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More

    Netflix劇集《三體》引發爭議

    文革與種族的討論反映了中國什麼問題?

    李甬 中國勞工論壇

    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代表作《三體》分別被騰訊及Netflix改編成電視劇搬上螢幕。而Netflix版的《三體》卻引發了眾多爭議,當中主要是集中在對原著改編的討論,對文革這一重點場面和劇情的呈現手法,以及對角色的種族問題。這場爭論深受政治影響,最終也反映了中美帝國主義權力爭鬥的影響。

    文革

    騰訊版對小說中的文革場面基本都避而不談。原故事的這一重要部分已被刪減,因為執政的中共對於這部分感到非常不安。主角葉文潔父親葉哲泰在文革批鬥大會上被打死,以及文革結束後,葉文潔找到打死她父親的女學生,要求女學生懺悔道歉卻遭到拒絕。這些場面在騰訊版中通通都沒有拍攝。在描述葉文潔被下放兵團時,也用了「革命」來隱誨地代指文革。

    相比之下,Netflix版本的《三體》對文革的呈現效果則非常強烈而且直白,對於批鬥大會的場面,紅衛兵對葉哲泰莫明其妙且荒誕不經的指控,以及過程中的暴力都展現得非常仔細。然而正是這一部分引起了中國民族主義者的反感,他們抗議道Netflix是「為了一碟醋而煮一頓餃子」,意思是指Netflix是為了借用文革場面來抹黑中國,才會去改編拍攝《三體》這部小說。儘管這些民族主義者會講出一切來支撐他們的帝國主義「大中華」敘事,但這種反對意見並非毫無根據。西方媒體與電影業改變甚大,從十年前因為想在龐大的中國市場賺更多錢、基本上傾向親中,到如今對中國更加批判。

    《三體》原著小說在2006年出版,當時言論空間相比今天習近平治下寬鬆得多,且當時科幻小說在中國仍然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冷門文學類別,讀者群體很小。直到後來小說獲獎,英文版在歐美市場大受歡迎,這個主題才進入中國主流娛樂視野。

    於是對中共而言,這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尷尬的情況:一方面,習近平非常渴望中國能夠「文化輸出」,在這場帝國主義衝突中提升中國在國際的地位和影響力,也增強中國的宣傳力量;但另一方面,受國際矚目的文學作品偏偏卻又包含了他們最不願意公開的「黑歷史」。中共曾嘗試力推劉慈欣另一部短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的兩部改編電影,電影中不但沒有任何「敏感」的議題,更全力刻畫中國人奮不顧身拯救世界的形象,可惜電影雖然在國內反應不俗,但在國際上對反應冷淡。事實上,這兩部電影對原著小說中明確的政治訊息進行了大幅重寫及刪除,原著中故事的主線在於政權面對末日危機時的專制政策和對民眾造成的苦難,最終民眾不堪忍受而推翻政權,這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中共對新冠疫情的清零政策,但電影所講的則完全是另一個無關的故事。

    有趣的是,飽受中國民族主義者批評的Netflix版《三體》文革場面,其執導導演曾國祥,是香港著名演員曾志偉之子。曾志偉也是一個民族主義者,立場親中共,在2019年香港抗爭運動其間曾表達支持警察鎮壓示威群眾。

    種族

    至於對角色的種族討論議題,則反映了中國國內令人憂慮的種族主義情緒。原著小說中第二部主角羅輯,在Netflix版《三體》中改為由黑人演員賈方·艾德波(Jovan Adepo) 出演,也引起了中國民族主義者的反彈。雖然網上的討論表面上都是在表達對角色情節改動過大的不滿,但在字裡行間往往流露出對黑人的蔑稱和各種種族主義的低俗笑話。從黑人出演比歐美白人出演更激起憤慨這一點,就可見當今中國存在的種族主義。

    這反映了中共政權長期以來大力壓制關於政治話題的討論,但又對網絡上的種族主義甚至仇恨言論大開綠燈,作為一個言論的「洩壓口」。以致於有人指「在中國,唯一比西方有著更多言論自由的地方,就是你可以自由地表達種族主義和仇恨言論」。這種長年累月的縱容令大多數中國人對此毫無敏感性,並潛移默化地烙上了(尤其是對非裔和南亞裔)的種族主義意識。從工人與受壓迫者鬥爭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危險的事實,馬克思主義者與左翼必須不懈地與之鬥爭。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