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供应短缺-供应商为罪魁祸首

洗脑广告和操控供应

左仁 社会主义行动

本文首次刊登于2013年《社会主义者》杂誌第20期

近日,香港奶粉供应短缺,离奇现象令全城哄动,不少药房和超市挂上「无货」的告示。事实上,被抢购一空的是多款热卖的大品牌(又称「配方奶粉」)。热卖品牌的奶粉价格迅速飙升,香港父母既困惑又忿怒。这并非离奇,而是中港资本融合的必然现象,继房屋与医疗成为「产业化」的目标后,连婴孩的生活必需品都无倖免,沦为中港外资本家的投机工具。政府不敢冒犯奶粉商的「自由市场」,但因为众怒难犯,被迫推出治标不治本且没长期效果的政策 – 限制每人带两罐奶粉出境。此外,政府更动用公帑设立订购热线,倒过来帮助製造灾难的罪魁祸首。

市场失衡有众多原因,其中之一是零八年三聚氰胺的毒奶粉灾难,令内地消费者对国内奶粉信心尽失,而冒牌假货在内地盛行,消费者也不愿购买内地货架上的进口奶粉。因此,中国内地的中上阶层有消费力,自然南下或网上办货,设法直接购买境外的洋奶粉希望趋吉避凶(但「洋奶粉」也不安全),底层工农的下一代则要继续冒险吃大头奶粉,甚至更劣质的婴孩食品。2012年中国内地出生人口为2,000万,庞大的市场令奶粉商磨拳擦掌。据近日媒体报导,去年香港本地奶粉出售量比6年前激增约4.5倍,但同期香港婴儿出生率只增加约1.3倍。

右翼民粹派(如陈云之流)伺机煽动反内地人的族群仇恨,以反政府的修辞吸纳愤怒和困惑的群众,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内地人越境走私,讲成要将自主权「从大陆人手上夺回来」。陈云甚至公开发表法西斯倾向的论调,表示「一场族群斗争不可避免」。同时,可笑的是,这群「港独派」和「自治派」最近在网上呼吁联署向美国总统申诉奶粉短缺问题,美国奶粉商在最近事件中发了灾难财,试问服务美国资本家的奥巴马政府又怎会出手营救?激化中港两地人民的对立,将群众对奶粉商恶行的视线转移开去,又散佈对西方资产阶级政府的幻想,只令资本家坐享其成。

奶粉商故意製造供应短缺,借机牟利。
奶粉商故意製造供应短缺,借机牟利。

最大赢家 – 奶粉商

奶粉荒成为最大赢家,供应商恃财团势力幕后操控供应,化婴孩生活必需品为投机工具,製造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抬高价格牟利。美国奶粉品牌美贊臣,2012年第四季纯利为10.46亿元, 比前年同期上升57%,创下零九年二月上市以来最大涨幅。该公司2012年全年纯利升19%至47亿元。

六大奶粉商市佔率逾九成,要操控市场供应实为易如反掌。近日最大的几间供应商被揭发「綑绑式销售」,美贊臣和美素佳儿的初生婴儿奶粉需求量最大,但供应商要求药房綑绑式订购同样数量的1至4号奶粉,不容许他们只订购需求较大的初生婴儿奶粉。奶粉商又减少供应至小型药房,主力供应至售价较高的垄断超市,甚至威迫药房要以「建议售价」出售,否则截断供应。

内地的婴儿食品市场2011年达到60亿美元的规模,有美资行更预期3年后会倍增至120亿美元。在自由行政策推出后,奶粉商看准内地出生率高的庞大市场,开始大幅增加广告费。美贊臣在2010年年末时,每月的广告费用几近2,000万。2012年,各大奶粉商的总广告费用达16亿元。

现时市面上被抢购一空的,只属于几个「配方奶」品牌。这些品牌的公司斥资巨额大卖广告,吹嘘奶粉的营养价值,例如广告经常宣传DHA和Choline有助儿童脑部发展,但事实上这并无科学証实,实际作用鲜为人知。近日,愈来愈多医生指出各品牌的奶粉其实大同小异。政府不敢冒犯奶粉商利益,对广告的监督荡然无存,「洗脑」广告在大气电波天天传播,务求将家长的担忧化成赚钱的机会。

水货客由集团操控

水货奶粉在内地大有市场,因为不仅国内品牌奶粉不安全,内地零售店的进口奶粉也充斥着冒牌货,货源来自香港的水货反而更有保证。通过水货客直接搬运奶粉,可以逃避中国海关的关税和转售货品的增值税,价值货品买卖差价的17%,水货集团因而有利可图。香港每月入口约400万罐奶粉,本地婴儿每月消耗约60至70万罐,即是每月约300万罐奶粉经香港转出口,按水货奶粉每罐利润200元计算,即是水货市场每月利润高达6亿元。

事实上,水货客有六成是香港人,四成是内地人,右翼民粹派宣传「水货客都是内地」以煽动族群仇恨,但事实上没有中港两地的资源和人脉,水货集团根本不得以经营。有报章揭发香港超市的经理有限制面市的供应,以确保水货客有稳定的供应量;也有业主将单位屋苑单位改为货仓,出租给水货客牟利。

这行业能够兴起,本身反映着中港两地之间、中国大陆以内和香港以内的贫富差距的问题。水货集团聘请退休老人在店外排队抢购,香港三名老人有一名活在贫穷线下,而内地工人的工资被疯狂压榨,加上拖欠工资问题蔓延全国,走水货一趟虽然只有70-200元的报酬,但对内地工人来说已是相对高的收入。

任何限制边境人口进出的措施并不能解决跨境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问题。只要内地人对进口奶粉的需求仍然不得以满足,加强边境机关的镇压,只会令水货集团以层出不穷的手段铤而走险,甚至造成更严重的治安问题。收紧入境的措施除了激化地域矛盾,造成族群歧视外,就是一事无成。水货客是奶粉投机下的产物,要消灭投机的根源,必须将奶粉供应商公有化,置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民主监督和管理。这才能阻止水货集团的投机。

消委会及医学会曾多次指出奶粉广告大多夸张失实,缺乏严谨的科学证据支持,有刻意误导之嫌。事实上母乳育婴方为最健康及科学的方法。
消委会及医学会曾多次指出奶粉广告大多夸张失实,缺乏严谨的科学证据支持,有刻意误导之嫌。事实上母乳育婴方为最健康及科学的方法。

「洋奶粉」就安全吗?

在毒奶粉的阴霾下,内地人对洋奶粉趋之若鹜。2011年中国进口奶粉的进口额达25亿1000万美元,排名前三的奶粉进口国分别是纽西兰、澳洲与新加坡。事实上,在全球化的经济下, 奶粉供应链往往一环扣一环,为了节省成本,进口奶粉的奶源供应很多时都是来自中国公司,而在中国由于缺乏食品安全监管。洋奶的品牌不过是资本主义下的一种掩眼法。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时,恆天然乳品集团(Fonterra)就是三鹿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旗下的两个奶粉品牌安怡和安满也由三鹿经营、部分奶源由三鹿供应,但在当时退出中国市场的一年后,在零九年八月又再度重新在中国销售。可见,中资和外资企,所谓洋奶粉较安全的品牌效应,实际上只是广告效应作祟。

恆天然佔全球近40%左右的乳品交易,其乳製品近日被检测出有双氰胺的残留,在事发后仍拒绝披露所供应的乳品企业,又不承认事件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内地民众对纽西兰的奶粉愈来愈不信任。

消灭奶粉投机,改善育婴条件

极右本土派将奶粉荒问题归咎于「大陆人抢资源」,掩盖背后资本家投机的根本问题。

奶粉的进口公营化,由中港两地的消费者代表、母亲代表和医护人员民主选举产生,除了严格监督奶粉广告的失实,也要确保公布现时奶粉的真确资讯,并禁止零至36星期的奶粉卖广告。消费者需要成立民主监督委员会,调查奶粉商操控供应和推高价格的情况,阻止通过两地差价进行投机。

现时香港公营医疗对母乳喂哺的支援不足,令不少母亲在开始不久后被迫放弃。私家医院与奶粉商的利益关係千丝万褛,因而多数不鼓励母乳喂哺。所以,香港母乳喂哺率偏低,婴儿以纯母乳喂哺四至六个月的比率只有15%。母乳含200多种营养,比奶粉(含70多种营养)更为天然和优质,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条件,包括加大宣传教育母乳喂哺乳、建设大量公共哺乳室,以鼓励母乳喂哺以逐步取代奶粉。

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北欧等都有母乳库的成立,储存母亲们捐赠的母乳给予有需要的母亲。香港的公立医院应该向不适合哺乳的母亲免费供应奶粉,更应逐步成立乳库供应健康的母乳。

妇女产假香港孕妇产假仅有10星期,瑞典与香港财富收入差不多,但父母可共享16个月产假,可谓天壤之别。香港男士没有有薪侍产假,令孕妇身心压力倍增,影响产后分泌乳汁的能力。社会主义行动支持改善劳动条件,包括8小时工作制、女性16个月有薪产假、男士有薪侍产假七天,减轻产子带来的压力,让妇女有健康的身体哺人乳。

内地食品安全是问题关键,只有食品供应商民主公有,置于人民民主监督底下,才可以取代官僚贪污和资本家牟利的现状。毒奶粉事件和香港奶粉荒的震盪证明,真正的社会主义和民主控制是生死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