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不顾基层生死

即便是小规模的抗议也可以迫使政府做出一些让步

张帆 社会主义行动

林郑政府发布2019年财政预算,一方面大举投资科技和基建,同时多项针对基层的纾困措施“减糖”,在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举措也明显不足,被批评是不顾基层生死。有劏房户说,对於预算案,“十分满分我只会给两分”。

由於公立医院爆煲引发的近期医护人员抗议,预算案中有关改善公共医疗的举措尤为引人瞩目。虽然政府的措施不过是杯水车薪,但这是医护人员抗议所取得的成果,证明即便是小规模的抗议也可以迫使政府做出一些让步。

群众抗争可以赢得胜利

《南华早报》评论说,削减长者综援点燃的群众怒火使林郑政府陷入2017年上台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如果建设起一场更有力的群众斗争(包括进行罢工), 能够赢得更重大的成果。

按照预算案,2019年公共医疗支出将增加至886港元,其中50亿用於更新和购置医疗设备,7.2亿用於提高医护人员的薪资津贴和增加人手,但医护人员计划净增长只有2-3%,根本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问题,新置的医疗设备可能没有足够人手操作。

提高医生候召津贴也是一个荒谬措施。候召医生连续工作时间最长可达三十四个小时。公共医疗医生协会副会长冯德焜说:“医生因为钱而出走私家不是主要因素,而是公院工作太辛苦”。所以增加津贴无助於扭转公立医院医生流失的问题。

而所谓100亿“医疗稳定基金”实际上只是一个花招。政府称基金只是作为未来经济不景气时冻结或者削减医疗支出的情况下的备用资金,所以根本不是“增加”医疗开支。而且按照2015年医改储备金和今年房屋储备金的先例,不排除政府可能会收回资金。

这份不顾基层生死的预算案源自政府的亲资立场和大财团对於香港政治经济的操控,同时也与打压民主权利的威权统治相辅相成。为了争取能否真正改善工人和穷人生活状况的措施,需要战斗性的工人群众运动,挑战整个威权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