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More

    中央「不為地方抱孩子」 2023年中國財政和經濟開局有多嚴重?

    李甬 中國勞工論壇

    隨著2022年結束,中國經濟在一片慘淡哀號中也結束了一個年度周期,中國的財政情況更是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有不少外界報導指出,中共放棄清零政策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於財政枯竭,地方政府紛紛向中央表示無以為繼,加上全國性民眾抗爭的壓力,最終迫使習近平不得不放棄清零政策並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急促轉向全面開放。

    那麼現時中國的財政情況到底處於一個甚麼樣的狀態?過去的土地財政在房地產市場寒冬的情況下早已崩潰,據中國房地產分析機構「克而瑞」的統計,2022年中國國有土地出讓成交總金額為4.73萬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大幅下跌31%。

    這筆資金本身就是地方政府極為重要的收入來源,據中國財政部資料所指,過去10年間,土地出讓的收入佔地方財政總收入約30-40%,2020年更高達44%。但隨著房地產市場低迷,全國各大房地產企業陸續出現危機,民眾對前景失去信心,購房意欲大減,政府出讓的土地也開始乏人問津。2022年土地出讓面積下降了53%,低於1999年最初發布該項數據時的水平。

    城投債

    為了創造地產市場交投熱烈的氣氛和假像,不少地方政府通過設立各種「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參與土地競標,用政府自己的資金去競投自己出讓的土地。不少城市通過這種「把左手的錢交給右手」的競投土地金額佔比超過50%,而瀋陽、無錫等更超過90%。然而這種把戲卻對地方財政沒有任何實際的幫助,甚至會增加額外的借貸成本。

    而這種「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的債務簡稱「城投債」的主要特點是,它理論上並非由政府直接借款,而是由政府設立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作為借款人,表面上並不屬政府債務,但實際上卻是由地方政府提供100%的擔保,只不過是利用了資本主義的財務伎倆隱藏起地方政府的債務。

    自2019年以來,各地政府赤字嚴重,部分已達借貸上限,因此只能依靠「城投債」苦苦支撐。據中國華安證劵統計,全國城投債在2018年總額約6.8萬億元人民幣,到2022年中已暴增至14.7萬億,估計大多款項都用於核酸檢測、聘請防疫人員等支出上。而事實上這一統計估算仍然相當保守,外界大多認為,中國的城投債總額高達60萬億元人民幣。

    債務爆雷

    財政部在去年年底的數字,也指出了全國地方政府表內債務達35.2萬億元人民幣。據澎湃新聞報導,去年的地方債務利息支出首之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高達1.12萬億,年增20.8%。貴州省遵義市城投公司「遵義道橋」首先爆雷,「遵義道橋」曾為全國四強城投公司,卻在最近出現債務違約而宣布把債務延期20年,還款利息更由7.5%降至3.5%。這使得債權人和持債銀行直接面臨一筆巨額壞帳以及超過100億人民幣的賬面利息損失。事實上除了貴州之外,陝西、蘭州、雲南等地也出現了政府擔保的城投債務違約,假如這種情況繼續出現在其他城市,中國的銀行系統將面對嚴重的壞帳衝擊。

    在這個背景下,地方政府紛紛推出自己的各項緊縮政策割肉補瘡。公務員減薪從去年開始已成為了全國普遍現像。包括像淅江、上海等發達地區,公務員減薪幅度也達到三成。在其他經濟惡劣的省份比如像東北三省,情況更是嚴重,遼寧的公共醫療體系欠薪已超過6個月,黑龍江部分地區更傳出警察部門已連續整整16個月沒有發放薪金,在冬季寒潮襲擊下地方政府也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燃料供暖。2022年底到2023年1月,河北省多個城市出現天然氣不足情況,餐廳無法營業,老人、小孩晚上都被凍醒。湖南、廣東部分城市因預算不足而一度暫停公車服務。武漢更在2月8日因削減退休人員的醫保和其他福利,觸發了上萬人在市政府門前集會抗爭。而全國也正在延遲退休年齡,甚至鼓吹「60多歲仍算是中年,依然可以工作」等說法,試圖在將近油盡燈枯的老年人群體身上榨出最後一滴油水。

    但面對這日漸失控的地方債務違約局面,中共中央卻沒有任何出手相救的意思。原因一如李克強所坦言:中央也已經沒錢了。根據中國財政部的官方報告,去年1-11月中央赤字高達7.75萬億元人民幣。一般公共收入下降了3%,其中房地產買賣稅暴跌了23.8%。因此,財政部長劉昆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將執行「中央不救助原則」,「誰家的孩子誰抱」。

    現在中共將希望寄託於放棄清零後,經濟環境能快速復蘇以緩和財政壓力。各大金融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的GDP增長約為5%左右,但這個估算是建立在2022年的低增長(更有可能是零增長)的基礎上。不能排除中國經濟可能會迎來短暫的回復性增長,但這很可能只能通過提高債務水平實現,因此中期至長期而言必然處於無可挽回的下行狀態。且地方財政的結構受經濟環境的實際影響有限,更多是受制於房地產資本市場的情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中國的最新報告警示,房地產危機仍未結束,仍然對於中國經濟構成嚴重風險。

    因此在政策層面上,中共試圖為房地產企業提供更多支持。1月17日,劉鶴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就公開宣稱,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支柱」。但在去年,中國新建住它的銷售額卻大跌28%,銷售面積降至近十年來新低。《華盛頓郵報》預測,今年上半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最好的情況是得到小幅度反彈,但更大的可能性是持續下跌。中國百強房企在1月的銷售操盤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5%。去年數字本已很差,因此衰退還在持續。中共也試圖進一步放寬所有借貸限制,拉動市場信貸和流動性以刺激房地產市場和經濟。然而,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主要問題,在於龐大的過度生產,以及需求的暴跌,而這不能單靠出手拯救負債累累的房地產企業來解決。

    基層困苦

    但同時,基層的情況卻截然相反,出現了存款增長,消費和借貸意願下降的情況。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至2022年10月,全年居民存款餘額增加12.7萬億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相當於過去十年居民淨存款增加的總額。這表明了民眾的消費和投資信心大幅下降,全年消費品零售總額自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後再度陷入萎縮。央行調查指,2022年第四季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比為22.8%,傾向於「更多儲蓄」的佔比大升至61.8%,兩者分化創有統計以來新高。

    這也折射出現時中國的基層民眾處於一個困苦的情況,失業、欠薪等等的問題困擾著每一個基層民眾,但同時,富豪卻仍在疫情下發災難財,貧富差距仍在擴大。去年,全國最富有的1.8億人的存款總額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而最窮的5.9億人的存款只有0.89萬億元。

    毫無疑問,資本主義的中國面對的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死局,不可能通過自我改革打破困境,因此中共必須向工人階級發動鬥爭。因此必需組織起工人階級,建設獨立工會抵抗攻擊,並將金融銀行體系全面民主公有化,打倒專制與資本主義體制,建立真正的民主社會主義制度,結束資本主義危機的死循環。

    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最新消息

    同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