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知道經濟危機將臨,將要對員工發動經濟打壓,大裁員同時也是瓦解工會的手段,並象徵著香港繁華面紗徹底撕破。
奇俠/左仁 社會主義行動
國泰航空從昔日一家世界一流的航空公司,如今變得破爛不堪,這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國泰對旗下的國泰航空進行大裁員,並停止國泰港龍業務,整個集團總共裁減8500人,相當於集團職位總數約24%。此外,香港航空於今年2月裁員400人後,最近再度裁員250人,並且9月曾推出兼職計畫,減少1,200名員工三成工資。國泰由一家顯赫有名的企業,變成破落的爛招牌,可謂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所謂「國際金融城市」的繁華面紗已被徹底撕破。
大裁員
這場爆發疫症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倖存」的員工則被迫簽訂新的壓搾性合約。國泰要求留職員工在兩星期內極為倉卒地簽署新合約,否則當作「解僱」。職工盟主席吳敏兒表示,今次裁員規模只是第一輪計劃,因國泰表示,「今次重組後每月只減少5億現金支出,而集團目前仍每月流失15至20億元現金。」
新合約條件十分苛刻,部分機艙服務員底薪減約四成,外籍員工原享有房屋津貼,但新約則將會失去。與此同時,高層只是減薪一成!機艙服務員過往飛行時數不足最低的 70 小時,都可以獲得底薪。但現在,無論飛行時數增加多少,薪金都會封頂在12,600元。若飛行時數不足 70 小時,更會被扣減底薪。
此外,過去航空服務員若想增加收入,可與同事調更,轉飛更多長途機,增加工作時數以提高報酬。但在新合約下,員工的額外飛行時數隨時變成「無償加班」。
新合約條款大削薪酬且長期適用,而高層僅再減薪多一年。可見資本家在經濟危機時要求員工「共渡時艱」,目的是要將航空業的虧損轉嫁到工人身上,即使他們營利恢復後也不會恢復工人過去的待遇。
一向奉自由市場為聖經的香港政府,當「大得不能倒」的財團面臨倒閉時,卻動用273億元公帑去拯救它。可見自由市場只是拒絕援助基層工人的藉詞。面對侵吞公帑後肆意裁員的企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今次裁員是「無可避免」,而且是國泰的「商業決定」。
建制派將國泰虧損的責任怪在示威運動以及工人罷工上,無恥地指責被裁員工是自討苦吃。這根本是一大謊言。早在去年之前,國泰將燃油對沖而招致虧蝕,虧損金額於2015年至18年高達250億元的,而今年油價急挫令公司雪上加霜。將工人創造的財富押注在賭場,輸錢後還呼天搶地,只有厚顏的資本家才能做到!
國泰的「商業決定」也具有政治意義:試圖粉碎工會組織。國泰員工在面對一年來的打壓,加上欠缺有力的工會領導進行反擊,現在士氣低落,感到公司已破爛得不能挽救,缺少了鬥爭的信心。但這並不代表工人一開始就欠缺鬥爭的信心,這是因為工人缺工會領導而遭受到一連串的挫折所致。
去年8月反威權運動期間,對政治罷工呼聲最響亮的是國泰員工,即使在欠缺工會領導下,自發發動了一場有效阻礙機場運作的大罷工,超過3,000名人員參與,多達235班航班被取消,體現工人階級力量之巨大,向暴政發起進攻行動。
國泰此後面對中共施壓,被要求國泰清洗參與運動的員工,並禁止參與運動的國泰員工飛越內地空域。及後,國泰內部地震,在不足一個月內已有三名高層離任,明顯是中共直接干預的結果。國泰航空和它的最大持份殭屍企業——太古集團,必然會站在獨裁政權的一方去壓迫群眾;反之亦然,當國泰資本家利益受損,政府亦會犧牲工人階級利益去拯救資本家階級。
當時社會主義行動指出,國泰資方的打壓並不只針對工人爭取民主訴求,他們知道經濟危機將臨,將要對員工發動經濟打壓,所以當時企圖借機瓦解工會以消除後顧之憂。
失之交臂的抵抗機會
可惜的是,當時職工盟的工會領導並沒有發揮領導角色,領導工人發動罷工。8月5日的罷工並不是職工盟有組織的發起的,而是員工自發請假或曠工,這種模式可以在起初有爆發力,但難以持續下去,尤其當工運面對政權有組織的攻擊時,就更需要工會組織及領導去鬥爭下去。可見,整個航空業需要重建一個有戰鬥力的工會,真正大量吸納被打壓員工,以民主架構組織起來。
特別是在整個市場崩塌時,將航空業永久民主公有化是唯一避免災難的出路,否則工人只會接受財團的宰割。整個航空業都應該被公有化,收歸予工人民主管理,各公司進行互相協調和計劃。真正的重組計劃應該是踢走腐敗的管理層和股東,保障付出血汗勞動的員工的待遇,確保航空業為人民需要而非利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