己的士兵的情況下打擊俄羅斯,發展新的殺傷性武器,並進行意識形態進攻:打破自二戰以來主導歐洲的反戰情緒。
所謂「團結一致的烏克蘭」其實並不存在。澤連斯基代表著烏克蘭資產階級:他正在試圖代表烏克蘭寡頭,說服特朗普購買烏克蘭的無人機。他還正在將3000家國有企業私有化,而工人的集體談判協議已被廢除,工會也正在遭受打擊。
談判是否能夠帶來和平?
雖然普京和西歐各國對和平都不是特別感興趣,但某種形式的停火或和平協議仍有可能實現。俄羅斯在戰場上占據上風,但是該政權已被日益嚴重的經濟隱患削弱,并且可能已經得出結論、認為目前可能不會有更大的進展。如果特朗普兌現其停止供應武器的威脅,歐盟也無法在軍事上取代美國在烏克蘭的角色。然而,如果戰爭繼續下去,美國不太可能完全撤回支援;更有可能的是,特朗普會迫使歐洲付出代價——這對歐洲的領導人們來説將會是又一次的羞辱和削弱。
安全保證的承諾能夠阻止新戰爭嗎?
據說,由英法兩國召集的「志願聯盟」已承諾,如果達成協議,他們將向烏克蘭派遣一支5萬人的軍隊,並在某種程度上得到美國的支持。聲稱這些士兵或其他保證將意味著「長期和平」,就像在說軍事建設能確保和平一樣空洞。如同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基地一樣,這些士兵會被拿來效力於派遣者的利益。今天全球範圍的軍事建設源於大國之間日益加劇的競爭,正如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所寫,「戰爭無非是政治以另一種手段的延續」。歐洲的軍事建設進展最為迅速,這顯示今日各國領導人正在為新的戰爭做準備。
反戰運動的出路何在?
如果人們了解戰爭的起因是國際性的,並且與帝國主義的權力爭霸密切相關,人們也就會理解,解決方案也必須是國際性的,並且會聯繫到反對帝國主義的爭霸。目前的談判是否能夠達成停戰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如果能夠達成停戰,當然會受到前線雙方的工人和士兵的歡迎。
在帝國主義重新武裝的情況下,戰爭的這種暫停隨時都有被打破的風險。我們必須拒絕各大國不顧不分國籍全體工人的情況下進行談判。相反,我們必須自下而上地建立反戰運動,反對一切帝國主義、重新武裝和佔領。要求所有外國軍隊撤出,並爭取所有國家在一個以人民需求為主導、而非以各大國的權力利益和億萬富翁的利潤利益為主導的世界裡面,享有自由和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