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More

    2019:關鍵的一年

    習近平的惡夢正在成真

    第53期《社會主義者》雜誌(中國內地版)社論

    去年年底以來,習近平多次說中國將面臨「難以想像的危險」。隨著中美貿易戰的繼續進行、中國經濟急速放緩、香港爆發空前的反送中運動、台灣反中共情緒日漸高漲、以及國內群眾抗爭彼伏此起,習近平的惡夢正在成真。2019年,無論是對於中共獨裁政權和全球資產階級,還是對於中國以及香港、台灣群眾鬥爭,都會是關鍵一年。

    貿易戰一周年

    7月6日是中美貿易戰正式爆發一週年。此前不久,習近平和特朗普在日本大阪G20峰會上會面,再次達成停火。雙方同意繼續談判,暫時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中美政府都面臨國內經濟下滑的壓力,所以希望通過停火來安撫本國和國際資本家,穩定「市場信心」,否則全球股市將暴跌,實體經濟也可能陷入衰退。

    中美貿易戰正在拉低兩國和全世界經濟增速。工銀國際近日發布的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降到3.1%,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4月(即上一輪關稅開徵前)做出的預測還低0.2個百分點。6月,官方和財新兩方面給出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都表明中國製造業活動萎縮。官方PMI主要觀測大型國企,而財新以中小私有企業為主。這部分是由於貿易戰導致出口訂單減少,部分是因為國內消費低迷。與此同時,美國經濟也在走出「上升週期」,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率僅2%。

    習特會後,特朗普承諾放鬆對華為的禁令,允許部分美國公司繼續向華為供貨。中國則將購買大量美國農產品,而且實際上,在習特會前夕,中國進口了54.4萬噸美國大豆「以釋善意」。而且習特會之後不久,李克強在大連「夏季達沃斯」會議上宣布,中國將於2020年完全取消外資對證券公司的持股比例限制,比原計畫早一年。另外,李克強也表示中國將向外資開放更多經濟部門。這也被視為中國政府在貿易談判中的讓步。

    但習特會只不過是一場表演,並沒有任何實際成果。這證實了我們之前的預測(見本期雜誌《中美衝突持續升級》)。如香港《南華早報》一篇專欄文章所說:「現在的狀況和上次習特會時幾乎沒有什麼改變……談判人員還是會繼續面對導致兩個月前談判崩盤的那些難題」。美銀美林的首席全球經濟師伊桑·哈里斯(Ethan Harris)說:「這只是暴風雨中的一段平靜期。」

    全球資本主義所面臨的難題不僅僅是貿易。新興市場債務攀升,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波斯灣局勢緊張,朝鮮核問題看不到出路,這一系列問題意味者,如果中美之間展開全面貿易戰,可能給本就脆弱的全球資本主義帶來難以想像的嚴重後果。

    暴風雨中的平靜期

    在中美帝國主義衝突之下,貿易戰的前景黯淡不明,難以預測。雙方有可能達成裝飾性的協議,暫時結束貿易爭端,但在科技和地緣政治的對抗仍會繼續,然後可能反過來重新點燃貿易爭端。

    就像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所說:「就算達成協議也沒有什麼意義。《美墨加貿易協議》的墨水還沒有乾,特朗普就威脅要對墨西哥加徵關稅。」他還強調說:「特朗普可能是過去5任美國總統裡對中國最壞的一個,但可能也是未來5任總統裡對中國最好的一個。」

    全球保護主義和國家資本主義趨勢(包括美歐)的增長,將令中國資本主義面臨更加愈發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對抗。

    貿易戰令中國本就糟糕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政府想用「定向刺激」來扶持中小企業,而非採用大規模刺激方案,以期避免已達危險水平的債務繼續增加,但這種方法對經濟的拉動效果並不顯著。同時地方政府、銀行和資本家的投資意願低下。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和銀行害怕當中央政府重新把「去槓桿」當作首要任務時,他們在這段時間積累起的新債務會成為負累。

    接管包商

    5月24,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接管存在「嚴重信用風險」的內蒙古的包商銀行,以免該銀行一旦破產引發銀行業連鎖倒閉潮。就在包商銀行被接管的同一天,央行成立了存款保險基金公司,用於救助瀕臨破產的銀行。

    包商銀行是自1998年以來中國第一家被政府接管的商業銀行。雖然它只是一家小型城市商業銀行,但接管事件揭露出以往被忽視的中國數百家小型銀行壞帳問題,因引發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中國所有中小型銀行的資產加起來規模和大銀行的總和不相上下,但是更依賴銀行間借貸。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稱,城市和農村商業銀行是中國銀行系統「最薄弱的一環」。這些地方銀行和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關係密切,而後者多年以來一直是中國債務問題最受關注的焦點。包商被接管之後,大型銀行大幅縮減對小型金融機構的貸款,導致後者的現金流動性驟然緊張,迫使政府不得不再次出手紓困,央行立即向中小銀行注入了約6000億元人民幣資金,並為所有零售存款提供擔保以防止出現擠兌。

    由於接管包商銀行造成的連鎖反應,法國興業銀行的經濟師姚炜說:「雖然我們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避免系統性流動資金危機,但我們越來越擔心,未來幾個季度中國經濟可能會付出代價,經濟放緩會更加棘手。」

    除了製造業萎縮之外,6月中國服務業擴張速度也在下降。尤為引人注目是,一直被政府稱為新經濟增長點的科技業正面臨困境。其中一個例子是,曾在新三板上市的一家數字電視和網絡通訊設備公司突然宣布倒閉,1000多名工人失業,補償金尚無著落。該公司欠下200多家供貨商800萬元貨款,在倒閉前曾被供貨商上門追債。一名供應商說,拖欠他們貨款的不只這一家公司,科技業供貨商被欠款的風險越來越大。許多供貨商因此面臨資金問題,形成連鎖反應。

    根據人民大學和智聯招聘網站的統計數據,今年第一季度,科技業的招聘需求比去年同期減少了四分之一,而求職人數則增加了37%。據報導,有些公司虛構招聘職位,只是為了從求職者那裡了解就業市場的狀況。百度、騰訊、京東以及華為都宣布進行「人員優化」,即辭退那些工資和福利較好的老員工,代之以較廉價的年輕人。

    科技業進入寒冬,不僅僅是因為中美衝突,更是因為中國本身經濟放緩以及投資萎縮,儘管這些因素之間也相互關聯。過去幾年中國互聯網和科技業的迅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巨額投資。通過「燒錢」壯大起來的公司包括滴滴出行和字節跳動等行業巨頭。但現在狀況正在改變。今年第二季度,全國風險投資金額比去年同期暴跌77%。在低迷的經濟狀況下,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曾投資小米和大眾點評的上海啟明創投的創始人之一加里·瑞斯切(Gary Rieschel)說:「分享經濟就要結束了,有些公司──滴滴就是個典型例子──沒有顯示出任何營利能力。」

    經濟放緩正在拉低收入增速,提高失業率,這是已經面臨重重困境的中共獨裁政權最不想看到的情形之一。7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一項報告說2018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以宣揚中共成立70年來的「成就」。但可能讓政府意想不到的是,這成了普通群眾嘲諷政府和抗議貧富差距的一個焦點。2天之內,微博上有超過2億人關注此話題。大批網民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為什麼我的收入沒有這麼多?」連國家統計局也不得不出面解釋說,「人均國民總收入」並非「人均收入」,但依然無法止住網民的批評與諷刺。

    當難以再依靠迅速的經濟增長來緩和個方面的群眾怒火時,中共不得不更加依靠另一個統治支柱──嚴酷的國家鎮壓,但儘管習近平將高壓統治升級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工人群眾鬥爭依然在增加,局勢對於中共來說越來越危險。

    陽邏抗議

    近日武漢陽邏接連一週舉行反對建造垃圾焚燒爐的抗議,遭到萬名警察鎮壓。當地政府非常擔心本地抗議者和香港反送中運動連結起來。不僅陽邏如此,有媒體報導稱,公安部要求7月起所有政府人員不準前往港澳地區,同時要由官方統一口徑報道香港事件,防止香港的抗爭蔓延到中國。7月7日,香港23萬人在九龍遊客密集的地區遊行,想向內地遊客傳播反送中運動的信息。這正是中共政府所害怕的。

    而且,儘管有言論稱陽邏抗議只是反對建造焚燒爐,而不是反對中共政權,但陽邏以及其他地區的抗議所受的殘暴鎮壓一再表明,中共獨裁政權會以嚴厲手段鎮壓哪怕不打算挑戰政權的群眾行動,阻擋哪怕微小的改良。這看起來不「合理」,但其實因為察覺到危機正在逼近的統治精英不惜一切想要保住自己越來越受威脅的權力。而這最終是為了保護中國的資本主義制度。

    在全球資本主義危機下,中共獨裁統治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中國工人群眾需要以一個社會主義方案和獨立的工人階級組織(獨立工會和工人政黨),對抗愈發絕望的獨裁統治,以及它所維護的資本主義。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