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
More

    台灣資本主義真的那麼「穩定」嗎?

    兩岸間的政治對峙與軍事緊張也不會因著川普卸任而走向緩解。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

    拜登的時代並不意味著兩岸關係更為平緩。雖然拜登的措辭會比川普溫和,但其執政只是代表著美帝國主義圍堵中國帝國主義的戰略升級——以多邊合作與串連來孤立中國、「圍剿中國」。其中,科技戰仍是最重要的戰線。

    拜登時代的兩岸關係

    對於美帝國主義而言,要成功的在科技冷戰與帝國爭霸中致勝,它需要「台灣」這枚關鍵的「棋子」,拜登時代的美國將繼續深化、推進對台灣的支配及合作關係,以此確保科技戰中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斷供打擊繼續升級(如中芯、華為),因為台灣資本主義有著在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份量,以及芯片製造的技術優勢;並逐步推進對台軍售與台美軍事同盟、及在外交戰線上繼續以「捍衛民主台灣」為名,對中共獨裁進行輿論攻擊。這是一場資本列強之間的權力鬥爭,而民主權利永遠不是它們的主要考量。工人階級不應該被愚弄。

    許多台灣資產階級期盼著未來能夠與美國順利簽訂台美貿易協定,也因此使得民進黨政府在萊豬開放的問題上有難以向反對民意妥協的壓力,因為萊豬開放正是簽訂台美貿易協定的前提之一——讓台灣資本主義融入在美帝反中的供應鏈重組戰略中、藉此撈取經濟利益,已是一條在台灣統治階級當中取得主導地位的發展路徑。

    未來,兩岸間的政治對峙與軍事緊張也不會因著川普卸任而走向緩解。中美統治階級只是視台灣為其在冷戰中爭奪霸權的戰略資產,其真正目的是互相奪取在台灣的控制權。

    台灣資本家及藍綠白政黨過去都為了逐利而甘於成為中美的附庸。台灣勞動人民一定要避免跌入其中一個陣營,否則只會有害無益。工人和青年對抗中共的戰狼外交政策是正確的,但必須謹記美國以「民主」包裝起的政策同樣也是威脅。正當中共政權的危機越來越深遠時,美國的政策使在未來數十年發生軍事災難的機會增加。來年將會是動盪的一年。資本主義制度下,政策大轉向、波動和震驚事件是新常態。新冠疫症讓我們窺探到資本主義制度會帶來的震驚,沒有任何一國的政府的政策可以長年持續。

    短期內,台灣資產階級內的親中勢力將會繼續式鏈。在疫情期間,59.6%的民眾認為台灣經濟表現好。」這一定程度反映出,國內民情輿論與統治階級正在擁抱美國的供應鏈重組戰略,拒絕加入RCEP

    原因不單是對於中共獨裁的仇視,更是因為短期的經濟刺激帶來了對資本主義的幻想。一方面是中美脫鈎下令台資回流,使台灣資本主義經濟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相對其他國家看似復甦。另一面加上台灣產官學三方的「合力演奏」使得越來越多的群眾,尤其是青年,對於經濟前景逐漸感到樂觀。

    根據《遠見雜誌》調查,2029歲族群,有高達46.9%認為2021年經濟會變好,有高達62.1%覺得個人財務會變好。過去四年以來扮演著台灣社會抗爭主要參與群體的青年族群,如今正暫時處於台灣資本主義「將要」繁榮且能從中受惠的幻想之中。

    「分紅幻想」

    然而,現實的發展將打破這樣的憧憬。央行實行低利率以刺激經濟,讓湧入台灣的熱錢流入房產和股市。股市已經出現暴漲,而政府因為房價過熱的壓力而祭出壓抑炒房的政策,但信用管制是難以澆熄房市熱潮。有限實體經濟恐怕承載不到大量熱錢,連資本家都開始倡議要增加公共投資以拉動內需。未來通貨膨脹危機風險大增,貧富差距勢將加劇。工人階級建立一個強大的工人運動和起來鬥爭,否則財富更集中在少部分富人手裡。

    美中對抗逆轉了三十多年來台資大舉西進投資中國的趨勢。如今,原先設廠在中國的勞力密集產業正在逐步轉向東協,配合美國戰略使東協、尤其是中南半島,逐步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而資本密集產業回台的趨勢將繼續一段時期,因著科技冷戰所帶來的戰略與經濟利益考量。但國際疫情還在惡化,世界經濟需求增長緩慢,台資科技業產能增加,但長遠會否有足夠的訂單來維持利潤是一個問號。台灣經濟仍面臨眾多的風險與危機。

    工人階級的戰略

    在台資大舉回流興業之際,當前台灣工人階級與工會組織需要為著各產業工人勞動條件改善、職工福利增加、加薪與減少工時來進行組織抗爭,才能拿回更多由自身創造的社會財富,而非讓資本鉅富們一手獨佔。經濟成長,從來就不自動等於受雇者、勞動群眾、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與經濟收入將自動好轉;在這過程中,資本家們仍不可避免地會對勞工權益發動攻擊、或是推動各項反民主、親財團的政策——例如要犧牲食安、開放萊豬,來換取圖利財團的台美貿易協定。

    要對抗這些反民主、親財團的政策,要使台灣工人階級在經濟趨勢向好的局面中贏回更好的勞動條件,我們需要建設一個獨立於財團和藍綠白三黨之外的左翼政黨,在整個地區建立工運的跨國團結與鬥爭,才能讓台灣的先進工人與青年,擁有一個對抗財團統治與腐敗藍綠白三黨的武器。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