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在311反核大游行之后

环保运动必须连结反资本主义的运动,必须依赖群众性的自下而上的行动,才可能深刻而实际;只有当人民夺回对能源、经济和社会的掌控权,资本主义对于环境的压迫才能消除

懒河 社会主义者blog

游行概况

2012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灾一周年,由台湾绿色公民行动联盟主要发起,串联台北、台中与高雄的大型游行与祈福晚会,大声了喊出「告别核电!核电归零!」的口号,希望台湾人民重新思考零核电的可能。在台北有五千多群众参与,在台中和高雄各有千余群众参与。

台北场次在龙山寺集合,经西门町、台北车站馆前路至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主会场,游行队伍中除了台湾环境保护联盟、荒野保护协会等环保团体参与之外,像是主妇联盟、台湾人权促进会、国际劳工协会、人民民主阵线、绿党与辅大黑水沟社等非政府组织、社运团体、政党与大学异议社团也一同加入行列,而令人注目的是,饱受核废料恐惧压迫的达悟人也穿着传统服饰远赴首都台北表达对核废残害他们家园三十年的愤怒。

核电在台湾

a. 险恶先天环境

身处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交界地带的台湾岛,本身即是在两大板块长期互相挤压下形成的蕞尔小岛,频繁的断层活动不时轻轻颤动着土地,而长期蓄积能量有时则突然一瞬错位撼动整个岛屿,造成许多建筑崩塌人们伤亡,在这样的先天地理构造上,三座核能电厂分别坐落在北台湾的石门、金山与南台湾的垦丁等海岸线旁,兴建中的第四核能电厂则坐落在台北贡寮,其中石门、金山厂分别距离台北市仅28、22公里之谱,若以去年福岛核灾30公里疏散范围来看,如果北台湾发生地震或海啸而遭致核灾的话,作为首都的台北市将受到无法想像的巨大灾害冲击,南北纵长仅约四百公里的小岛也将笼罩在辐射阴影之下。

b. 随石油危机而来的核能电厂

台湾经济早期以农业生产为主,后在国民政府经济政策之下,从早期1960年代的加工出口区轻工业,1970年代推动十大建设后发展钢铁、石化等重工业,到1980年代催生高科技产业聚落科学园区的大肆兴建,产业结构在这样的发展过程里逐渐由高耗能工业主宰,对于能源的渴求连带越来越高,而电力来源渐从早期水力发电为主转至以火力发电为主。然而,台湾本身缺乏能源矿产,必须仰赖从国外进口发电燃料,在这样的处境下,1970年代因中东战争动荡导致的石油危机时,国民政府为了确保产业能获得稳定的能源供给与未来发展,台湾第一座核能电厂于是在1970年被列为政府十大建设之一。台湾首座核能电厂的蒸气系统采用美国奇异公司(GE)所承造的沸水式反应炉架构,汽轮发电机由美国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承造,装置容量1272百万瓦,后于1979年正式商业运转。

后来兴建的核能电厂二、三两厂则并入1980年代的十二大建设计画之中,其中核二厂采用奇异公司沸水式反应炉、西屋公司的汽轮发电机组,装置容量1970百万瓦,1981年开始商转,核三厂则为西屋公司轻水型压水式反应炉、奇异公司汽轮发电机组,装置容量1902百万瓦,1984年开始商转。

三座核能电厂的主要机组都是美国奇异公司与西屋公司贩售。这并非是巧合,而是必须放在二战后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的东亚防线下来理解,早期美援巩固了台湾作为美国帝国主义在亚洲与中国共产党史达林主义势力敌对的模范生的地位,而19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则是美国核能产业资本植入台湾的绝佳机会。

c. 昂贵的核四拼装车

而位于台北龙门的第四核能电厂,在1980年便已提案,反应炉为美国奇异公司的进步型沸水式,汽轮发电机组则由日本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HI))制造,然而经1986年乌克兰发生车诺比(Chernobyl)事件后暂缓,1992年预算结冻,1999年正式动工,2000年民进党政府宣布停建,隔年在立院反对压力复工,至今仍在兴建中。最近,台电再提追加预算563亿元新台币,如果追加成功,将是第四次最追加预算,累计兴建经费将达3300亿元新台币,以所规划装置容量270万瓩计算,每瓩建造成本高达4000美元。

去年七月底,原能会召开的核四安全监督委员会会上,曾参与国内外许多核电厂计画的核安委员林宗尧发表了〈核四论〉,详细指出核四兴建过程的诸多结构性问题, 从台电擅自变更设计;工序紊乱,设备过早到厂而至台风严重泡水;原先的统包规划改成分包给数十个不同包商承做,导致诸多设备介面高度复杂化;包商施工品质低下;到试运转程式由毫无经验的人员与主管计画拟定…等,负责监督核能建厂安全的原能会更对台电强硬指出核四可以停工了。

d. 便宜工业电价与雨露均沾的民生电价

台电说,核四如果停建,加上使用年限将到期的其他三座核能电厂一旦退役,电价将从每度2.62元新台币飙涨至每度4元新台币,然而,正如前所述,台湾电力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确保稳定供给产业用电为主要目的,电价必然以支持产业发展为目的设定标准,因而我们要问的问题并非单纯在电价上面打转,而是必须就产业用电本身的需求结构及其与民生用电两者之间的电价差异两点提问。

据台电网站公布的2010年世界34国电价比较表,台湾民生电价为每度2.7606元新台币,工业电价为每度2.3649元新台币。自1983年至2005年电价并无调涨,直到2006年和2008年因发电燃料价格上涨才分别调涨5.8%与25.2%, 民生与工业电价排名分别为第二及第四低,在这能源几乎完全仰赖进口的海岛国家,能有如​​此便宜的电价着实不可思议,表面上看来政府似乎为减轻人民生活负担而自行吸收国际燃料市场波动所增加的发电成本,然而,再仔细看看各国的民生电价和工业电价,我们会发现工业电价普遍较民生电价便宜许多,而这不外乎是各国为使自身工业资本在其发展过程中能负担较低用电成本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势竞争的结果,而长期以出口导向的台湾产业政策必然需要有持续而稳定的廉价能源供给,在这样的脉络下,民生电价势必不能太贵因而雨露均沾。

然而实际上,在这样的补贴政策之下,台电年年亏损百亿,而拥资本额3300亿元的台电,截至2011年底累计亏损已达1179亿元。近日,经济部长施颜祥在立法院委员会表示,因近年发电用的燃煤、天然气等燃料价格飙涨,发电成本不断上涨。如果台电持续亏损的话,预计到五、六月,亏损金额将达台电资本额的一半,如果不适当反映发电成本的话,明年将面临破产的威胁。就在作者撰稿的当天,政府拍板定案电价将于五月及十月分两阶段调涨,民生用电分涨7.2%,加上工业用电,平均涨幅达20%到25%。据统计,工业用电占总体用电量53%,民生用电不过18%,而台电之所以年年亏损正是因为长期补贴工业所招致的恶果,一来台电作为国营产业将全体纳税人的钱倒贴私有资本企业;二来政府的产业政策错误地促进了低产值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的能源需求不断的上升。

因此,废核电电价就会上涨本身是个假议题,真议题是资产阶级政府不断盗走人民的财富以补贴追求利润的产业的电价政策,必须同时指出这问题才能不被台电恐吓,废核诉求才能深刻。

e. 兰屿的黄色桶子与阶级压迫

标榜洁净低碳发电的核能电厂一直是各国政府梦寐以求的发电方式,特别在近年来大众对全球暖化议题与日益严峻的气候变迁现象的高度关注之下,政府更在推动上获得一定助力,然而,核电神话其中始终模糊的一部份是,那些与核废料生活一辈子的人们在物理与心理上承受了多大的威胁恐惧,而在台湾被人们遗忘的一群则是与核废料比邻生活已三十年的兰屿达悟人们。

今年2月20日兰屿人第四度发起了「驱逐恶灵」行动,游行聚集在核废料储存厂前,要求政府实现立即迁出核废料的承诺及提出永不续租土地的诉求。从1982年第一批核废料登陆兰屿至今已30年,1989年第一次「驱除恶灵」,1995年「一人一石」阻挡由台湾出发、运输核废料桶的「电光一号」,到1996年成功封港,此后兰屿核废料贮存场不再运入核废料,而台湾三座核能发电厂自身代谢出的废物也就只能暂放在各自的厂区内。

人口仅三千人左右,族群以达悟族为主的兰屿,早期作为监禁本岛重刑犯的「兰屿农场」,而后则成为放置本岛核废料的贮存场地,一直以来都被岛上的政府视为化外之地,岛上不要的东西就往这里丢。如同岛上的山地原住民们所遭遇的情况,经济文化与岛上迥异的达悟人饱受现代化浪潮冲击,年轻人离乡远赴岛上都市工作,族群的传统文化与价值不断流失,必须指出的是,这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手段是从对达悟人的民族压迫渐趋融合经济层面上的阶级压迫,核废贮存厂则是这双重压迫的具体表现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曾被台电列为核废料最终贮存场址的八个候选场址之中就有五个在原乡,背后缘由跟普遍缺乏就业机会的原乡,必然在政府为取得核废料最终贮存场所设置的钜额回馈金利诱之下被有效分化,进而在公投上表达支持有关。再次地,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施加在经济弱势的原民身上。

夺回人民的能源掌控权

在这次311反核大游行之中,许多关注不同议题的团体都到场声援表达拒绝核电的态度,而工人国际委员会(CWI) 台湾支部也参与了这次游行。 ,作为社会主义者,我们指出兴建核能电厂本身与核电财团利益的紧密联系、电力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核废料的安置与资产阶级政府的阶级压迫本质。环保运动必须连结反资本主义的运动,必须依赖群众性的自下而上的行动,才可能深刻而实际;只有当人民夺回对能源、经济和社会的掌控权, 资本主义对于环境的压迫才能消除。

社会主义者的诉求:

1) 立即停建核四,中止所有核能发电

2) 反对政府补贴财团电价,民众选举委员会决定电力政策和定价,工人民主公共管理电力公司

3)发展再生能源和环境友善的民主计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