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工 中國勞工論壇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發布了一項備受歡迎的「中國箭靶(China Targets)」跨國調查計劃,以眾多案例再次證明,中港異議人士即使身在海外仍面臨著同樣伸向海外的中共鎮壓機器威脅。對於這一主題,我們刊出兩篇文章,本文為其中第二篇。
在4月,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 )發布17頁篇幅的《中國箭靶》( China Targets )調查項目,檢視中共如何將其警察鎮壓延伸至海外。
尤其是近十年來,中共的鎮壓機器已不僅限於國內,而將其長臂向全球擴張。海外流亡的異見者、公民維權者、少數民族與左翼組織,紛紛成為中共跨國打擊的「箭靶」,遭遇系統性的監控、威脅與騷擾。
跨國鎮壓的手段
這項跨國鎮壓機制由公安、外交、統戰、網信等多個國家機構協同運作。ICIJ報告解釋道,如此跨國鎮壓手段包括吊銷護照、威脅家屬迫使噤聲、海外跟蹤與恐嚇、破壞抗議、駭客攻擊、大數據監控,乃至濫用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進行引渡。同時,中國駐外使館建立起以留學生為主的特務與線人網絡,負責情報蒐集、壓制抗議,並維持中共外訪官員的集會「秩序」。
隨著中國經濟處於一場歷史性危機、階級鬥爭激化,中共必須阻斷反對派政治勢力利用海外的「安全」環境批評當局政策、以防止任何批評聲音「回流」到國內。因此,鎮壓也在全球範圍加緊。
今年最嚴重的案例是,泰國於2月將48名維吾爾人遣送回新疆,此前他們在曼谷的拘留中心被關押了10年。當然,他們至今杳無音訊,而人權組織警告說,這48人可能面臨酷刑甚至死亡的命運。泰國在經濟與軍事上與中共聯繫日益密切,該國當局聲稱,沒有第三國主動提出為這些維吾爾人提供庇護——儘管美國聲稱已經提出要庇護這些人。不單是對於維吾爾人,對於被中共視為「威脅」的所有群體,泰國政府的行動可謂一記沈重打擊。
2022年10月,23歲的中國留美學生韓宇濤在校園舉牌聲援「四通橋」抗議。僅一日,北京警方即登門審問母親與其他家人,多位親屬迫於壓力致電勸阻韓宇濤不要再參與示威行動。透過此反應的速度與精準性,暴露出中共海外監控系統與國內公安網路的無縫協作。
駐外大使館不是單純的外交機構,而是國家鎮壓機器的前線作戰基地(FOB )。多國的中國使館要求留學生「定期報告」,組織學生會充當線人,監視和通報異見活動;一旦抗議或集會發生,便動員「小粉紅」偽裝「自發的愛國者」前往圍堵,拍攝資料傳回備案。許多留學生被迫在「政治冷感」和「效忠中共」之間做選擇。參與政治抗議時,即使內容無關中國或中共政策,也強烈建議用戴口罩等方法隱藏身分。
2025年5月29日,哈佛畢業典禮上學生代表蔣雨融呼籲「全球團結」的演講引發關注,卻被揭發曾在2024年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訪問哈佛演講時,負責「場控」、指揮將兩名抗議中共對港對台政策和少數民族壓迫的台灣與西藏學生從現場拖走驅逐。
2022年,四名「小粉紅」企圖破壞由ISA在倫敦大學學院組織的一次會議。該會議有大約30人出席,絕大部分與會者來自中國,討論「白紙」群眾抗爭。這四人以有協調的方式不停地打斷其他人講話,令會議秩序混亂。會議主持在當時敦促所有中國與會者戴口罩,以保護自己身份、作為應對中共滲透的安全保護措施。但這四名挑釁者卻公然拒絕戴口罩,並鼓勵其他中國學生摘下口罩,聲稱這樣才能展現公開批評中共的「勇氣」!毫無疑問,他們的目的是試圖識別更多與會者,以提升他們向監控者匯報的「價值」。值得慶幸的是,其他與會者都沒有上當,都戴著口罩。ISA的同志們意識到會議安全受到了威脅,於是迅速結束了會議,並邀請真誠參與的學生們前往另一個地點進行討論。
徹底的民主主義者
社會主義者始終站在反抗專制統治的鬥爭前線。列寧將馬克思主義者描述為「徹底的民主主義者」——與那些資產階級政客截然相反,因為後者只在符合自身利益時,才在口頭上大談民主權利。面對中共跨國鎮壓,海外華人社運人士絕不能天真。感到恐懼、從不低估國家機器的力量,這很正常、也是常識。同時,這不應成為走入癱瘓、放棄鬥爭的理由。由於經濟危機導致成千上萬的中共爪牙士氣低落,工資被拖欠或遭到減薪,中共鎮壓性的國家機器很可能已經觸碰到了「頂峰」。為了戰勝國家鎮壓,為改變而鬥爭的人們需要組織起來,變得更有組織,並認識到反抗專制統治的鬥爭也是反資本主義的鬥爭,必須是國際性的鬥爭,這樣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