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除了泡沫、就是泡沫!

    债务危机与金融风险的警号越敲越响

    中国劳工论坛

    中国经济在去年至今年初出现了一阵脆弱的反弹。不过,这个短期的增长是以巨大的代价所换来的,钜额的信贷被注入经济中,令长远的金融风险大大提升。中共当局宣称经济已经从2015年的金融风暴中“稳定下来”,但现实却是令人担忧。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这样评论:“(北京的政策)返回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时期。”评论指向“债务、政府支持的基建投资和放宽楼市限制”。

    有关数字之大,甚至令人无法想像。去年,反映整体经济中信贷额的社会融资总量上升了17.8兆人民币(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这相当于去年GDP(74.4兆元)的24%。这个数字甚至没有包括所有来自影子银行的新借贷。央行最近尝试收紧官方的银行借贷,影子银行的借贷亦随之迅速飙升。因此,实际状况更为恶劣,可见经济只是在拉牛上树。

    这代表习近平政权正面对一方面全球经济政治动荡(特朗普、贸易下降与保护主义)的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国内政局不稳(党内权斗与社会不稳)的内忧外患,他已经(至少暂时地)放弃了对债务问题的控制。2017年1月的数据,显示新增借贷达到了破纪录的每月3.74兆元,证明了这一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会(IMF)在去年10月警告,中国正面临“金融灾难”。IMF的亚太部副总监Markus Rodlauer称,若果中国未能降低债务水平,将要冒上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并会对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后果”。许多跨国机构和银行,甚至部分中国官员也呼应了这些警号。

    26年来最疲弱的增长

    中国去年的GDP增长为6.7%,是26年以来最低的。很多人都对官方数字表示怀疑,并认为实际增长更低。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预计中国现时实际的增长只有4.5%。信贷所推动的“复苏”代表虽然表面的GDP数字仍然不尽可信,但比起2015年的数字要真实一点。政府统计部门的高层甚至最近批评“数据造假”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威胁要严惩统计造假的官员。中国的全国GDP与各省分GDP总额的统计差距高达2.76兆元,相当于泰国的GDP。

    近期增长主要是依赖房产泡沫所带动的,大部分源自“一线”大城市,并比以往更加建基于金融投机及债务。房贷大幅上升,在去年占银行贷款中的最大部分,这跟过去显著不同。

    房地产并非是唯一出现泡沫的行业,在商品市场亦如是。投机者于能源、金属和农产品的价格上赌博,作为低迷股市的替代品。这也让北京部分地松绑产能控制,一些省份开始重开那些已经荒废了的煤矿和钢铁工厂来于价格回升中获利。经历了4年的价格下跌和严重亏损,矿产业的利润在2016年首11个月中上升了156%。这是投机所造成的人为反弹,而投机本身又是靠债务所带动的。同时,这也导致了华北地区在这个冬季出现有纪录以来最严重的雾霾污染。

    经济学者担忧围绕中国经济转滚的巨额资金,因为实体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投资买少见少。外界担忧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导致资本外逃增加,也再次反映了这个问题。北京试图加紧资本控制(不过这些政策难以完全有效)来将热钱锁在中国内,但这不会刺激生产投资,反而会令金融泡沫变得更大。

    “现在有一笔不知该往何处的巨额资金。”主要研究中国企业的美国顾问公司“中国黄皮书(China Beige Book)”的首席经济师Derek Scissors指:“你根本处理不了这样庞大的资金,除了泡沫、泡沫、泡沫。”

    如果我们看看“M2”货币供应量(计算有包括现金以及其他较低流动性的资产,如:银行存款、货币市场证劵和共同基金等),中国现时比美国有多约9兆美元的流通货币,但后者的经济要大50%。在2011年,中国只是多美国大约2兆美元。

    总括而言,现时经济的“稳定”是不可持续的,这是靠将加大新债务所带动的泡沫(房产及商品)来填补旧泡沫(股市)爆破所遗留下来的真空。从一个泡沫跳到另一个泡沫显然不是个具持续性的经济策略。但出于政治目的──经济一旦急速下滑,习近平的统治可能会不稳──当局为防止即时的危机正赌上经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