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资本主义滋长“内卷”与危机
Peter Chan、李甬、莫比 中国劳工论坛
中国电动车行业——是中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救星,还是即将破裂的巨大金融泡沫?
在7月,中共喉舌《人民日报》罕有地发表了习近平批评电动车行业“内卷”竞争、产能过剩、以及批评“零公里二手车”的弄虚作假销售手法等。这反映了中共对电动车行业极有可能重演房地产行业的表现深感忧虑。在此之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早前亦公开发出警告,暗指中国最大电动车企业比亚迪将会是“下一个恒大”。
魏建军这番话流露了中国资产阶级内普遍存在的担忧,而中国资产阶级与中共独裁政权有著有机联系。看起来,这最终迫使政府改变其看法。过去几年,习近平对电动车行业和“新质生产力”猛烈吹捧,而直到最近,官员都还断然否认中国存在任何的“产能过剩”。
实际上,产能过剩的问题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以及其他诸多行业的问题。根据上海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汽车产能整体利用率仅为49.5%,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部分小型车企的产能利用率甚至低至1.5%。据报导,目前中国全国的汽车产能估计每年可生产近5,000万辆汽车,相当于该行业国内销量的两倍。这令人联想起,在房地产泡沫期间,在中国国内所出现的一个又一个无人居住的鬼城。这就是习近平政权起码在口头上出现180度大转弯、承认存在“内卷”,并承诺要采取削减产能的政策的原因。
比亚迪近年来在销量、市占率与技术创新方面皆取得看似亮眼成绩。然而,其所谓“应付帐款”(欠其他公司的债务)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这些应付帐款多以电子票据形式存在,这是一种企业内部的“白条式”支付工具,本质上为供应商对企业的非自愿贷款。若比亚迪遇到现金流问题(对于采用这种财务模式的资本主义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将导致大量供应商资金不能回收,甚至倒闭,形成“骨牌效应”。
这与恒大当年拖欠债权人与供应商债务的情况极为相似。在恒大爆雷前,其营运模式严重依赖预售——就是迫使购屋者在拿到房子之前数年就借钱给恒大。该公司还依赖大量影子银行的贷款。这最终导致数千亿元的坏帐,这对恒大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特别是在北京于2020年对房地产公司债务实施更严格的管控(习近平的“三道红线”)之后。绝大部分资本主义开发商的经营模式都彼此基本相似。它们负债累累,需要高销售额才能维持现金流。就像如今对电动车的预期一样,当时对房地产市场的销售预期以及预测不切实际、有所夸大。中国民众根本买不起这些东西。恒大集团只是冰山一角,整个房地产行业崩溃,将中国经济拖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而且这场深重的经济危机至今没有结束的迹象。
隐藏债务
比亚迪使用各种财务手段来掩盖其实际债务水平。因此,该公司去年的官方净债务仅277亿元人民币。 会计谘询公司GMT Research的一份报告对这一数字提出了质疑,该报告估计比亚迪的“实际”净债务是官方数字的十倍以上(3230亿元)。这可能意味着该公司为了提振信心、吸引投资者并扩大市场份额,而隐瞒了更糟糕的财务状况——所有这些做法都与恒大以及其他开发商如出一辙。许多其他电动车制造商的负债比率比比亚迪更极端。 2019-2024年间,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债务总额飙升了56%,达到9590亿元。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基于公司报告的调查,逾1/3上市汽车公司的债务总额超过其资产总额的100%。然而,实际债务总额可能更高。许多经济观察人士认为,所有汽车公司都在隐瞒他们的真实债务水平。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今年稍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部分车企沉迷『烧钱换规模』。”他警告称,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公司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他也提到,任何一家大型车企的暴雷都会导致大量人员失业,损害上下游企业,并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比亚迪直接与间接就业人数超过百万。若企业陷入危机,将对经济与就业造成巨大冲击,特别是在依赖其投资的三四线城市。而其拥有超过8000家供应商,许多中小企业对其高度依赖。
同时,在中共国家引导的资本主义体制下,资本一窝蜂地涌入电动车行业,享受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廉价土地、受补贴的“以旧换新”购买以及其他激励措施。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排挤对手而展开了血腥而激烈的价格战,令整个行业在不到十年间讯速变得无利可图。据报导,2024年前11个月,价格战导致新车市场零售累计损失1,776亿元人民币。在2018-19年高峰期,全国有约5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而在24-25年,仅剩不到130家,并且展望到了2030年,或将只剩下15家。
资本主义内卷
其他“新质生产力”领域,例如太阳能、电动车电池,甚至人工智能,也呈现类似的景象。地方政府争相吸引这些企业落户当地,推出各种财政鼓励措施,却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这些地方政府不遵从任何更广范围的全国计划,而是各省各自为政,将本省的资本家和企业放在首位。房地产泡沫也由此诞生──这是迄今为止最典型的“内卷”例证。如今泡沫是基于中共需要在房地产泡沫爆破后寻求新的经济支撑点而形成。这是资本主义“内卷”和债务危机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中共可能会尝试出手救援比亚迪或其他一些正在陷入失败的电动车制造商,比如提供廉价融资与信贷,或政府资金注入或资产收购。
但这并没有消除危机的根本原因,即产能过剩、通货紧缩(价格下跌)与利润率下降,而这些是本质上是寄生性、投机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所推动的。要走出这个恶性循环,需要企业收归民主控制的公有制以及民主计划,而这要通过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