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打工人”流行语的爆火看工人阶级意识的回归

央视删除提及“打工人”的文章避免引发讨论,可见政府多怕工人宣泄发展为现实斗争

温小雅 中国劳工论坛

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的网络上,突然席卷起了一阵关于“打工人”的狂风。在人们通常使用的聊天社交平台上,各种段子、表情包再附上打工人三个字眼充斥其间,甚至于人们互相问好的时候也会喊句“你好,打工人!”、“加油,打工人”。关于如何理解这一热门网络流行语,解读其背后的含义,也就成了当下讨论的重点。

“打工人”

一般来说,“打工人”带有两层含义在里面。一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劳动的人的统称,无论是在工地搬砖的工人还是坐在办公室“996”的白领,或者早出晚归的职员,都属于这个范围。打工人的火热反映了广大劳动者内心深处的阶级认同的回归。自改革开放以来,阶级叙事淡化,开始转向以牟利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改开政策下诞生的资产阶级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基础,不仅在政治上,还包括在文化、娱乐、舆论上也占据了主导位置,掌握了话语权。比如用“企业家”代替“资本家”,提出“人民富豪”称呼,宣传“稳定压倒一切”。在这之前,流行的同类词汇还有“打工仔” 、“社畜”。

但是相比较而言,“打工仔”常隐含着一丝卑微和低人一等。社畜又似乎太安于现状,没有斗志和理想。“打工人”一词在字面表达上相对中性,更容易被统治者接受。可以说,用这个词汇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10月26号,作为中共喉舌的央视公众号在一文章中公然使用了“早安,打工人”,更是将这一网络流行语推向了风口浪尖。因为官方面对该词汇背后所反映底层群众的劳累心酸、被压迫现实的视而不见,很多人因而感到不满,更对官方有意将这个词汇去政治化、变中性化、变娱乐化来愚弄大众的手段感到愤怒。纵然中国政府向来不乏一帮“五毛”、“小粉红”等网络水军来为自己装腔作势,然而他们却在评论区宣泄生活艰难的群众面前溃不成军,最终央视公众号在群众的压力下删除了那篇文章,避免更多讨论。由此可见,中国政府是有多么的害怕工人群众政治意识上的转变与觉醒,害怕群众会团结起来,会将网络上的抗争进一步发展为现实中具体的反抗与斗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二来,“打工人”,也有打压工人的意思隐含在其中,是工人阶级对自己现实生活中被资本剥削打压的自我嘲讽。

低廉薪资与高强劳动,是当下中国底层群众无法摆脱的命运。中国适度劳动协会课题组,对北京的白领进行分析后则发现有61.6%的人已经进入了过劳死的“红灯预警期”,即具备过劳死的征兆。而处于过劳死“红灯”危险区、即随时可能过劳死的状态的人,占据26.7%,形势十分严峻。2013年时,有一篇新闻报道过:“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到达60万人,这意味着每天大概有超过1600人,因为劳累过度而死亡。”

资本家强制下的高度劳动所对应的则是,工人薪水低、被欠薪、讨薪难。资方愈加频繁地采取强硬而暴力的手段对待绝望的讨薪工人,有超过20%的抗议工人被公司殴打或被警察拘捕。由于没有代表自己利益为自己发声的工会,工人群众的权益被白白践踏,遭到打压也无法维权。面对在中共操控下沦为党国机器的所谓工会,我们主张工人要组织独立工会的权利,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工会要属于全体工人民主控制的。所以这个词汇爆火的背后,更深层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糟糕境遇的反映。

劳无所获

所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意识到了一个现实: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成果,不过是给老板做嫁衣裳。格子间的白领和流水线的厂工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被资本雇佣所剥削的奴隶。于是等级分明、曾经互相鄙视的劳动者开始和解,在“打工人”的大旗下有了一致的自我认同。

如今,中国的工人阶级政治意识也在快速觉醒,但工人阶级的不满和抗争绝不能屈就于网络的宣泄,应当团结一致起来,转变为现实中具体的有步骤的斗争与行动,这正是中共富豪专政所恐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