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
More

    「電子海洛因」與「精神鴉片」?  中共污名化打壓電子遊戲的背後

    李甬 中國勞工論壇

    中共政權針對電子遊戲業再度出手,對電子遊戲大肆污名化及予以嚴厲打壓。更以行政手段「規定」未成年學生每周只能遊戲3小時,且只能在週末和假日進行。根據規定,中國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周日和法定假期的每天晚8點至9點對未成年人提供一小時服務。

    不合時宜的思維

    這一政策立即引起國外內的嘩然,當然,更深層的原因離不開作為習近平政權出手打擊科技與互聯網企業。對於受這政策影響的青少年學生而言,這不倫不類且「雞肋」的「週末一小時」政策所顯示的則完全是官僚的無知和與實際生活的脫軌。

    中共這已經並不是首次針對電子遊戲,在這背後有著深遠的社會主流意識和傳統文化的輿論根源。習近平突然推出這一政策是為了爭取家長支持,通過以「萬惡」 的電玩作為戰靶,營造政府政策大刀闊斧、力圖解決人口危機以及兒童教育負擔的的形象。2000年官媒《光明日報》就刊載了《別讓遊戲機害了一代人》的文章,同年又再發表《電腦遊戲:瞄准孩子的「電子海洛因」》,這是隨後電子遊戲在中國被污名為「電子海洛因」、「精神鴉片」的濫觴。

    2007年,開始正式付諸實行一套針對網絡遊戲的「防沈迷系統」。這系統日益嚴密,至今,配合手機實名制和AI人臉識別技術,雖不說能完全滴水不漏,但已不是十多年前隨便下載一個「身分證號碼生成器」就能繞過的關卡。

    但事實上,中國的遊戲廠商卻因此而受到了即時且嚴重的打擊,這不僅僅體現於受政策影響而造成的股價和市值下跌這些帳面上的損失,更造成了營運成本的大增。據悉,AI人臉識別技術的調用成本約為每次0.68~1元,如果玩家每次登錄都識別一次的話,所增加的成本簡直難以想象。長期下來,即便騰訊也難以負擔附加成本,更遑論那些小本經營,旗下只有一兩款遊戲的小廠商了。

    這對中國經濟可造成深遠的影響。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發表研究報告,直到2030年時,中國因鎮壓科技公司將造成45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習近平政權願意受這巨額的帳面損失,動機在於他們認為,不論作為金融企業還是收集大量資訊的企業,都不能放任這些科技巨企發展至「大到不能倒」,對他而言,騰訊已相當龐大,在香港港交所市值達6560億美元,旗下的微信用戶達12億,並從中蒐集了巨量的用戶數據甚至通訊內容,對於中共而言這些都事關「國家安全」,絕不能失去對這一切關鍵點的控制。

    古板的家教教條

    社會上大部分傳統家長仍沒有擺脫「勤有功、戲無益」的古老家教教條,視各種消遣娛樂為洪水猛獸。不論是五六十年代興起的新派武俠小說,七八十年代的搖滾樂,到八九十年代的電視劇都有過被視為「精神毒品」、「教壞下一代」的污名化日子。這不僅為習近平打擊娛樂產業的民粹政策提供了土壤,也誕生了諸如「豫章書院」和「楊永信電擊療法」這種通過折磨虐打青少年,摧殘其心智以「戒除網癮」的恐怖畸胎。

    歸根究底,每一代人都有其趨之若鶩的娛樂形式。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激烈競爭壓力下亦難免令人更熱衷於尋求「高濃度」而激烈的娛樂形式。這些娛樂手段反過來同時又為資本所控制,它們不會在乎娛樂的「質量」或「健康」與否,只求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戶投入消費,迅速大量地獲取利潤,無可避免會令部分人迷失其中。對於廣大的中國青少年而言,過大的課業壓力、缺乏公共娛樂空間和多元的娛樂方式、家長對娛樂的錯誤理解和刻板印象等因素,都很容易造成青少年學生沈迷電子遊戲。

    因此,這實際上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整體性問題,「青少年沈迷電子遊戲」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非常次要的表現。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應由家長、學生、教師共同民主地制定教學的課業與作息安排;擴大公共教育的投入,減輕學生的壓力和家長的教育成本;社區建立充足多元的公共休憩娛樂設施並免費開放;設立全面的托兒服務。並最終建立一個開放、多元、而活潑的社會主義社會。為此,資本家對經濟發展的控制以及高壓獨裁體制都要被廢除。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