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一大体现
佐翊 中国劳工论坛
今年3月以来,中国多地部门围绕“网约车市场经营风险”发出警示,他们声称网约车运力“已趋于饱和、远超实际需求”。
这些预警并非新鲜事。自2023年起,就有多地地方政府发布了类似预警。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0年10月底,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54.5万本。这一数字到了2023年10月底已经上升到633.4万本、到2024年3月底达到679.1万本。也就是说,短短三年多,网约车驾驶员证的数量增加了约167%。
但网约车用户规模增长已经跟不上这个节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约车用户规模从2020年12月的3.65亿增长至2023年12月的5.28亿人,3年增长约45%。换个角度来说,2020年,每143名用户对应一名网约车司机;到了2023年,已经是每83名用户对应一名网约车司机。
“僧多粥少”
中国越发深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导致这一不平衡增长的主要原因,伴随着通货紧缩恶化、失业率上升、收入陷入停滞乃至下滑。
中共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未能创造高薪、稳定、高产出的就业机会。多年来,它一直依赖所谓“零工经济”(包含网约车市场)的增长。中共将此视为一个缓冲带,避免失业率飙升至威胁其统治的水平。据估计,目前中国1/4的工人从事零工行业。但如今,“零工经济”已达到极限——需求疲软、大众消费能力下降,阻碍了其进一步扩张。
网约车行业的准入条件为考取机动车驾驶资格证与网约车从业资格证,并自购或租赁营运车辆,是门槛相对较低的工作。因而成为了大批失业青年的工作选择。
然而,网约车司机面临的不仅是行业“僧多粥少”的困境,更有多方平台的疯狂且赤裸裸的剥削。在交通运输部2022年“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中,各主要平台公司公布的最高抽成比例为30%,此后,30%成为佣金抽成约定俗成的上限。
而借由各式“补贴”,公司的确能将司机一端可见的账面抽成率降至29%左右。但网约车平台往往通过其它手段剥削佣金。例如为抢占市场更大份额,各大网约车平台常以优惠券或优惠订单来吸引消费者,然而,这些实际是从司机的里程费用中扣除的。
再者,中小网约车平台往往接入网约车聚合平台,这些聚合平台关联导航地图、日常生活中各种消费场合,提供了更大规模的用户,而负面因素则是司机收入又被聚合平台抽取服务费。将种种费用综合计算,则司机收入被资方抽取的比例能达到50%!
零工不是正式雇佣的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使得这些行业的工人几乎得不到任何医疗、养老、社会保障。
面对网络行业资本家对于“零工”工人的残酷剥削,集体抗争是唯一出路。在英国,网约车平台Uber在2016年遇上了工人罢工。之后,法院裁定司机是“雇员”,而非“独立的承包商”,应享受带薪年假等福利和受最低工资标准的保障。Uber司机们成立了自己的工会——英国独立工人工会(IWGB),至今仍在继续抗争。
独立工会抗争
英国司机的抗争对中国所有工人,包括司机和“零工”工人来说,都可谓典范。工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工会,一个我们阶级的、独立的基层组织,以便更有效地组织起来,对抗资本家以及保护资本家的国家机器。
中国网约车行业揭露的就业问题绝非仅限这个行业本身、也绝非仅限中国,而是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每一环。
只有由工人民主拥有、控制与计划经济——这才是社会主义的真谛(而非中共对“社会主义”的扭曲)——我们才能重组经济、创造出足够的有尊严的劳动岗位,满足群众的需求,而非让一小撮寄生资本主义精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