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726罢免失败:台湾政治与经济危机正在深化

迫切需要一个工人的替代方案,打破蓝绿权力游戏的死胡同。

苏学岭与Vincent Kolo 国际社会主义道路

726大罢免的全数失败,将赖清德领导下的民进党推入了一场严重、或将是历史性的危机。民进党内的分歧可能升级为分裂。

蓝营24名政客罢免不成,对政府无疑是奇耻大辱。然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错综复杂,原因并非到大部分媒体与政治评论中简化的“亲中”/“反中”叙事。本文将探讨当前台湾政治体制严重危机,以及两大右翼政治阵营之间赌注高昂的权力斗争的真正原因。

赖政府上台以来,蓝绿白权斗持续升温。这些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彼此之间其实并无太大差异。它们反劳工、亲富豪、倒退,而且日益不民主。尽管政治立场如此相似,他们看上去陷入了一场不可调和的斗争,这让越来越多的基层民众感到厌恶、并疏远他们。台湾政治体制的悲剧,在于全然缺乏一支为工人阶级而奋斗的力量:一个工人政党。

726重挫民进党、暂缓蓝营压力,但蓝营实际上并未得以强化。罢免遭否决,并非因公众显著转向支持蓝营,而是对民进党近十年执政的积怨,特别是无能改善民生、威胁民主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726更多是一场针对赖清德执政的抗议性投票。政府虚假的反威权宣传未能获得大量支持,而蓝营却成功动员了忠诚支持基础。赖清德民调支持度暴跌,以及青年当中尤为明显的反赖情绪(40岁以下民众当中支持度仅为20%,而“不满意”比例为61%),也证实了这一趋势。最新民调显示,56.6%民众不满赖政府,跌至上任以来最低民望。

两极化与排斥

当今台湾政治的一个普遍规律,就是选举结果主要取决于哪个党最受民众憎恨与排斥,而非哪个党能够获得实际支持——这种现象同时存在于全球资本主义危机时代中的大部分国家。

去年高度两极化的大选已显示这一点。与2016年和2020年一样,民进党获胜的主要原因是群众对中共独裁的恐惧。随着习近平政权不断升级的极权主义镇压,以及对台湾和其他邻国的军事威胁,这种恐惧全然可以理解。但在2024年大选中,民进党的支持率明显下降,造成蓝营主导国会,反映对民进党与日具增的不信任。这表明民进党不能一边无限地打“中共牌”,一边推行侵蚀民主权利、损害工人生计、将经济资源从人民需求强盗至军国主义的反动政策。

一年多来,这种公众不信任已经加剧。蓝营控制的立法院与绿营领导的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揭露两大菁英阵营在权力野心的驱使下,同样不惜使用不民主的手段。绿营尝试操弄反中共情绪罢蓝,指摘蓝营政客亲中共独裁,这反让群众更警惕民进党垄断权力的野心,例如立法院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扬言动用刑法第100条此一白色恐怖迫害工具、罢免发起人八炯称要维护政府戒严权力。蓝营本质上确实是反民主的,但由于绿营虚伪的“反威权”言辞,几乎毫不掩饰其领导层的威权主义倾向和野心,成功地使蓝营在7月26日成为“赢家”。

蓝营的虚伪

蓝营为避免被罢,挟其立院多数在五月增加5天国假,操弄群众对过劳的不满,用微小让利收买劳动群众。我们再次见到无耻的虚伪作态——正是国民党在2016年与民进党删除7天国假。民众党摆出激进反民进党的姿态,却与同样腐败的国民党结盟。蓝营政客短期内稳住席位,在遭遇更大挑战前将抗拒再以民生改良换取支持,以免损及资本家和大企业利益。

国民党伪装能与中共谈和,利用群众对战争的恐惧,实则深知在中美冲突下几乎毫无空间。社会主义者将中美冲突描述为帝国主义冲突。意思是说这不是“民主与独裁”的冲突,而是两个最大资本主义超级大国经济与地缘政治实力的较量。中、美统治阶级都不关心民主权利。

考虑到当前全球力量对比,台湾资产阶级总体而言只能选择靠拢美国。因此,亲资蓝营政客在最关键的军事方面并非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和军事化,只是批评民进党低效贪腐。他们的策略是一种“虚假和平主义”,为了拉拢选票,与民进党的亲美路线稍加保持距离。而他们真正的立场是,他们比起民进党更有能力管理美帝在台湾和台海的利益。这正是国民党自1940年代以来的历史性角色。

展望民进党7月26日败选后,蓝营或许会在国会占多数一段长时间,甚至民众党借由反民进党激进形象有所成长,但这一阵营并不提供取代民进党的任何实质性政治替代方案。两个阵营都将牺牲劳动群众利益来维护资产阶级,而这越来越意味着以“国防”和战争之名压制民主。

一个内部危机的时期

726后,内部权斗更加公开,绿营内部有的主张民生改革博取支持,而更大一部分群体鼓吹加强指控蓝营亲中共,两者皆是要让民进党能重新巩固权力。虽然资本家曹兴诚、以及效法纳粹的八炯等极右翼人物暂时见败而退,但他们用来推动罢免的针对中国人的种族主义和威权化鼓吹,将由民进党内外的绿营人物继续推行。

这些紧张局势或将导致民进党在下一阶段分裂。民进党的一次或多次分裂、并最终带来新的亲资分裂势力出现,未必会遏制民进党领导层的右翼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转向,反而可能只是巩固民进党的右转。

赖政府尽管预料难从8月23日第二轮罢免中获利,仍表态全力支持,因为害怕示弱认错将使绿营内斗失控,也恐惧“深绿”支持者因幻灭而背弃,但这种绝望中的豪赌尽管也许能够出乎意料成功罢蓝数席,赖政府仍不会因此得以强化、或解除危机。

民进党的急剧右倾是更广泛国际趋势的其中一部分,从美国到德国再到日本,全球各地的资产阶级统治者都在转向更反动、威权的方向(所谓中共政权也是这一右转趋势的一分子)。然而,对民主权利的攻击并非单向发展。社会主义者解释道,民主权利从来都不是建制政党或各宪法所决定、保护的,而是群众斗争反抗资产阶级统治者特权与权力的成果。

美方近日拒绝赖清德过境纽约,特朗普对台加征高于针对日韩的新关税(台20+N%、韩15+N%、日15%),使赖政府难有亲美成果掩饰执政危机。相反,在特朗普残酷的帝国主义政策下,民进党越来越容易被视为不受欢迎的附庸国而非“盟友”。赖政府若尝试温和路线,则无法打破权斗僵局,而诉诸有限民生改良,亦难与蓝营区隔而一无所获。因此赖政府最终更可能以右翼民族主义动员支持,以绕过国会、扩张行政权,以尝试巩固愈发脆弱的统治地位。此举只会激化既有的社会矛盾,使赖政权更加不稳。

蓝绿白领袖将群众局限于政治的边缘地带——即选罢制度,他们希望可以自上掌控局势。他们压制真正挑战资本体制的抗争,例如组织工会与一个劳工政党、群众抗争争取更高薪资、养老金以及更多社会开支,并充公炒房等。蓝绿白皆无能为民生困境和战争阴霾提供真正出路,才需要以“抗中保台”或“反民进党”转移焦点。

这场权斗注定旷日持久,加深群众对政府、国会、司法等机构的不信任。这标志着一场深化、严重的议会民主制危机,而这个制度其实是资产阶级掌握实权的一个幌子罢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权力制衡”制度并不能真正保障民主权利,也无法改善民生。工人阶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制度,首先要建立一支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力量。

蓝绿白都支持的亲美帝国主义不会带来民主与和平,反而可能让台湾成为全球战火的引信。中美帝国主义所代表的军事与经济威胁,意味着需要与中美及全球劳动人民的团结反战、并反对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

“依靠蓝营反民进党”与“国难当前不应抗争”这两个互相矛盾的情绪仍会使群众在对独立出路的探索中,出现各种复杂曲折和阻碍,但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危机也持续暴露所有资产阶级政党的背叛,并且向越来越多的人证明,不进行制度变革取代资本主义就没有希望。

劳动阶级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建立自己的组织,以争取自身权益,发起一场全台一日大罢工的运动。这样一场运动应当以废除压制工会的法规、提高工资、广建社宅,并挹注长照与托育服务而非军备竞赛为诉求。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是打破资本家的权力,将大公司和银行纳入民主公有制。须建立一个由下而上、实行民主决策的劳工政党,独立于蓝绿白的财团专制。同时,真正反对中美帝国主义及其致命军事计划的唯一力量,正是台湾与全球劳动阶级群众斗争,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当前全球资本主义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