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住房危機不可能靠服務於大型建商的各黨派來解決
西道夫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ISA台灣)
民進黨政府在九月祭出一系列住房政策,這是繼八月大罷免大挫敗且民調創新低的背景下,企圖挽救其選舉支持的舉措。該政策包括《租賃條例》修法草案,以及「新青安」房貸鬆綁措施等。但這些措施實際上仍舊在維護房東與資本主義建商的利益,且無法解決勞工階級迫切的住房困境,甚至進一步惡化。
房租新規注定失敗
台北作為許多勞工才能找到好工作的城市,平均卻得不吃不喝至少17年才能買到房,這使得許多人轉而租屋,但租屋市場一樣惡劣,2025年7月房租年漲幅逾2%,近年來薪資漲幅遠跟不上房租漲幅!
《租賃條例》修法草案雖規定續約租金漲幅不得超過當月房租指數年增率,房東卻依然能找到方法欺騙租客,例如趁法規落實前的空窗期哄抬租金,或以終止契約、收回自用為由規避新規,利用台灣租屋市場佔九成的黑市繼續出租(多數房東威脅房客不能申請補貼以免被政府追稅),或利用當前極低的囤房稅故意不出租囤房炒作,就算認為減稅優惠有利可圖而願意出租的所謂「公益出租人」,也常被租戶控訴藉機漲租。
房奴政策變本加厲
「新青安」是民進黨前屆政府留下的政策,該政策從一開始就包裝成「幫年輕人買房」,吸引青年成為背債更久的房奴,為的是讓建商出清(用來炒房而新建卻滯銷的)空屋。當時是2023年第三季,滯銷新屋已創新高來到9.5萬間。
而今最新統計來到2024年第四季,滯銷新屋又創新高至11.1萬間。就算支持度創新低,賴政府仍堅守其親建商本色,因此推出的只能是假改良,以改善自身形象,現實中則繼續幫助建商賣掉難以出售的房屋,於是宣布「新青安」銀行房貸放款不受銀行法72-2條金融槓桿限制,這加深了「新青安」為推銷房屋而套殺房奴的罪惡本質,且鼓勵投機套利吹大房市泡沫。如此新措施也沒能挽救民望,反而贏得資產階級的歡心,在9月4日此政策拍板後營建類股聞訊漲停。
藍綠白皆服務大型建商
內政部去年2,000億元(台幣,下同)的社宅計畫仍未通過,民進黨選前說要新建13萬社宅的承諾注定成為空頭支票。至於已經核定的3,000億的租屋補貼,由於不會侵害房地投機者的既得利益,只是經過租屋族帳戶而落入房東口袋,自然受到民進黨的親睞,也藉此裝作施恩於民。囤房稅2.0更是形同虛設,政府不願勾稽水表電表揪出投機者,且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動用自家人頭偽造自住用途避稅,而這只是各種規避手段之一。
民眾黨批評政府「新青安2.0」將擴大房市泡沫,但它和國民黨構成的藍營已主導立法院一年多,卻未見住房改革被擺至首位。他們更熱衷於利用群眾對民進黨的不滿、將民眾注意力轉移到維護其「抵制」民進黨的權力,以免暴露自己同樣虛偽與親資路線。藍綠權鬥看似不可開交,卻團結維護建商利益,因為他們都收取大量建商政治獻金,光是民眾黨在2023年就從建築與不動產相關財團收取至少605萬,更別說藍綠兩大資產階級政黨。
住房危機加劇
全台七都預售屋銷售率已創16年新低,且近年接連爆出預售屋爛尾、危老重建停工、建商捲款跑路,顯示炒房金融鏈危機進入新階段。長年吹大的房市泡沫令廣大基層民眾無法負擔得起房價。在全台空屋率9.79%的情況下,多數空屋如果被公有化並通過居民民主控制,本能用於滿足公共住宅、醫療、托育、長照、庇護所和災民安置等群眾迫切的需求,而非囤房投機的商品。
大量空屋是社會資源只因增加資本利潤而被浪費的證明!我們有理要求免費公宅,以免更多受家庭職場歧視而生活不穩的同志、受家暴與房東排擠的單親父母、無處安身的氣候難民、面對經濟海嘯的勞工流離失所。社會主義者主張為此即刻展開大膽社宅計畫也將滿足當前300萬租屋族需求,並設置托育長照等公共服務。
要抵抗富豪建商的阻撓,就需要一個工人政黨與政府,將建築與金融產業民主公有化,以打破富豪建商的經濟控制,交由員工、基層居民和全體工人階級民主管理。如此也才能有效阻止房地炒作金融鏈並全面廢除勞工階級的住房貸款,以及制止草菅人命血汗的建築工程。因此我們必須獨立於藍綠白建設屬於基層勞動者的住房運動,並以一個群眾性的工人政黨反擊,以終結讓住房淪為投機炒房工具的資本主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