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老人:访问白田邨谭婆婆

梁振英是否愿意在谭婆婆的居所住一个月,甚至一星期?

邓美晶 深水埗区议会下白田选区候选人/社会主义行动主席

PT Mrs Tam

房屋署拖延个案逾一年

居住在白田邨十多年的谭婆婆今年已79岁,退休多年,与女儿同住,但自从去年女儿结婚,女婿搬进来后,一直没有足够的居住空间。

虽然房署批准谭婆婆一家三口申请更换三人单位,但等了整整一年也没有回音。笔者曾到访谭婆婆家,单位非常狭窄,不但没有房间,除洗手间及厨房外,只有两张双人床拍在一起,连书桌和餐桌也放不下。

房署条例表明,任何公屋居民,必须拥有不少于平均每人 7 平方米(75 平方呎)的空间,而谭婆婆的人均空间只有5.9平方米(63平方呎)。三个人,怎样在不到200平方呎的空间生活呢?梁振英常常落区做戏,请问特首是否愿意在谭婆婆的居所住一个月,甚至一星期?

「没钱看医生」

婆婆的活动空间非常少,令她长年的病痛更加严重,尤其是手脚,吃饭时手麻痺得不能正常拿起碗筷。患有白内障的她视力模煳,上半年她在家中不慎滑倒,撞伤腰部,至今仍未康復,经常疼痛,但由于她每月只领取2千多元微薄的生果金,她宁愿忍痛不看病,因为看医生一次便花费几百元。

谭婆婆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过去做酒楼待应、清洁工等,退休后申请综援,但自从去年便被强制终止。笔者曾致电负责谭婆婆的社工,但无法联络。婆婆称自己不识字,不懂阅读文件内容,希望可以申请综援,有钱看病。

梁振英政府在十月公布最新贫穷报告,声称贫穷人口下跌,事实是把贫穷标准定得极低,玩弄数字。但现实是贫富悬殊加剧,香港1%人口拥有本地超过一半的财富!

众所周知,香港贫富悬殊世界第一,而老人贫穷就更不用说,全港每三名老人便有一名活于贫穷线底下。在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下,政府不愿落实全民退休保障,医疗、护老院等公共服务被不断私有化。基层老人的生活艰苦无比。

要老有所养 抗争才是出路

笔者在一次白田邨宣传全民退休保障的街站中认识谭婆婆。她的个案只是冰山一角,是典型香港贫穷老人的悲剧,儘管年轻时曾努力工作贡献社会,但退休后老无所养。

可能有人会觉得,婆婆的家人应该供养她,但在今天工资低微,物价如此昂贵的香港,打工的子女有可能供养父母吗?最低工资调整累积升幅只有一成六,但同期通胀却高达两成,香港的在职贫穷家庭数目五年来由增加一成,在职贫穷人口亦增至近65万人,佔人口近一成之多!但是,港府是全世界最有钱的政府之一,财政储备高达8,200亿,足以应付政府两年的开支,但对有利平民及长者生活的政策却一毛不拔!我们必须团结抗争,争取全民生活退休保障,废除吸血的强积金制度,立即增加最低工资至$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