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More

    各大院校出現退聯潮

    左仁 社會主義行動

    香港大學通過退出學聯決議後,學聯面臨分裂的危機。各大院校成立了退聯關注組,無疑反映本土派勢力日增。本土派學生策動退聯,只求嘩眾取寵,但卻沒信心爭取學生支持自己的右翼和種族主義綱領,因此採取只破不立的手法。

    退聯並不會將學生會的民主化,也不會強化學運的力量,反而只會令民主運動更為零碎化,組織更為困難。

    但普遍學生之所以大力批評學聯,並不只是因為本土派的影響,而是對學聯官僚體制的不滿一早存在。因此,有必要將對學聯的真誠批判與本土派嘩眾取寵的技倆分開來看。學生在民主運動中地位崇高,退聯事件提出的問題相當重要:如何避免學運分裂,同時改變學生會架構和領導層的不民主,要建設戰鬥性學運。

    香港大學舉行退出學聯的公投,結果為2,522票贊成,2,278票反對,1,293票棄權,以224票之差通過退聯。事件引起連鎖效應,嶺南大學也有同學成立了退聯關注組,將於三月初舉行退聯公投。而浸大、理大都有學生成立退聯關注組,中大的「本土學社」亦表示或於下月發起退聯公投。

    退聯關注組的學生主要本土派思想影響,其中嶺大退聯關注組的周韋樂就是熱血公民成員。各大院校的學生會都愈來愈受本土派的意識形態影響。嶺大三年級生的余同學就向筆者表示,新一屆的嶺大學生會就有很多本土派分子,提出「中港區隔」、「香港獨立建國」等右翼民粹思想。他們利用退聯議題為自己造勢。但支持退聯的學生只有少數是明確的本土派,多數是泛泛不滿學生會的官僚體制。我們一定要將兩者區分。

    學聯雖然承諾會進行「體制內改革」,但沒有實際方案。兩方都沒有將背後的政治鬥爭放在枱上公開辯論,而只集中在於繁複的技術性問題。沒有人提出戰鬥性學運的新選擇。

    港大早前通過校內公投決定退聯
    港大早前通過校內公投決定退聯

    組織官僚化

    在雨傘運動中,群眾看穿泛民政客及佔中三子拖運動後腿,因此大力支持學聯,令學聯一躍成為運動領袖。但同時,學聯卻沒有與泛民過往小圈子的組織方式決裂。

    學聯與泛民政黨及親泛民的民間團體開閉門會議,決策後通過媒體「知會」學生及群眾。這令學聯與普遍學生愈來愈脫節。嶺大的同學又表示:「罷課委員會應該盡量吸收同學進去,但他們點到即止,有很多同學來開會後,認為自己沒有實際權力和位置,就沒有意欲再來。」

    由反國民教育到去年的雨傘革命,學生愈來愈投入政治運動,開始與學聯由上而下的組織方法發生衝突。各大學生會未能在學生群眾中紥根,建立有實體架構和具動員能力的組織。

    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香港的學生會往往以「學生純潔性」的名義,排斥不受泛民控制的組織參與,令不同意識形態的辯論受到扼殺。如果有學生提出更鮮明的立場,就會被指控為「騎劫學生會」。「政治背景」不應該是禁忌,任何學生組織都會有其政治傾向。在群眾運動成熟的地方,各政黨都會有青年部在大學裡公開活動,宣揚自己的政治立場,讓學生在民主辯論的環境下選舉。

    中大學生會候選內閣「野草」的會長王澄烽是左翼廿一成員,被本土學社揭發後進行「公審」。這種獵巫行動製造一種反左翼的白色恐怖,從而貶低整個左翼運動。我們捍衛任何政見人士參選學生會的權利。但是,我們認為任何候選人都不應隱瞞自己的政治背景,而應該公開其政治身分、公開明確的政治立場爭取支持。

    共識制的不民主

    本土派虛偽地批評學聯決策不民主,學聯回應指自己向來以共識制決策(即八大院校的代表討論直達全體一致的立場,就成為學聯的立場),可以保障各大學生會的自主性。共識制聽起來很民主,但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時各大學生會為了勉強達成共識,連夜開會通宵達旦而不能明確決策,結果最後由一小撮人決定最重要的事宜。另一種情況,就是少數派在「團結」的壓力下被迫拋棄自己意見,令民主辯論窒息。專制者往往用「共識制」獨攬決策權,歐盟在共識制下還是由德國支配,美國政制也充斥著共識制。共識制在操作起時,只要有一方阻撓就可以停止一個議案或行動向前行。社會主義行動支持多數制的民主概念,在重大問題上公開投票,並容許充足的討論和辯論。

    學聯既然是一個平台。各大學生會毋須在政治立場上達成一致共識,而應該各自表述爭取學生支持。在具體行動(例如組織聯校罷課)上盡量協調和團結。

    與泛民緊密合作

    學聯與泛民政黨及民間團體緊密聯繫,深受其政治立場影響。在雨傘革命退潮後,年輕人及學生愈來愈激進化,尋求變革的出路,但感到絕望與不耐煩。泛民領袖無心無力帶領群眾鬥爭,又將小圈子領導層強加在運動上。雨傘革命期間,自封為領導的「五方平台」包括了泛民主派、和平佔中、學聯及學民思潮,還有一堆從沒公開團體名的民間團體。學聯在「五方平台」與泛民緊密合作,縱有分歧也不公開表態。因此,本土派伺機指控學聯「勾結」泛民,從而收割學生不滿泛民的情緒。這做法與他們在雨傘革命裡提出「沒有大會」、「不要領導」是一脈相承的。

    此外,在雨傘革命期間,學聯發表《致習近平公開信》,懇求中共獨裁者容許香港落實真普選。學聯與泛民政黨的立場一樣,為了避免觸動中共的神經,沒有鼓動中國內地群眾起來抗爭,將雨傘革命蔓延至中國,清晰表明有必要打倒一黨專政。本土派學生團體更走得更遠,倡議中港區隔,認為中國的民主運動與香港無關,提出要放棄「建設民主中國」的綱領。若果這一立場主導整個民主運動,只會招致鬥爭的失敗。

    學生福利的鬥爭

    退聯表面是技術細節的變動,但實際上這代表著香港學運反動倒退的一步,將令團結抗爭更加困難。當要發起聯校抗爭的運動,未來將會更為困難。學聯過往發動過抗爭爭取學生福利,尤其是工人階級家庭出身的學生,例如反加學費運動都需要聯校參與。實際鬥爭將揭露本土派的右翼立場,他們嘩眾取寵的技倆只會危害學運。

    退聯無補於事
    清除官僚體制 建設獨立民主學生會

    本土派策動的退聯成功後,會令他們的信心大增,從而逐步把持學生領袖席位。但同時若果學生會沒有制度變革,即使學聯全面瓦解,八個學生會還是會繼續官僚。此外,沒有各院校學生會聯合行動的平台,社會運動更為零散化,學運的組織力量不但不會加強,反而將會倒退。因此,我們認同現行學生會及學聯的架構並不完全民主,但我們反對退聯。

    學聯提出的自我改革是不足夠的,需要由下而上組織起來向學聯領導層施壓,清除學生會的官僚體制。現時學聯架構冗贅,作為一個協調各學生會行動的平台,完全可以簡化。此外,學生會往往受校方制肘,沒有真正獨立性,因此有需要與校方官僚抗衡,爭取學生會的自主權。

    學聯過往召開的全民大會很多時淪為空談俱樂部,實際決策權還是落在一小撮官僚手中。其中一個例子,就是9月28日雨傘革命爆發當晚,城大舉行的罷課會議後,完全沒有落實討論的結果,學聯號召「無限期罷課」後並無做過動員和組織工作。

    學生會每月召開有實權的全民大會,讓學生參與討論及決策,在重大問題上投票決定。學生可以隨時通過民主程序罷免領袖。在各學系和班級建立民主架構與活躍的會員基礎,由下而上監督領袖。只有學生積極投入學運鬥爭時,才能徹底廢除官僚惡習。從雨傘革命的經驗可見,當有大事發生時,學生是會全程投入鬥爭的。

    學運需要一場民主革命:建立獨立民主、具群眾性的學生會組織,全面改組學運,但退聯行動只是學運的的反革命。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