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解决住房危机 需要群众斗争

陈延年 国际社会主义道路

“这四年来你过的好吗?你买的起房子吗?”九年前蔡英文脸书贴的宣传图文被翻出来引起网上众怒。

蔡英文在2016年选前承诺实现居住正义,但执政六年来房价不仅没有下降,反而2021年成为房价创新高的一年。台北住房所得比为16,意味着平均每人要不吃不喝工作16年才能买到中位价的住房,这数字已是世界排名第十高的城市。然而这却只是表面的数字,台北市拥有三房的房价平均2500万元(新台币,下同),台北服务业与工厂工人薪资中位数4.2万元,实际上对一个基层工人来说,要不吃不喝五十年才能买得起家庭式住房。如果选择不买房而租屋,台北市电梯大楼租房平均4万3000元,就算是双薪家庭租屋也超过了总收入的一半。

民进党拒绝囤房税

2016年蔡英文提出“八年二十万社会住宅”政策,实际上只完工0.1%,且还是2017年时世大运选手村改建而成。蔡政府主要推动过向房东妥协的软弱政策,例如让房东减税为诱因,让其租屋成为社会住宅。但即使包含这项政策带来的数目,16年承诺的政策仍留下12万间社会住宅的缺额。

房屋囤积在少数人手上,且这些少数人手上的空屋越来越多。根据统计,拥有10户以上房屋者手上的空屋有18%。2015年到2021年,非自住房屋从54.6万户成长至69.7万户。蔡英文为了回应住房问题的压力,元旦演说中提及会重视居住正义,但随即两天后财政部就宣布不修改囤房税,揭露了民进党亲财团本质。

蔡政府知道高房价压制住经济发展,使民众生活负担严重,以致消费力低下,并且使生育率处于危机水平。然而她作为资本主义体制的代表,并不能、也不愿意伤害资本家的利益。而时代力量在立院提出,要求提高房屋税最高限制从3.6%税率升高到10%,并根据持有者的房屋数目而调整累进税(囤房税)。但它并不是一个主张工人斗争的政党,没有群众斗争,在议会内提出相对进步的方案注定会被否决。

台湾经济和房地产已经形成了紧密关係,统治阶级害怕倘若推动有力的打房政策,会导致经济陷入更严重的低迷。根据惠誉国际信评的统计,台湾自用住宅的贷款,占GDP比重已达85%,可见住房负担极为严重。

政府大量卖地,而后建商高价标下成为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由于地方政府依靠卖地作为收入,在18年后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增加卖地,建商再透过高价标下土地,进一步让周围住宅与土地价格、租金上涨。而蔡政府因为避免地方政府陷入财政短缺,也必需要纵容这种行为。光是台南市在18-21年就卖出了300亿的12万坪的土地(1坪约等于3.3平方米),卖地的金额比起14-17年成长了23倍。

工人阶级不应相信蓝绿财团专制能解决住房问题。在2020年立委选举中蓝绿立委有一半的政治献金来自于建商财团,远东集团(旗下拥有远扬营造、亚东水泥)在2016年就资助了蓝绿两党政治献金共5800万,而知名的地产业者兴富发就资助了蓝绿两党1160万元,注定他们是为财团建商服务,而非基层工人的住房需求。

组织群众抗争实现一个免费公共住宅政策

正如我们美国西雅图Kshama Sawant推动与组织租客运动,历史性阻止租金上涨一样,并迫使市政府大量增建公共住房。这证明要靠群众斗争的力量才迫使议会改变政策。

社会主义者支持囤房累进税这种改良政策,同时也要知道其局限性,因为资本家往往有办法避税。目前所囤积的空屋,早就能满足全台工人的住房需求。全台租屋需求共300万人口(包含学生与工人),全国空屋高达166万间。一间空屋能住两个人,已足够立即满足300万住屋需求。一个社会主义的政府会将所有空屋公共化,分配予所有租户。

当然这政策会引来银行和建商拼命反对。在资本主义下金融银行与建商把持着经济命脉,且给予蓝绿两党庞大的政治献金,蓝绿财团专制并不会挑战财团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我们需要透过群众抗争夺走资本权贵的权力,把全国的金融银行与建商、住房公有化并交由工人阶级民主管理,取消所有基层工人的房屋贷款,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住得起房,让房屋不论为资本炒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