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能否结束贸易战?

    双方努力达成协议,但贸易战依然延宕未决

    中美贸易战始于2018年7月,当时特朗普政府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而中国也立即做出报复,以牙还牙。这是193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贸易战,而且对全球经济造成越来越大的破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干事拉加德最近警告说,未来两年增速下滑的经济体将占全球经济的70%,并敦促各国政府不要进行贸易战,令问题更加严重,自讨苦吃。

    中美政府现在继续谈判,人们普遍认为两国将会达成协议。《社会主义者》杂志采访马克思主义网站中国劳工论坛(chinaworker.info)的Vincent Kolo,请他解释中美冲突的影响和贸易谈判的可能结果。

    中美政府是否会达成协议,结束贸易战?

    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双方达成协议,但问题在于会是怎样的协议?我认为这个协议很大程度上只是表面功夫,为的是让双方都能保住面子,不会真正改变中美的经济关系。这个协议不会像特朗普说的那样是“历史性”、“史诗式”的,更不会像美国统治阶级中的反华鹰派要求的那样令中国经济发生根本性的“结构性转变”。

    特朗普当局将谈判拖得这么久(现在已进行了9轮谈判),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迫使中国做出足够的让步,从而看起来是迫使中国做出“结构性转变”。如果不这么做,特朗普将遭到共和、民主两党的猛烈攻击,他将被指控出卖美国利益。习近平不会同意打破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这是他的底线,但在此之外,中国政府可以采取灵活措施,正如我们看到那样,在一些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一带一路:有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

    但是协议不会触及这场冲突的根源,即经济和政治主导权之争。中美角力源自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不可能通过谈判解决。如果达成协议,中美双方出于政治原因都会宣称这是伟大胜利,但是其实它们只是暂停经济战,冲突将从贸易和关税转向更关键的领域,例如科技、投资和地缘政治。我们已经看到中美(以及欧盟、印度、俄罗斯和日本)在一带一路这一史上最大的全球基建计划上展开角力。

    特朗普及其谈判代表面对着压力,希望达成协议,但中国政府是否也面对压力?

    是的,但就算现在双方都大力争取达成协议,仍不能排除谈判会崩盘。推动中美政府寻求协议的,是摇摇欲坠的全球经济,以及如果经济衰退,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特朗普将彻底无望连任,但习近平要付出的代价会更为严重──如果经济发生几十年来第一次衰退,中国可能爆发空前的群众抗争。

    双方都害怕股市再次暴跌。去年全球股市蒸发了13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股市占了将近一半。所以双方一再发出安抚性的声明,说谈判进行得“非常好”,正在“取得进展”。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推升股价,从而继续谈判。这也说明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变得多么金融化,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更加严重。自2008年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和央行的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得多。短期内资产阶级恢复了对经济的信心,但其基础很不稳固。

    如果股市再次崩溃,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因为股市已经变得“大到不能倒”了──这个词语本身就具有内在矛盾。

    自从贸易战开始,特朗普的立场有所改变——他对中国的态度软化了吗?

    他不得不至少部分地缓和他自己制造的灾难。在2018年7月,当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他曾吹嘘贸易战“容易赢”。华盛顿的语调非常强硬,带有挑衅意味。但在,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遭受同样程度的冲击。

    特朗普以贸易逆差为由发起贸易战,但去年美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历史新高,对全世界的总逆差达到8913亿美元,对中国的逆差达到创纪录的4192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11.6%) 。这些数字极好地反驳了特朗普“容易赢”的瞎话。

    特朗普当局一开始认为贸易战能够很快取得效果。他们在2018年9月份对中国商品加征了更多的关税,特朗普并威胁说,如果北京报复,他将再加大攻势,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有商品都加征关税。这种夸张的做法深受美国中期选举(国会选举)的影响,特朗普希望表现为一位强势的总统。但自那之后,各党国会议员都采取反中态度,甚至比特朗普更强硬。

    这使美国政府更难以将冲突降温。而习近平则意识到未来可能要面对更加强硬的美国当局,这也是促使中共现在想要达成协议的因素之一。

    越来越大的经济损失和2019年情况将更加恶化的危险,迫使特朗普在去年12月与习近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会面中暂停贸易战。尽管美国仍维持已经加征的关税,但推迟了在1月1日继续提高关税的计划。特朗普在阿根廷定下的谈判截止日期是3月1日,但由于谈判延宕未决,停火期也延长了。最新的消息显示,谈判将再延续“数周”,可能会到6月底的大阪G20峰会。

    中美贸易战将变成长期对抗

    显然,双方的谈判进展并不像他们希望人们认为的那样顺利。但他们也面临着压力,想在不丢面子的情况下给冲突降温。想要不丢面子正是令谈判拖延日久的主要原因。

    中国政府在贸易战中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最初,北京曾认为只要作出有限的让步就可以避免关税(主要是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尤其是能源和农产品),因此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当时认为中美冲突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低估了美国的政治意图——特朗普需要表现强势。习近平政权低估了特朗普准备采取多么猛烈的措施来对抗中国,也低估了他在此方面所得到的支持。

    一年前,习近平巩固了自己的独裁统治,取消了连任限制,将国家镇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导致统治集团过于自信。贸易战能够加剧国内对习近平威权统治的反对情绪,并非出于亲美情绪,而是因为习近平政权无所不能的形象遭遇打击。习近平显然在如何处理中美关系这个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问题上做出了错误判断。

    习近平集团的另一个错误判断是,他们认为可以依靠中国在华尔街的“好友”向特朗普施压,来避免贸易战。几十年来,美国跨国公司大力主张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关系,但去年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变,让中国政府大吃一惊。

    依靠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政策,华尔街从中国得到了巨额利润。但现在华尔街愈来愈认同特朗普向中国要求更重大的让步及惩罚中国的“经济欺诈”。美国统治阶级广泛转向采取对抗路线,以图防止中国取代美帝国主义的主导地位,贸易战只是这种战略转变的一种表现而已。

    最近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说,美国与中国进行贸易战“绝对正确”。他说:“无论对经济有何影响,我们现在进行贸易战都更有利”。 一位美国银行家说出这样的话,清楚表明美国统治阶级的立场已经大大改变。

    但这场冲突是长期的,并且特朗普不会“容易赢”。习近平政权现在确信中美关系已经转变,这不仅仅是因为特朗普的善变,而是因为现在是过去40年的“接触”政策让位于公开的战略对抗。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正在相应做出改变。

    相比于一年前,中国政府现在做出更实质的让步,但差别并不大。中共的让步不会超出他们的底线,他们知道特朗普承受着巨大压力、不愿放弃谈判。

    讽刺的是,这解释了越南特金会崩盘的原因。中美谈判和美朝谈判在表面上并不相关,但实际上从根本上来说,特朗普的朝鲜半岛无核化战略一直以来都是为了向中国施压,以及争夺亚太地区的政治和军事霸权。特朗普中止特金会部分是为了向金正恩施加压力,但也是警告北京——除非中国做出更多让步,否则美国也打算中止中美贸易谈判。


    还有哪些因素妨碍中美达成协议?

    看起来,现在谈判最重要的进展是中美同意设立“执行办公室”,以确保双方遵守协议。执行问题曾是最有可能导致谈判破裂的因素,因为特朗普当局需要让协议看起来与过去不同,而且中国如果违反协议将会受到处罚。

    同时中国不会同意任何单方面的执行机制(美国一开始要求建立单方面的执行机制),也反对美国保持一部分关税以确保中国遵守协议──从政治上来说,中国无法接受这两种情况,否则习近平政权会被指控是接受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这会让人们会想起1949年前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但“执行办公室”看起来只是一个装饰,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但不会有多少实际意义。双方政府都能向对方加征关税,即便这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定(特朗普对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便违反了规定)。实际上,现在中美正在拟定的协议本身可能都会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定,因为该协议是为了管理贸易,而非实现“自由贸易”──这也表明世贸组织是一个濒死的组织。建立中美“执行办公室”是一场表演,其存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美国国会里的反中鹰派相信协议有实际效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中国政府不用接受任何单方面的规定。

    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妨碍中美达成协议。据报导,美国草拟的协议长达150页,涵盖6个方面的详细约定:强制性技术转移和网络盗窃、知识产权、服务业、货币、农业、非关税壁垒。

    关于货币问题,有媒体报导说,中国政府同意不使用货币贬值来抵销关税的影响,并且同意向美国提供更多关于中国货币政策的信息。但实际上,保持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符合中国政府的利益。现阶段中国政府更在意的是人民币贬值会引发资本外逃,而非通过贬值提高出口。

    农业问题也是类似情况。作为贸易协议的一部分,中国承诺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在政治上更加敏感,官方媒体已经开始为此准备舆论。特朗普当局要求中国降低农产品关税,这可能严重打击中国的许多贫穷农民。

    中国政府一定会宣布向农民提供补贴和其他援助措施作为缓冲,这也符合更广泛的状况。中国所做的让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共政权能够负担的(中国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和石油,巴西和伊朗等国的损失比中国多);另一类是非常模糊的“改革”承诺,中国未来能够就此和美国讨价还价,或者拖延执行。这是中共的一贯伎俩。

    但是习近平政权不会放弃“核心利益”,即任何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来说至关重要的政策,例如国家补贴、保护关键的国家垄断部门、及“国家队”(大型国企),因为这主要是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习近平代表中共政权内的富豪太子党,他完全明白一党专政政权的存在依靠的是用“警棍”(托洛茨基语)让经济服务于政权的需要,使中共政权不会像西方资产阶级政权那样成为“市场”的傀儡,所以中国不会签订任何会让中共看起来屈服于美国的压力的协议。中共可以将许多让步装扮成“改革”,让人们以为是中国自愿做出些决定。


    中美协议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是否意味着对抗的结束?

    在经济方面,中美协议可能暂时会提振股市(主要是金融泡沫),但也不一定如此。自今年年初以来,股价因中美可能达成协议而飙升,已经在消耗协议的效果。反过来,谈判如果破裂,可能会导致股市暴跌。

    协议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力还不确定。美国、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速在2019年都在放缓,欧洲部分地区乾脆已经在衰退。中国政府的新刺激措施(10年来最大幅度的减税和大笔增发债务)正在产生一些效果,部分稳定了经济,但这些刺激措施的效果会越来越小,而债务问题则继续恶化。

    甚至在特朗普加征关税之前,众多公司就开始将生产转移出中国,它们未来很可能会继续这样做。只有协议比预期要好得多,才能打动这些公司回到中国。众多的不确定性促使他们将工厂转移到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但几乎没有回到美国。

    贸易协议不会使中美关系回到2018年前,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相反,正如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所说,这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他称之为“冷战2.0”。罗奇还认为,由于债务增加和经济增长放缓,现在美国经济要比1947-1991年期间更不适于发动冷战。

    另一个关键的区别在于,在之前的冷战中,资本主义美国对抗的是斯大林主义苏联,后者官僚化的国有经济远不像今天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样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现在是12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是76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120家是中国公司,仅落后于美国的126家,排在第三位的日本只有52家。

    中美在一带一路、华为和5G技术、南海以及其他领土争端等问题上的冲突都很可能恶化。《环球时报》最近也承认这一点,并警告说:“但是如果双方有把经贸关系理顺了,就能腾出手来进行更激烈的政治和安全博弈的想法,将是有害的”。但实际上这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社会主义者对于贸易战和经济民族主义有怎样的替代方案?

    过去一年,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冲突,以及中美与欧盟和其他大国的紧张局势,都是全球资本主义陷入长期紊乱的症状。资本主义无法解决10年前开始的全球危机。

    各国政府惧怕出现大规模群众运动,而阿拉伯地区已经再次爆发群众起义,阿尔及利亚和苏丹群众奋起反抗残暴的独裁统治。各国资产阶级越来越被迫效仿特朗普的“美国第一”,在“国家”内寻求解决方案。资本主义全球化为亿万富翁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现在已经让位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所说的“全球化放慢”(slowbalisation)。各国资产阶级政府都在保护本国公司和市场,在国际关系上采取经济和地缘政治欺凌。从1987年到2007年,全球贸易平均每年增长7%,但到了2008-2014年则下降到仅3%,而且后来又进一步下降。

    对于工人阶级来说,2008年前的“全球化”和2008年之后的“全球化放慢”造成更加严重的剥削和贫穷,带来经济、环境乃至军事灾难。

    工人运动需要独立路线,拒绝支持特朗普等右翼政客的经济民族主义和自由派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政策,要求能够加强工人权利、工作岗位和工人自由组织能力的政策。我们主张将那些以“外国竞争”为借口威胁要搬迁、关闭或外包生产的公司国有化,交给工人民主控制和管理。

    工人阶级需要将全世界的工会和工人组织联结起来。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会应该要在求中国实现建立独立工会的权利,同时也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会民主化并将其变成战斗性的组织。各国工人阶级应该团结支持中国工人反对中共政权禁止组织独立工会以及罢工的权利。这是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独立于资产阶级,主张世界各地的工人阶级团结斗争,拒绝所有资产阶级“解决方案”;将大公司公有化、交给工人民主控制,从而建立民主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贸易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工人阶级被民族主义以及特朗普、习近平等政客分裂,否则将走上失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