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主义的选举工程获得佳绩

社会主义行动的邓美晶夺得三分一选票

Vincent Kolo,中国劳工论坛

「我们结果得到三分之一的选民支持,对此感到非常满意。」邓美晶称道。邓美晶代表社会主义行动(工国委香港)出选深水埗区议会下白田选区。对于工国委(CWI)的中港台支部来说,这次选举工程是一个里程碑,而且应可能从中为社会主义思想建立更强大的基础。

这次是自去年「雨伞革命」以来第一次的选举,因此是运动后群众情绪的试金石。社会主义行动去年积极投入这场运动,并主张有必要将群众斗争传播至中国,公开指出推翻中共专政的目标。

白田邨位于深水埗区,深水埗是香港最贫穷的社区,而下白田选区九成的选民都是公屋住户。邓美晶首次在该区参选就赢得了1,152票支持,可谓表现出色。而对手乃任职了23年的现任区议员甄启荣,他属于亲北京、亲财团的政党经民联。

邓美晶解释:「我对手是一条政治变色龙,由最初属于泛民阵营,后来多次转舦,现在加入了经民联。许多投票给他的人,都不知道他现在已经背叛民主阵营,并加入了个亲中共的政党。」

与很多其他区议员一样,甄启荣的支持主要来自较年老的一辈,往往依靠「蛇斋饼糉」网络维繫,与政治立场没什麽关係。社会主义行动的选举运动其中一项重点,就是揭露甄氏及经民联反工人阶级的劣迹,包括反对基本的民生政策,譬如全民退休保障和标准工时等。这种政治攻势明显击中了甄启荣的死穴,令其得票从上届2011年的2,888票跌至今年的2,320票,损失了568票。另一方面,邓美晶得票率为33%(1,152票),比起2011年时挑战甄氏的民协代表杨彧的28%(1,119票)要高。

外界曾有声音力劝邓美晶及社义行动淡化激进色彩,以免吓跑泛民中间选民。上述的选举结果就是对此的最佳回应。譬如,邓美晶的选举文宣、传单、横额、海报上皆印有黄色雨伞,清楚将区选连繫至去年的伞运。单单这点已令邓美晶的选举工程在全港独一无二。

就连一些被主流媒体冠以「伞兵」之名的团体或个人,在区选中皆纷纷淡化伞运,或收起与伞运的连繫,并在整体上淡化政治色彩。这些新势力获得了许多媒体焦点与公众支持,并最终夺得了约7万票,赢得了八席。但是,除非赢取议席本身连结至一个真正的替代方案,否则并没有太大意义。不幸的是,这正正就是各个伞后团体的弱点,他们只是比泛民政治立场更模煳的泛民。

在白田,社会主义行动致力提出一个具战斗性的政治替代,令甄启荣的票仓出现一个大漏洞。因为选区重新划分,所以选民基数减少。甄氏的票数比上届下跌,而社义行动令倒甄票无论在得票率抑或得票数都有所增长。在选举过后,社会主义行动将会继续留在社区累积支持,并打算组织反对力量,准备在来届选举击败甄启荣。

election report 3

雨伞因素

雨伞因素无疑在全港发挥了效果,使得投票率比起往届急升6%(从41%上升至47%),而多个建制派政党的议席数目亦都减少。建制阵营一直利用大量资源买票种票来垄断选举,今届十八区区议会仍是由建制派所操控。

「虽然区议会本身并不民主,但我们依然决定再次参选,原因是我们需要利用每个平台去宣扬我们的理念。」邓美晶说:「即使是泛民,在区选也是只谈地区议题,甚至派饼派米去收买选民,我们并不会认同。我们的选举工程主打广大的政治议题:反对中共专政、反对财团垄断、要求租金管制和封顶、落实全民退休保障以及四十小时工作週。」

「我的对手抹黑我为『极端暴力社会主义』,但实际上在整个选举运动期间唯一一宗暴力事件,就是他的支持者袭击我们的一名同志。」邓美晶继续道:「甄启荣攻击我们发动文革式批斗,但弔诡的是他才是亲中共的一方。这给予了我们机会去揭穿他的谎言,并且向公众解释社会主义的真正意义。」

election report 2

社会主义行动的选举工程

「当我们决定参选的时候,我们强调主要目标并非选票,而是争取对社会主义替代的支持。」邓美晶指出:「不过我们的得票结果也很好!不只在于票数上,也在于支持者的踊跃程度。他们不畏惧建制派区内老大哥式的监视手段。」

选举运动为期六个星期,在这个7,500名选民的选区中,社会主义行动派发了超过4万张传单,总共十款,涵盖不同议题,例如全民养老金、租金管制、民主权利等。另外,我们也派发专为少数族裔而设的英文、泰加洛语以及乌都语传单。

选举团队进行家访活动,逐家逐户探访了全屋邨一遍,有些单位更是到访两次。选举工程中成功取得了接近700名居民的投票承诺,并留下联繫方式,让义工团可以在投票日前一週致电动员投票。在选举日当天,社义行动一共动员了49名义工,其中一半的都是首次参与社义行动的活动。在港没有投票权的难民支持者,在助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协助将社义行动的传单派发到每家每户的信箱中。票投邓美晶的选民大多都会仔细阅读这些文宣,并为运动提供很多正面的意见。

与2011年邓美晶出选元洲区时一样,今次社义行动与社民连组成选举联盟参选。与上次一样,社义行动以独立政纲参选,文宣也是独立撰写,但宣传品上印有两个组织的党徽。社会主义行动完全自主控制白田区的选举运动,同时在技术和法律等层面上得到社民连的大力支援。此外,社民连主席「长毛」多次亲自落区为邓美晶拉票,而该党亦协助邓美晶製作专业的宣传短片,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大量观看率(第一段影片的观看次数为71,744)。在财政上,社义行动完全保持独立,并为选举基金筹募了超过3万元。

由于上届社义行动还未成为注册社团,当时邓美晶因而以社民连名义报名参选,而今届邓美晶在官方选票上的政治联繫是社会主义行动。对社义行动来说,这次是双赢的合作。社会主义行动一方面得到社民连的重要支持,一方面发起了一个年轻有活动的选举运动,令双方互相受惠。

社民连另外派出五人参选,与上届一样全部落选。但对于社会主义者来说,成败的条件并非由议席的得失衡量,而是运动有否提升群众意识,并为未来的斗争打下基础。但是,资产阶级与亲政府媒体利用社民连和人民力量的败选来宣告「激进政治」的末落,目的是误导群众,并向温和泛民招手。社会主义行动即使拒绝淡化斗争与政治,在白田仍可获得佳绩,就是对建制派舆论的最佳驳斥。

选举结果代表了甚麽?

过去,建制派之所以可以操控选举,主要依赖选民的被动和低参与度,但今次全港投票率都创了新高,削弱了建制派的操控能力。以建制派优厚的资源来说,今次选举结果可谓出乎意料。建制派仍然控制着全港十八区的区议会,但是这不代表他们获得多数支持。例如在沙田区,反对派赢得了过半数的议席,但是中共的代理人依靠着乡议局的当然议席来维持控制。

中共的选举机器将资源集中在一些关键地区,从而操控选票结果。民协的冯检基和民主党的何俊仁在「民主派」人士鎅票下败选,尤其是冯检基因选票被分薄而以些微票数落选。但同时间,建制派整体上却减少了议席,可见中共并不能隻手遮天,也可见北京碍于民情反弹,不愿意过于公然地进行选举舞弊。

在这个方面看来,今届区选结果对北京来说是个打击,因为如果区选的结果有利于他们的话,可以在来年立法会选举前先声夺人,准备夺走泛民三分之一议席的否决权。北京的政治目标是消灭泛民,以求为了加大对香港事务的控制,并打压反政府的力量。

民建联的议席由上届的136席减少到119席,而自由党由10席跌到9席,新民党则由31席到25席,同样遭受挫折。叶刘淑仪称选举受到「不同的政治气氛」所影响,甚至连中产之间都瀰漫着反政府情绪。在工人阶级社区中,这种情绪就更为强烈。在选举之后的分析,无论是建制还是泛民派别都承认这次选举政治化了,可说是为社义行动的取态作出了平反。

这政治化的现象是由下浮现上来的,虽然主流媒体极少篇幅报道,加上政府企图利用宣传抹除群众在伞运的集体记忆。纵使如此,正如社会主义者指出,去年的伞运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政府对开放民主寸步不让,使得反政府的情绪日增。同时劳动阶级和中产们受到高楼价、通涨、公共服务的恶化所影响,生活水平多年来停滞不前。

因此,即使区议会选举本身非常畸形而不民主,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愤怒还是被从中宣洩出来。投票率创下47%的新高,比起2003年反廿三条历史斗争时的44%还要高。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本土派组织「热血公民」在选举中一败涂地。该组织派出参选的六人全数败北,当中更有两人未能达到5%的得票率,因此失去保证金。该右翼民粹组织主打种族主义议题,过去在网络虚拟虚世界中看似强大,且疯狂抹黑社会主义行动。但其选举结果证明,这类组织在现实世界中并无能力发起持续的运动。

白田邨选举运动的佳绩点出了未来可以怎样争取对社会主义替代的支持,而全港的选举结果再次对中共当局以及香港的资本权贵敲响了警钟。