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
More

    中印兩國兵士為各自統治階級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而犧牲

    兩國正加緊爭奪資本市場之際,在中印邊境喜馬拉雅山拉達克高地區的軍事衝突再次升溫。

    Sonja Grusch,社會主義左翼黨(ISA奧地利)

    克什米爾拉達克高地的喜馬拉雅區,是中印之間的爭議邊界,6月15日20名印度士兵以及大約相當數量的中國士兵犧牲了。這是自1975年以來的第一次的致命衝突,也是自1967年以來中印之間3448公里邊界上最嚴重的衝突。中印邊界從1962年以來一直存在爭議,當年這一帶是兩方的主戰場。

    由於早前雙方簽訂條約禁止部隊攜帶火槍,兩軍士兵在拳頭、狼牙棒、肉搏和嚴寒中喪生。

    這場衝突的背景,是中印之間緊張局勢的加劇,這兩個國家人口都接近14億。兩國都是擁核大國,兩國政府在努力增強其在該地區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同時,正與新冠病毒和迫在眉睫的經濟危機進行纏鬥。

    中印爭端日益惡化,雙方一直鋪路造橋和興建各項基礎設施,包括現代公路與大橋。中國方面也在修改加勒萬河谷的河道。「實際控制線」是兩國的實質邊界,但兩國統治階級都對此爭議不休,雙方最近又再推行新一波建設計畫,使兩方政權都懷疑對方正企圖改變「土地現況」來加強自己對爭議性領土的影響力。顯然,新的基礎設施旨在軍事目的,而不是為了改善這個偏遠地區人民的生活條件。拉達克地區幾乎與斯里蘭卡一樣大,但人口僅28萬。

    雙方都聲稱他們的行徑是為了寶庫該地受壓迫的民族,像是不丹、克什米爾、西藏人,但只要看看兩方對少數民族的迫害和剝奪自決權的惡形惡狀,就知道那些上述說詞完全不能當真。

    經濟利益的爭奪

    新一波的軍事衝突,是根源於日益加劇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隨著世界經濟進入百年一遇的嚴重危機,對資源和市場的爭奪也趨白熱化。印度和中國都在竭力擴大在該上述地區的影響力。對於中國而言,印度目前只是它的第19大貿易夥伴,但它希望為中國公司打開印度市場。中國汽車公司上汽集團和長城汽車希望在龐大的印度市場進行投資,可想而知,印度巨頭塔塔(Tata)並不樂見於此。小米和Oppo等中國智慧型手機公司正進軍快速增長的印度市場,但在印度市場中,國內巨頭Micromax已經踩在領先地位。阿里巴巴、字節跳動、華為等其他中國企業也抱著偌大野心覬覦著多達十億美元的印度市場。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正在設法保護市場,尤其竭力使其免受中國外國直接投資和技術資本的侵襲。中印緊張局勢加劇並非偶然,今年年初中國央行已購買印度最大私人銀行HDFC銀行的1750萬股。到了4月,印度祭出監管措施,要求中國企業對印度公司進行大量投資必須經過新德里當局直接的特殊許可。隨著帝國主義之間的競爭加劇以及政府轉向更民族主義的經濟政策,從日本到歐盟,許多國家紛紛採取類似保護主義措施。這些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有許多是針對中國的,這就是為什麼北京有壓力得在當前邊境衝突中展現看似堅定的姿態。

    中印緊張局勢如同火上加油的另一原因,是由於印度統治階級企圖將美國製造業公司從中國吸引到印度,作為美中脫鉤戰略的一部分。此戰略反映在不只是莫迪的印度人民黨(BJP),而且國會的反對黨,都對中國採取「強硬」路線,這表明眼前不斷升級的衝突是為了印度統治階級利益採取的措施,但也因為國會無能提出有別於莫迪民族主義措施的替代方案。因此,整個衝突不僅反映了中國和印度各自統治階級的利益,而且還是中美之間更大衝突的一部分。

    玩火自焚

    自上台以來,印度現政府一直在使用民族主義、印度沙文主義和教派主義。今年年初,政府企圖引進歧視性的公民法,並觸發了大規模抗議,但也導致了教派主義者對穆斯林和其他少數族群的襲擊,造成五十多人死亡。莫迪政府利用最近與中國的衝突來煽動反華情緒,包括呼籲印度全國貿易商聯合會(CAIT)聯合抵制中國貨。

    莫迪將疫情危機越搞越糟,他在健康和社會方面,就像其所屬的人民黨攻擊勞動法的企圖,正遭受日益高漲的批評。今年一月份,當時印度全國被2.5億人參與的大罷工給震動,至此莫迪明白他只能煽動民族主義和教派主義,才能將群眾的注意力從社會更根本性的問題上轉移開。

    但另一個現實因素是,印度公司同樣需要中國市場進行出口,因此莫迪不能將衝突推得太遠。不只是說兩個擁核大國之間一旦發生嚴重衝突將不可想像,即使小型的邊界戰爭也將給莫迪帶來巨大的政治代價。1962年的中印戰爭中,印度屈辱性地被中國打敗,但當時雙方軍隊武器裝備遠比今日少,且不像今日具備如此高殺傷力。

    同樣對於中國來說,即使一場「局部」戰爭也可能招來巨大風險。習近平對莫迪和特朗普之間日益密切的「友誼」感到不安。莫迪支持特朗普的呼籲,要求「調查」中國在疫情方面的影響。對特朗普而言,印度是抗衡中國的印太戰略重心。習近席也和莫迪、和特朗普一樣,對於受控的「零星衝突」也表示歡迎,因為這能夠轉移焦點,淡化國內早已堆積如山的經濟問題,別忘記香港的抗暴運動、中國數千萬農民工的絕望處境、群眾對民主權和工會權的渴望,以及國內多處的生態浩劫,這也反映了習近平的統治遠非穩如泰山。這些問題重新觸發了中共黨內統治精英之間激烈的派系權鬥。這此我們應該了解,習近平不是立足在堅強位置上指揮和行事,強人沒有想像中強。

    近期衝突尤其是中國發放出來的警示,警告對方不要越界。雙方都出於自身利益而利用衝突事件,但都不願爆發全面衝突。早先的衝突後,雙方理應「緩和局勢」,但隨後很快演變為最近的致命衝突。現在雙方再次展開談判,同時卻有更多部隊和軍備湧入爭議性的邊境地區。儘管雙方都不想玩火自焚,但畢竟這很容易失控釀成火災,這是雙方清楚意識到的危險。

    轉移焦點

    1997年的電影《作大英雄》描繪了一個政治家,如何發動一場戰爭來轉移人們對自身醜聞的關注。儘管現實情況沒那麼簡單,但莫迪、特朗普和習近平這三個人都對樂於使用這種方法。這場爭鬥的局勢背景正是資本主義危機和競奪市場的戰爭。戰爭的代價只會由中國、印度和牽連地區的工人階級來承擔,但同時工人階級是唯一能夠制止戰爭並結束資本主義危機的力量。統治階級正試圖採取「分而治之」的老方法,因為他們害怕的兩國工人階級不僅規模龐大,而且正開始採取行動。工人階級需要即刻組織起來反擊,需要團結一致來取勝!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