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約大舉行動、擊落俄羅斯無人機後,《金融時報》於9月11日撰文寫道:「北約戰鬥機首次在波蘭領空擊落俄羅斯無人機。這是自2022年2月莫斯科對烏克蘭發動全面戰爭以來,俄羅斯與北約之間最嚴重的衝突。」
Per Olsson 社會主義替代(ISA瑞典)
(本文首次發表於2025年10月1日)
幾天後的9月13日,一架俄羅斯無人機侵入羅馬尼亞領空,三架俄羅斯戰鬥機進入愛沙尼亞領空達12分鐘;於是繼波蘭後,愛沙尼亞啟動了《北大西洋公約》第四條款(北約國家應在危機下協調應對措施和攻擊行動)。此後,另兩個北約國家——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也先後啟動了第四條款。
俄羅斯入侵波蘭、羅馬尼亞和愛沙尼亞領空的行為被稱為對北約凝聚力的一次歷史性考驗。
這些行動似乎主要意在試探,看看美國與特朗普準備作出什麼反應。特朗普政府的回應自相矛盾。但本質上,華盛頓一直認為,應對俄帝國主義的行動責任在於歐洲的北約成員國。這也就是特朗普政府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立場。普京政權目前正利用這一點,升級針對烏克蘭民眾的無人機戰爭,同時在烏克蘭東部佔領新的疆域。
特朗普最近表示,在歐洲的幫助下,烏克蘭可以收復目前所有的俄佔區——這正體現了特朗普將責任甩給歐洲的立場。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項目主任伯格曼(Max Bergmann)於9月24日向芬蘭廣播公司表示,「如果你讀完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的全部帖子,你會發現他一直以『祝大家好運!』結尾。換句話說,他在祝願歐盟、烏克蘭,甚至我覺得他也在祝普京好運。」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的發文,或許也是他考慮放棄嘗試結束烏克蘭戰爭的第一個跡象。
瑞典經濟議題播客頻道EFN於9月25日援引《金融時報》的報道稱:「歐洲官員擔心,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關於烏克蘭的新表態意在給他們設定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而使這位美國總統在基輔於戰爭中受挫或資金告急時,能夠把責任從華盛頓身上轉移出去。」
俄羅斯侵犯領空與烏克蘭戰爭的升級同時發生,導致波羅的海地區達到前所未有的緊張局勢;瑞典政府的好戰言論則更是雪上加霜。瑞典國防部長、鷹派人士榮松(Pål Jonson)上週表示,「北約已做好對俄軍事衝突的準備,而現在正是加強在最東端盟友領土上軍事存在的機會」。
這些威脅與其他歐洲政府和克里姆林宮的類似聲明一起,增加了北約和俄羅斯帝國主義之間進一步武裝對抗的風險,而其後果或將完全失控。
或許當前局勢的危險性會使俄羅斯和西方帝國主義有所收斂,但倘若這一情況發生,也只能是暫時的。只有俄羅斯、烏克蘭直至全球群眾的鬥爭和組織,才能開闢一條終結戰爭和軍國主義的道路。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一場群眾運動,反對軍國主義、戰爭販子以及一切帝國主義。
我們呼籲:
- 建立全球鬥爭,反對帝國主義掠奪、軍國主義和戰爭;立即裁軍,禁止核武。
- 建立群眾運動,反對戰爭、暴力和壓迫——為建立一個和平、自由的社會主義世界而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