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More

    影評:《白米炸彈客》

    Una 工國委(台灣)支持者

    電影由農村的畫面展開,稻田、麵攤、電視機、農民抗爭的新聞帶領著我走進農村的生活,平舖直述的旁白讓故事顯得很生活化,彷彿就像隔壁鄰居的故事一樣。事實上,《白米炸彈客》是改編自台灣的真實事件。家中務農的楊儒門見台灣加入WTO後,農民的權益頻頻被政府忽視,四處陳情未果的情形下,在台北放了17次爆裂物,以引起政府及大眾對台灣農業的重視,而被稱為白米炸彈客。

    電影中藉由人物的對話和新聞的畫面,默默地呈現了臺灣農業的變遷、政府對農民的壓榨、原住民的弱勢等問題。楊儒門長大後到軍中服役卻遭到欺凌,最後他選擇了反擊,的確「沒有人是天生給人欺負的」,一昧地忍讓,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最終受傷害的仍然是自己,那麼究竟是誰允許別人傷害了自己?

    臺灣加入WTO後,政府追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依舊在農地裡辛勤耕作的農民們並未跟上政府的腳步,只得任由自己的命運被政府主宰,政府徵收農地、催收貸款、犧牲農民的利益,換來的獲利卻從未與農民共享。楊儒門兒時的稻田間只有水溝,跌進了水溝拍拍污泥爬起來就好,工業化後的台灣在稻田間居然出現了為丟棄廢土所挖的大洞,為什麼工業區的廢物卻要農村來承擔?

    跌進了大洞裡的孩子再也爬不出來了,經濟策略改變了農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媒體採訪時卻一直關心著隔代教養的問題,追問傷心的家人。媒體略過其他人的發言,只想報導自己想報導的,最後受害者的家人以請民代協助的回覆作了結尾,在如此切身的問題之下卻還是需要借助他人之手,期盼他人可以為自己追求正義。

    《白米炸彈客》劇照
    《白米炸彈客》劇照

    當看到污泥被惡意傾倒在楊儒門袓父的田地上時,袓父心中充滿不捨與無奈,卻妥協地說:「若他們要就給他們吧!」原本辛勤耕種,就怕農地被徵收,袓父在面對恐嚇之下也只能退讓。

    民代鼓吹農民上街參與抗議,表面上是協助農民,為的還是自己的私利,民代表示若不是農民自己沒志氣,那他早就去吃土了。原來被農民視為救星的民代心中是這樣看待這些敬重他的農民的,很諷刺卻也很寫實。民代的女兒攪和角是和楊儒門對比的角色,雖然口口聲聲喊著革命,卻還是經濟起飛下的受益者,和大多數人一樣,雖然對社會懷抱不滿也無可奈何,但面對死囝仔留下的三個弟妹,她對楊儒門說的話有一定道理,救濟貧苦總是救濟不完的,但與其說「給他們魚不如給他們釣竿的道理」,不如說要把搶走我們魚獲的人還給我們,才能道出制度性的問題。

    楊儒門到了台北以後,向政府機關陳情總被敷衍,於是他選擇了放置炸彈,告訴臺灣當權者他的聲音,一開始媒體還推測炸彈客可能是高學歷份子,沒想到卻是出自農家子弟之手,實在是刻板印象,遺憾的是媒體卻著重於他個人的報導,而忽略了他的主要訴求。為發展經濟,政府哄騙農民休耕,卻不顧農田是農民耕耘了一輩子的資產,政府追求的經濟成長,沒有將利益建立在國家所有人民,但事實上卻總是圖利資本家,犧牲了基層,唯有基層人民真正的看清事實,並採取行動才能捍衛自己的權利。■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