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權希望利用尖端AI推動的鎮壓手段,牢牢控制社會高壓鍋,但這終究會失敗。
朱工和莫比 中國勞工論壇
2025年5月,北京舉辦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展會禁止公眾入場,僅對獲授權的警員和工作人員開放,任何試圖拍照的行為都會遭制止與盤查——除非出示警官證。據《南華早報》報道,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展出一款針對Telegram與VPN使用者的監控系統,聲稱已收集逾300億條消息,監控了7000萬個Telegram賬戶及39萬個公開頻道和群組。展品宣傳視頻中還演示了如何入侵中國手機號註冊的Telegram帳號,並實時監控涉香港政治內容。研究所稱,此系統的開發動機源於2019年香港群眾運動中Telegram的廣泛使用。
高科技產品亮相警博會
華為、科大訊飛、海康威視等資本主義科技巨頭企業也展示各自基於AI的監控產品。第三研究所還展示了「個體極端行為多維情報分析」技術,聲稱可以借助AI分析購物記錄、社交媒體帖子等數據識別所謂「高風險人群」。自從去年11月珠海襲擊案後,各地政府被要求加強對 「個人極端行為」的全面防控。這也再度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的分析:個人恐怖主義行為不僅無法撼動政權,反過來為統治者升級鎮壓提供藉口。
其實對這些對海外平台的黑客工具,依舊幸存的中國政治異見者並不覺得新鮮——因為不瞭解這些技術的人,多半早已被「喝茶」了。2021年初,左翼組織「工號51」在Telegram上組織數千人聲援被捕的外賣員領袖陳國江,隨即數十名群員甚至管理員被警方抓捕。有人因使用中國實名手機號註冊賬戶被精准鎖定,有人因不安全的VPN暴露真實IP地址。在此事件中,中國的左翼活動明顯遭受重創,許多團體被迫解散,或轉入更隱秘、更小規模的地下活動。事實上,早在2019年,中共就有協助香港警方黑入Telegram、逮捕多名頻道主併發布「此頻道已被警方移除」消息恐嚇群眾。2024年,Discord上一名中國政治網紅的粉絲群「鍵政大舞台」數百成員也在同一日被跨省抓捕。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這屆警博會的詳細報道是阿里巴巴控制、面向海外的《南華早報》發佈,不會使用VPN的中國民眾根本無從知曉(就像被拒之警博會門外一樣)。報道看似披露了技術細節,實則是向海內外異見群體釋放威懾信號,營造「除非你閉嘴,否則你無處可逃」的恐怖氣氛,以瓦解潛在反抗者的信心與鬥志。
在中國,數字鎮壓早已被用於日常統治與打擊群眾抗爭。2022年,河南村鎮銀行儲戶赴鄭州抗議存款凍結,次日健康碼集體變紅,在當時防疫管控下被限制了出行權。2022年11月底「白紙運動」的街頭抗議中,當局調用基站數據,追蹤現場手機信號,對參與或僅僅途經集會地點的市民進行事後約談與警告。當下,在微信群里談及「罷工」便會觸發關鍵詞警報,當地警察極大可能請事主約談甚至拘留。
這些高科技鎮壓手段固然造成了廣泛恐懼與沈默,但終究無法遏制群眾的不滿與憤怒。2022年群眾抗議前,中共審查機器竭盡全力刪光烏魯木齊致命大火的消息、但全國民眾仍自發走上街抗議——因為那場火災只是點燃全社會不滿火藥桶的火星。即便在極權機器的強力壓迫下,一部分群眾和抗議參與者也在積累重要經驗,這些經驗對於未來的反威權鬥爭將極為有價值。馬克思主義者有責任鼓勵為鬥爭指出前進方向的那些結論,特別是工人階級需要自我組織起來並發揮領導作用。我們警告道,不要得出任何削弱鬥爭的結論,例如拒絕組織、崇尚自發性、「如水」的鬆散作法,以及這些錯誤觀念中最危險的「排除政治」。
技術無法扼殺群眾憤怒
2022年的抗議對中共政權的衝擊,比習時代發生的任何其他事件都要猛烈。迫使抗議從街頭散去的並非僅僅是國家鎮壓;更大的因素是中共「清零」政策突然崩潰、陷入混亂後引發的那一波新冠感染。在接下來的6-8週,這波疫情估計造成150萬人死亡。對中共來說,最大的震撼是這些抗議居然還是發生了,而且蔓延得如此之快。耗資上百億元的數字監控和「維穩」機器(每年開支甚至超過軍費)未能阻止抗議爆發,而阻止抗議正是其設計初衷,這暴露了這項極其昂貴投資的政治局限性。
在前東德斯大林主義獨裁統治時期,1/8的總人口都是秘密警察「史塔西(Stasi)」的線人;這並未能在1989年群眾起身反抗時輓救該政權。正如俄國革命領袖托洛茨基談到獨裁者斯大林時所說:「歷史的報復比有權力的總書記的報復更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