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
More

    《主場新聞》結業 - 論新媒體運動

    所有媒體需要獨立民主公營

    鄧美晶 社會主義行動

    《主場新聞》結業證明的營媒體無力捍衛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
    《主場新聞》結業證明的營媒體無力捍衛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

    網上媒體《主場新聞》創立不夠兩年,在7月26日突然宣佈結束營運。創辦人蔡東豪於其網站僅留下一篇聲明,表示由於收支不平衡,以及受到政治打壓,決定正式結束運作。蔡又指,現時社會瀰漫一片白色恐怖,令他和其家人感到恐懼及困擾,加上收支未平衡,唯有結業。

    近年傳統主流媒體受盡打壓,《明報》被撤換總編,《商台》李慧玲被解僱,《蘋果日報》被抽起廣告。網上媒體開拓了新空間,成為傳統媒體的暫時代替品。《主場》平均每日「獨立瀏覽人次」有30萬人,是眾多網上媒體之冠,短時間內躍居為新聞自由的希望,其結業引發眾多讀者的同情。

    蔡東豪主張普選可以維護商界的穩定,呼籲商界支持為普選佔中。當然這只是烏托邦的主張。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也表示關注事件,「主場新聞結束,可能與蔡東豪佔中十子身份有關。」

    《主場》資金主要來自《蘋果日報》資助

    《主場》雖然沒有直接接收廣告贊助,但營運資金大部分來自蔡東豪與《蘋果日報》的合作計劃,實則上也擺脫不了市場制度的局限。自今年4月份,《蘋果》宣佈削減5%開支預算,變相令《主場》收入大減。但對於蔡東豪一名年薪過千萬的富豪來說,《主場》的營運資金實際上是微不足道,真正令其結束《主場》新聞的原因更是其在內地龐大的生意。

    據報道,蔡東豪是上市公司的行政總裁,去年度薪金、酬金連花紅為1066萬元。精電國際工廠設於大陸,蔡受到了當局的政治壓力,要求停止繼續製造反北京的輿論平台。

    員工不知情 沒有遣散費

    按照勞工法例,員工工作滿兩年可獲遣散費,但蔡東豪於兩周年的前兩日突然結束營業,事前只有知會其他創辦人,其16名員工全不知情,不少也是在「主場新聞」的網頁上看到蔡東豪的告別信才得知結業事件,所有員工到最後只能獲發一個月代通知金遣散。

    從此也看到「民主媒體」內部的不民主,只有掌握資本的人才有話事權。《主場新聞》由一眾員工並無決策和知情權。

    媒體不能依靠財團資本 需要獨立民主公營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網媒還是逃不過利潤制度的制肘。至今網媒仍然未如傳統媒體般被財團全面操控,只是因為網媒生意尚未能為資本家賺大錢。但所謂「新媒體運動」發展下去時,大資本就會入侵這片「最後樂土」,親商建制的言論還是會大行其道。資本家首要關注的不是民主,而是追求利潤,不能依賴他們維護新聞自由。新媒體運動只是改變了資訊發佈的形式,但資本家操控話言權的制度若不改變,長遠來說網媒領域絕不能獨善其身。

    傳統媒體始終會佔據社會上絕大部分的言論空間,如果以網媒作為代替品,而放棄在傳統媒體陣地上抗爭,只是積極的逃避。要徹底捍衛言論自由,對抗政治打壓,打破資本家壟斷輿論的局面,爭取真正的編輯自主和新聞自由,需要由傳媒工作者民主選舉產生的編輯委員會下運作,並根據民眾意願,公平分配充足的公帑支付開支。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