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完善公共交通促进机车族通勤安全

改善交通不能仅是从道路交通规则着手,更需要的是发展更免费、方便、优质的公共交通,甚至还需要从缩短通勤时间来减少交通风险

洪守裕 国际社会主义前进

11月20日,机车路权促进会于台北市发起“待转大富翁”,试图凸显市府强制待转政策将带来诸多问题。该会不单只针对此路口的交通规定,而且常年争取“车速分流”代替“车种分流”,但都遭到交通部的无视,才转向瘫痪交通的抗议手段。

而当日市府配合监理单位与环保局联合稽查,并将不服指挥车辆开罚来强硬地回应这场抗议。亦有通勤民众在不知情状况下,无辜遭罚。从中能察觉警政机关与交通部习惯了用粗劣的行政手段来掩盖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盘根错节的交通问题何解?

根据交通部统计,去年因机车事故致死人数为1695人,其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小客车的四倍多。但是以私驾车通勤来说,仍有大部分受薪劳动者选择驾驶机车往返通勤,以早晨尖峰时段往台北市方向的车流量来看,机车就占了六成五。著名“机车瀑布”的台北桥来说,早晨尖峰通勤时段机车流量更是高达小时一万四千辆。

機車族-1536x1034.jpg

这反映了大部分的受薪劳动者负担不起居住在离职场较近却高昂的商业繁华地段、也负担不起高昂的汽车购买、养护相关费用。至于大众交通运输工具比起机车,仍因考量各项开销、等待班次间格、拥挤的考量下,不这么有吸引力。以捷运最发达的双北地区来说,常因捷运沿线的租屋成本更为高昂,迫使部分受薪阶级选择交通风险较高的机车。

政府对于公共运输系统的预算不足,加上公共运输产业多半是私营性质的、或是公司化的,营运利润被纳为考量,导致公共运输时常在必要却不容易营利的地段缺席。结果来说,这是变相的将成本转嫁给机车通勤族去承受空污与事故风险。

改善交通不能仅是从道路交通规则着手,更需要的是发展更免费、方便、优质的公共交通,甚至还需要从缩短通勤时间来减少交通风险。我们主张透过群众运动,来争取大幅增加公共交通的经费,并实施真正的八小时工作制及弹性上班时间,就能有效舒缓上下班时间的交通紧张问题。同时我们更需要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府,才使各区居民代表及交通业员工组成的委员会,从车辆生产、都市规划、道路工程,进行全面性的交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